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式乳化液泵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串联式乳化液泵站,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三个乳化液泵,单个乳化液泵的结构为:包括底托组件,其上部固定有电机,其输出端通过轮胎联轴器安装乳化液泵体,其输出端安装卸载阀;底托组件上还安装有集液块组件和接头组件;还包括乳化液箱,其输出端安装有离心泵,第一乳化液泵的接头组件通过总吸液管与离心泵连接,第一乳化液泵的第二接头座通过总卸载回液管与乳化液箱连接;第一乳化液泵与第二乳化液泵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吸液管、第二卸载阀回液管和第一高压出液管连通,第二乳化液泵与第三乳化液泵之间分别通过第三吸液管、第三卸载阀回液管和第二高压出液管连通。所有管路从泵的内部通过,节省空间,保护管路、延长管路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串联式乳化液泵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站液压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串联式乳化液泵站。
【背景技术】
[0002]乳化液泵站是用来向综采工作的液压支架或普采工作面的单体液压支柱输送压力液体的动力设备。目前的乳化液泵站是由乳化液泵组以及相配套的乳化液箱共同组成,为高产高效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动力源。
[0003]现有的泵站之间的管路连接全部要安装于泵组的两侧,首先这种连接方式不仅占用空间大,安装使用上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而且管路全部裸露在外面容易造成管路的损坏和使用寿命。其次每一台泵的管路都是分别和配套的液箱连接,无形的增加了管路的长度和数量,而且泵与液箱的距离不能太远,再次现有的连接方式中的高压出液管路必须要依赖于液箱,通过液箱上的交替阀才能达到每台泵独立使用的目的,而且最终去支架的出口只能从液箱上的交替阀上出来,在布置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现有的泵站一般都是一台乳化液箱最多只能连接二台乳化液泵构成一套乳化液泵站,如果要增加一台乳化液泵就必须再增加一台乳化液箱相配套,从而造成了设备成本的增加和空间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串联式乳化液泵站,从而连接管路全部从乳化液泵的内部通过,占用空间小,维修使用方便,降低使用成本,可以实现二台甚至二台以上的乳化液泵只配套一台乳化液箱,去支架的高压出口不需要只局限在液箱的交替阀上,可以由其中任意一台泵直接向支架供液,通过每台泵上的集液块组件和单向阀达到任意使用其中的单台泵或者多台泵的开启。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串联式乳化液泵站,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乳化液泵、第二乳化液泵和第三乳化液泵,单个乳化液泵的结构为:包括底托组件,所述底托组件上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轮胎联轴器安装乳化液泵体,所述乳化液泵体的输出端安装卸载阀,所述卸载阀通过托杆支撑,所述托杆固定于底托组件顶部;所述底托组件上还安装有集液块组件和接头组件,所述集液块组件分为第一接头座和第二接头座;还包括乳化液箱,所述乳化液箱的输出端安装有离心泵,所述第一乳化液泵的接头组件通过总吸液管与离心泵连接,所述第一乳化液泵的第二接头座通过总卸载回液管与乳化液箱连接;所述第一乳化液泵与第二乳化液泵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吸液管、第二卸载阀回液管和第一高压出液管连通,所述第二乳化液泵与第三乳化液泵之间分别通过第三吸液管、第三卸载阀回液管和第二高压出液管连通。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所述底托组件的结构为:所述底托组件成双层结构,包括下底托,所述下底托的上部安装上底托,所述下底托内通过角钢安装有皮囊蓄能器。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所有管路全部从泵的内部通过,不仅节省了空间,降低了管路的长度和数量,而且起到保护管路、延长管路使用寿命的作用。
[0011]去支架的高压管路不仅可以从第一台泵出去还可以从最后一台泵出去,安装使用更加灵活机动,每台泵的高压出口处安装了高压过滤器起到了净化水的作用,每台泵的集液块上安装了高压单向阀和卸载回液单向阀,保证了当某一台泵开启工作时,其他的泵不影响安装调试和维修,从而摆脱了以前高压管路必须经过液箱的交替阀才能向支架供液。
[001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当乳化液泵距离乳化液箱较远会产生吸液不足现象。
[0013]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二台甚至二台以上的乳化液泵共用一台乳化液箱,大大提高了乳化液泵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了设备使用成本。
[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液块组件将高压出液水路和卸载回液水路分别集中控制输出,卸载回液水路集中后回乳化液箱储存,高压出液水路集中经过滤后可由任意一台乳化液泵不经过乳化液箱的交替阀向支架直接供液。通过接头组件集中吸液分别供液,以减少胶管的数量和长度。
[0015]底拖组件采用双层结构的设计,使得所有管路布局更加合理更加科学,乳化液泵的排列组合也灵活机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乳化液泵的主视图。
[0019]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托组件的主视图。
[0021]其中:1、乳化液箱;2、离心泵;3、第一乳化液泵;4、第二乳化液泵;5、第三乳化液泵;6、第三吸液管;7、第三卸载阀回液管;8、第二高压出液管;9、第二吸液管;10、第二卸载阀回液管;11、第一高压出液管;12、总吸液管;13、总卸载回液管;14、电机;15、轮胎联轴器;16、乳化液泵体;17、底托组件;18、皮囊蓄能器;19、卸载阀;20、托杆;21、第一接头座;22、第二接头座;23、接头组件;24、上底托;25、下底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串联式乳化液泵站,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乳化液泵3、第二乳化液泵4和第三乳化液泵5,单个乳化液泵的结构为:包括底托组件17,底托组件17上部固定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端通过轮胎联轴器15安装乳化液泵体16,乳化液泵体16的输出端安装卸载阀19,卸载阀19通过托杆20支撑,托杆20固定于底托组件17顶部;底托组件17上还安装有集液块组件和接头组件23,集液块组件分为第一接头座21和第二接头座22 ;还包括乳化液箱I,乳化液箱I的输出端安装有离心泵2,第一乳化液泵3的接头组件23通过总吸液管12与离心泵2连接,第一乳化液泵3的第二接头座22通过总卸载回液管13与乳化液箱I连接;第一乳化液泵3与第二乳化液泵4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吸液管9、第二卸载阀回液管10和第一高压出液管11连通,第二乳化液泵4与第三乳化液泵5之间分别通过第三吸液管6、第三卸载阀回液管7和第二高压出液管8连通。
[0024]第二吸液管9用作第二乳化液泵4和第三乳化液泵5的吸液管;
[0025]第二卸载阀回液管10用作第二乳化液泵4和第三乳化液泵5的回液管;
[0026]第一高压出液管11为第一乳化液泵3的高压出液管;
[0027]第三吸液管6为第三乳化液泵5的吸液管;
[0028]第三卸载阀回液管7第三乳化液泵5的回液管;
[0029]第二高压出液管8为第一乳化液泵3和第二乳化液泵4的高压出液管。
[0030]如图5所示,底托组件17的结构为:底托组件17成双层结构,包括下底托25,下底托25的上部安装上底托24,下底托25内通过角钢安装有皮囊蓄能器18。
[0031]上述各个吸液管、回液管和出液管上均安装有蝶阀,从而可以达到单独控制各个管路的目的。
[0032]乳化液泵的吸液部分通过和乳化液箱之间的离心泵将乳化液吸入,经接头组件23分成二路,一路经上方管道通过工吸管进入乳化液泵,另一路通过吸液胶管进入下一台乳化液泵,每一路都有蝶阀DN125控制开关,可独立吸液或者同时吸液。
[0033]乳化液泵的高压出液和卸载回液部分通过集液块组件来完成,集液块组件由阀体、高压单向阀、卸载单向阀、接头组成。集液块组件的高压单向阀和卸载单向阀通过胶管总成与卸载阀连接,从而保证了液体不会回流,起到了每台泵独立工作的作用,然后液体通过阀体的出口与前一台乳化液泵、后一台的乳化液泵通过管路串联起来,卸载回液回液箱储存,高压管路可以由任意一台经过滤器过滤后去支架。
[0034]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串联式乳化液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乳化液泵(3)、第二乳化液泵(4)和第三乳化液泵(5),单个乳化液泵的结构为:包括底托组件(17),所述底托组件(17)上部固定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端通过轮胎联轴器(15)安装乳化液泵体(16),所述乳化液泵体(16)的输出端安装卸载阀(19),所述卸载阀(19)通过托杆(20)支撑,所述托杆(20)固定于底托组件(17)顶部;所述底托组件(17)上还安装有集液块组件和接头组件(23 ),所述集液块组件分为第一接头座(21)和第二接头座(22 );还包括乳化液箱(I ),所述乳化液箱(I)的输出端安装有离心泵(2),所述第一乳化液泵(3)的接头组件(23)通过总吸液管(12)与离心泵(2)连接,所述第一乳化液泵(3)的第二接头座(22)通过总卸载回液管(13)与乳化液箱(I)连接;所述第一乳化液泵(3)与第二乳化液泵(4)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吸液管(9)、第二卸载阀回液管(10)和第一高压出液管(11)连通,所述第二乳化液泵(4)与第三乳化液泵(5)之间分别通过第三吸液管(6)、第三卸载阀回液管(7)和第二高压出液管(8)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乳化液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组件(17)的结构为:所述底托组件(17)成双层结构,包括下底托(25),所述下底托(25)的上部安装上底托(24),所述下底托(25)内通过角钢安装有皮囊蓄能器(18)。
【文档编号】F04B23/04GK204152745SQ201420595167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5日
【发明者】李军, 黄海涛 申请人:无锡煤矿机械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