风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包括:进风壳体、出风壳体以及导流圈,所述出风壳体内限定出出风腔,所述进风壳体与所述出风腔连通,所述出风壳体的外圈上具有与所述出风腔连通的出风通道;所述导流圈设在所述出风壳体外,所述导流圈与所述出风壳体的外圈之间限定出风洞,所述风洞被构造成从所述出风通道喷射出的空气进入所述风洞并带动所述风洞后侧的空气向前运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通过在出风壳体的外圈设置导流圈,且导流圈与出风壳体的外圈之间限定出风洞,从出风通道喷射出的空气可以引导风洞后侧的空气向前运动以产生风,从而增大了风扇的出风量,且吹风更舒适。
【专利说明】风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0002]相关技术中指出,风扇从外部能够看见壳体内的叶片,叶片高速旋转时可能对用户带来一定的使用风险。另外,叶片上很容易聚集灰尘,而且不好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一种提出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量大。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包括:进风壳体;出风壳体,所述出风壳体内限定出出风腔,所述进风壳体与所述出风腔连通,所述出风壳体的外圈上具有与所述出风腔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导流圈,所述导流圈设在所述出风壳体外,所述导流圈与所述出风壳体的外圈之间限定出风洞,所述风洞被构造成从所述出风通道喷射出的空气进入所述风洞并带动所述风洞后侧的空气向前运动。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通过在出风壳体的外圈设置导流圈,且导流圈与出风壳体的外圈之间限定出风洞,从出风通道喷射出的空气可以引导风洞后侧的空气向前运动以产生风,从而增大了风扇的出风量,且吹风更舒适。
[0006]可选地,所述导流圈的前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导流圈的后端的横截面积。
[0007]优选地,所述导流圈从前到后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出风通道的内壁面上设有凸起。
[0009]可选地,所述凸起为多个且所述多个凸起在所述出风壳体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
[0010]可选地,所述凸起的高度等于所述出风通道的宽度。
[0011]可选地,所述出风通道的内壁面形成为柯恩达表面。
[0012]可选地,所述导流圈通过连接支架连接至所述出风壳体。
[0013]具体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多个连接筋,所述多个连接筋在所述出风壳体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
[0014]可选地,所述进风壳体连接在所述出风壳体的底部。
[00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主视图;
[0018]图2是图1中所示的风扇的后视图;
[0019]图3沿图2中A-A线的剖面图;
[0020]图4是图3中圈示的B部的放大图;
[0021]图5是图1中所示的风扇的俯视图;
[0022]图6是图1中所示的风扇的仰视图;
[0023]图7是图1中所示的风扇的侧视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风扇;
[0026]1:进风壳体;2:出风壳体;
[0027]21:出风腔;22:出风通道;221:柯恩达表面;
[0028]3:导流圈;31:风洞;
[0029]4:凸起;5: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3]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100。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100,包括进风壳体1、出风壳体2以及导流圈3。
[0035]具体而言,例如,进风壳体I上形成有进风口(图未示出),外部的空气等可以通过进风口进入到进风壳体I内,进风壳体I内设有风机(图未示出),风机用于将通过进风口进入到进风壳体I内的空气输送至出风壳体2的出风腔21内。
[0036]如图1-图4所示,出风壳体2形成为圆环形形状,出风壳体2内限定出出风腔21,进风壳体I与出风腔21连通,出风壳体2的外圈上具有与出风腔21连通的出风通道22,从而进风壳体I内的空气可以进入出风腔21内,并由出风通道22送出。其中,出风通道22位于出风壳体2的外圈后部,且出风通道22的开口向前,以将出风腔21内的空气向前送出。
[0037]参照图1和图2并结合图3,进风壳体I大体形成为柱形形状,且进风壳体I连接在出风壳体2的底部,在风机的作用下,进风壳体I内的空气向上输送至出风腔21内。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进风壳体I还可以连接在环状出风壳体2的内周(图未示出)。
[0038]当风扇100运行时,外部的空气从进风壳体I上的进风口进入到进风壳体I内部,通过风机快速旋转将高速的空气输送至出风壳体2的出风腔21内,出风腔21内形成空气高压区,高压区的空气通过出风通道22高速喷出。
[0039]导流圈3设在出风壳体2夕卜,如图1-图4所示,导流圈3大体为圆环状,导流圈3沿前后方向延伸,导流圈3与出风壳体2的外圈之间限定出风洞31,风洞31的前端和后端均敞开,风洞31被构造成从出风通道22喷射出的空气进入风洞31并带动风洞31后侧的空气向前运动。
[0040]其中,风扇100工作时,出风通道22向前吹风,导流圈3与出风壳体2之间的风洞31形成负压,迫使风洞31后侧(例如室内,风扇100外部)的空气向前移动,继而形成补充的风,从而可以增大风扇100的出风量,提升风速。
[0041]从图1、图2、图5-图7中可以看出,出风壳体2大体为一个封闭结构,风机位于进风壳体I内,进风壳体I也可以做成一个封闭结构,此时风机的扇叶可以完全隐藏在进风壳体I内,保证了风扇100外观的美观性的同时,可以防止灰尘,并解决了传统的风扇100由于扇叶高速带来的使用风险,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安全性。
[004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100,通过在出风壳体2的外圈设置导流圈3,且导流圈3与出风壳体2的外圈之间限定出风洞31,从出风通道22喷射出的空气可以引导风洞31后侧的空气向前运动以产生风,从而增大了风扇100的出风量,且吹风更舒适。
[0043]参照图3和图4并结合图5-图7,导流圈3的前端的横截面积小于导流圈3的后端的横截面积,也就是说,导流圈3的前端与导流圈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导流圈3的后端与导流圈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由此,可以带动风洞31后侧更多的空气向前流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风扇100的出风量。当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导流圈3的横截面积也可以从前到后保持不变(图未示出)。
[0044]优选地,导流圈3从前到后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换言之,在导流圈3的纵向截面上、导流圈3从前向后倾斜向外沿直线延伸,由此,方便加工制造,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方向“外”指的是远离导流圈3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内”,即朝向导流圈3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当然,导流圈3还可以从前向后倾斜向外沿折线或曲线例如弧线、波浪线等延伸(图未示出)。
[0045]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出风通道22的内壁面上设有凸起4,凸起4为多个且多个凸起4在出风壳体2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其中,凸起4的高度可以等于出风通道22的宽度,这样可以保证在出风壳体2的周向上出风通道22的宽度大致处处相等,从而保证了风扇100出风的均匀性及舒适性。
[0046]进一步地,多个凸起4可以在出风壳体2的周向上均匀排布,以进一步保证风扇100的出风均匀性和美观性。其中,凸起4的个数可以为五个或六个等。可以理解,凸起4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计,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凸起4优选为凸点。
[0047]优选地,出风通道22的内壁面形成为柯恩达表面221。以使空气从出风腔21内喷射到出风壳体2外并引导出风壳体2外周的空气向前吹出。参照图3并结合图4,出风壳体2的外周壁的后端的朝向出风壳体2的内周壁的一侧表面形成为柯恩达表面221,例如柯恩达曲面,以产生柯恩达效应,具体而言,从出风通道22的出口端喷出的空气可以沿着出风壳体2外周壁的后端的朝向其内周壁的一侧表面向前流动。而且,当空气沿着柯恩达表面221流动时,基本可以达到风阻最小,从而降低了风扇100的噪音,满足了用户的低噪音需求。
[0048]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柯恩达效应”是流体(例如水流或气流,这里指的是空气)由离开本来的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
[0049]如图1-图4所示,导流圈3通过连接支架连接至出风壳体2,例如,连接支架包括多个连接筋5,每个连接筋5大体为板状,且每个连接筋5均沿内外方向延伸,以使风扇100具有更好的出风效果,具体而言,每个连接筋5的内端与出风壳体2的外周壁相连、且外端与导流圈3的内周壁相连。
[0050]其中,多个连接筋5在出风壳体2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可以理解,连接筋5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置,例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示出了三个连接筋5。
[005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5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风壳体; 出风壳体,所述出风壳体内限定出出风腔,所述进风壳体与所述出风腔连通,所述出风壳体的外圈上具有与所述出风腔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 导流圈,所述导流圈设在所述出风壳体外,所述导流圈与所述出风壳体的外圈之间限定出风洞,所述风洞被构造成从所述出风通道喷射出的空气进入所述风洞并带动所述风洞后侧的空气向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的前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导流圈的后端的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从前到后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的内壁面上设有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多个且所述多个凸起在所述出风壳体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高度等于所述出风通道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的内壁面形成为柯恩达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通过连接支架连接至所述出风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多个连接筋,所述多个连接筋在所述出风壳体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壳体连接在所述出风壳体的底部。
【文档编号】F04D29/42GK204061244SQ201420492400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马列, 李殿飞, 豆海, 滕国华 申请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