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灌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846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胎灌胎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轮胎灌胎器,尤其系指一种兼具有轮胎灌气、调节胎压及吹尘等功能之轮胎灌胎器。属于车用配件。
习用轮胎灌胎器之构造,如


图10所示,其大体上包含有阀座1、压力计2、空气软管3及灌胎器4等元件其中该阀座1上设有进气孔101需藉管路枢接于空气压缩机,并藉按压该活动握柄102压迫活塞杆103而得控制压缩空气由进气孔101进入空气软管3及灌胎器4的时机;其中该灌胎器4之后端藉空气软管3而连接于阀座1,其前端设有灌气孔401,灌气时藉轮胎灌气嘴中央之凸柱顶压活门402,以进行轮胎灌气之动作;此类习用轮胎灌胎器之缺点是该灌胎器4之使用功能单纯,亦即只能用来灌气,但在汽车保养厂之实际保养过程,经常需要藉用高压空气来吹去污垢或灰尘,因此经常可以看到保养修护人员拆下轮胎灌胎器再换装空气枪来吹尘,待欲灌气时又拆下空气枪装上轮胎灌胎器,十分麻烦;再者,习用轮胎灌胎器在灌气过程中,使用者需持续握持并按压该灌胎器4,十分不便,尤其当胎压过高而要放气时,必须一手握持灌胎器4,另一手持尖锐物品顶压放气孔403内之活门404,更显得其操作之困难性。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灌胎器,使其兼具有灌胎及吹尘之双重功效。它具有一可调节风量大小吹尘吹气口,可以单手灌气或放气,操作使用简便。
本实用新型轮胎灌胎器,其主要特征系包含有一盖呈“L”型之座体、一组灌气元件、一组夹具及一组吹气机构;该“L”型座体之前端及侧边均设有呈圆管状且内部设有螺纹,而后端延伸一供压缩空气管连接之管体;该组灌气元件更包含有一盖体、一垫圈及一活门并藉该盖体螺合固定于该“L”型座体前端之圆管内而形成一灌气孔,且该盖体上设有一半圆形缺槽;而该组夹具包含有一固定于圆管侧边之底座、一按压片、一轴梢、一弹簧及一夹持片,该夹持片外端连接于按压片而里端恰可插置于前述该盖体之半圆形缺槽内,藉按压该按压片而可控制该夹持片夹持轮胎灌气嘴之时机;该吹气机构系藉一内外缘均设有螺纹之盖体将一吹气嘴、一垫圈、一活门及一弹簧等元件螺合固定于该“L”型座体侧边之圆管体内所构成,且该吹气嘴里端周缘设有螺纹可螺合于该盖体之内部螺纹,并藉转动该吹气嘴而得控制吹气时机及调节吹气量之大小。
本实用新型轮胎灌胎器,其另一特征系在于上述该吹气机构之吹气嘴外端之外缘设有花纹,以利使用者握持旋转。
本实用新型轮胎灌胎器,其又一特征系在于上述该吹气机构系包含有一活塞阀门、一喷嘴及一把手等主要元件;其中该活塞阀门系藉该喷嘴外缘之螺纹而容置于该“L”型座体侧边之圆管体内并藉该把手之扳动而得旋转该活塞阀门而改变设于活塞阀门上之二组通气孔,以控制灌气或吹气之时机。
本实用新型轮胎灌胎器,其再一特征系在于上述该吹气机构之活塞阀门,其上设有二组空气通孔,其中一道通孔系横贯该活塞阀门,使气体得直通前端之灌气孔;另一道之入口与第一道空气通气孔相差一角度至近中央时转折90度而出于外侧,而可将空气引导至空气喷嘴。
本实用新型轮胎灌胎器,其另又一特征系在于上述该吹气机构,其中该活塞阀门系呈圆球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它具有轮胎灌气及吹尘之双重功效,且可以调整吹气量之大小,尤其灌胎气前端设有夹具而令灌胎更为方便,亦即可以单手操作,又当胎压过高时,亦可单手旋转,
图1A-M中之吹气嘴42或图4A-L之把手53而可容易地放气至所需之胎压;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具有多重之功效。
本实用新型具用如下附图
图1A、B、C、D、E、F、G、H、I、J、K、L、M.系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之侧面及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4A、B、C、D、E、F、G、H、I、J、K、L.系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图6.系图5之A-A剖面示意图。
图7.系图6中该活塞阀门旋转90度之剖面示意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活塞阀门之立体图。
图9.系本实用新型该活塞阀门之另一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10A、B.系习用轮胎灌胎器之立体图。
图中标号如下1.阀座 2.压力计3.空气软管4.灌胎器10.座体 11.座体前端12.座体侧边 13.管体 20.灌气元件21.盖体 22.垫圈 23.活门30.夹具 31.底座 32.按压片33.轴梢 34.弹簧 35.夹持片40.吹气机构 41.盖体 42.吹气嘴43.垫圈 44.活门 45.弹簧51.活塞阀门 52.喷嘴 53.把手54.螺栓 55.气密环 56.气密环101.进气孔 102.活动握柄103.活塞杆111.螺纹121.螺纹211.螺纹212.缺槽311.孔 312.凸片351.缺口401.灌气孔 402.活门403.放气孔 404.活门411.通孔412.螺纹422.螺纹423.花纹511.通气孔 512.通气孔 521.螺纹522.气孔兹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述如下请参阅
图1A-M、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轮胎灌胎器,其主要系包含有一概呈“L”型之座体10、一组灌气元件20、一组夹具30及一组吹气机构40;该“L”型座体10之前端11及侧边12均设有呈圆管状且内部设有螺纹111、121,而后端延伸一供压缩空气管连接之管体13;该组灌气元件20包含有一盖体21、一垫圈22及活门23,藉该盖体21之螺纹211螺合于该“L”型座体前端之圆管内螺纹111而形成一灌气孔,当轮胎之灌气嘴插入上述之灌气孔时,藉轮胎灌气嘴内之活门凸柱顶住灌气孔内之活门23而可启开两者之活门而进行灌气;又该盖体21上设有一半圆形缺槽212,而该组夹具30包含有一固定于作体前端11侧边之底座31、一按压片32、一轴梢33、一弹簧34及一夹持片35,该底座31两侧设有孔311,供轴梢33穿过并得将该按压片32及弹簧34固定成一体;该底座31前端设有弯曲之凸片312令该按压片32阻挡定位,该夹持片35之里端设有一半圆状缺口351,插置于该盖体21之半圆形缺槽212内,而该夹持片35之外端弯曲成钩状,而得钩嵌于按压片32之孔洞321并接受该按压片32之作用而得控制该夹持片35夹持轮胎灌气嘴之时机(请参阅图6、图7所示之按压片32及夹持片35之位置改变);该组吹气机构40包含有盖体41、吹气嘴42、垫圈43、活门44及弹簧45等元件,其中藉该盖体41外缘之螺纹411螺合于前述该“L”型座体10之侧边管体12内,而将其他元件定位于座体10内部,该吹气嘴42之中央轴心设有一通孔411,其里端外缘设有螺纹422而外端周缘则设有花纹423,藉该吹气嘴42螺合于盖体41内部之螺纹412及旋转该吹气嘴42,即可藉吹气嘴42里端顶压该活门44而启开该吹气机构并调整其吹出气体之流量大小;请参阅图4A-L、图5、图6所示,系该吹气机构之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吹气机构包含有一活塞阀门51、一喷嘴52及一把手53等元件;其中该活塞阀门51之一端穿过该“L”型座体10并藉一螺栓54而与把手53固定,其上设有二气密环55、56及二通气孔511、512,请参阅图8所示,其中通气孔511系横贯该活塞阀门51,而另一通气孔512与上述通气孔511约呈90度,且至近中心时转折90度而沿轴向水平通于外侧;该喷嘴52藉其外缘之螺纹521螺合于“L”型座体10上,且其中央设有一气孔522供压缩空气喷出;请参阅图6所示,该活塞阀门51旋转至该通气孔511与“L”型座体10之座体前端11(呈管体状)平行时,压缩空气恰可通过而流至灌气孔,请参阅图7所示,当该把手53旋转至与座体前端11管体垂直时,该通气孔511亦呈垂直状,所以压缩空气不再进入灌气孔而改由通气孔512而达喷嘴52;请参阅图9所示,该活塞阀门亦可设计成球状体。
权利要求1.一种轮胎灌胎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呈“L”型座体、一组灌气元件、一组夹具及一组吹气机构;该“L”型座体之前端及侧边均设有呈圆管状且内部设有螺纹,而后端延伸一供压缩空气管连接之管体;该组灌气元件更包含有一盖体、一垫圈及一活门并藉该盖体螺合固定于该“L”型座体前端之圆管内而形成一灌气孔,且该盖体上设有一半圆形缺槽;而该组夹具包含有一固定于圆管侧边之底座、一按压片、一轴梢、一弹簧及一夹持片,该夹持片外端连接于按压片而里端恰可插置于前述该盖体之半圆形缺槽内,藉按压该按压片而可控制该夹持片夹持轮胎灌气嘴之时机;该吹气机构系藉一内外缘均设有螺纹之盖体将一吹气嘴、一垫圈、一活门及一弹簧等元件螺合固定于该“L”型座体侧边之圆管体内所构成,且该吹气嘴里端周缘设有螺纹可螺合于该盖体之内部螺纹,并藉转动该吹气嘴而得控制吹气时机及调节吹气量之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轮胎灌胎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吹气机构之吹气嘴外端之外缘设有花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轮胎灌胎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吹气机构系包含有一活塞阀门、一喷嘴及一把手等主要元件;其中该活塞阀门系藉该喷嘴外缘之螺纹而容置于该“L”型座体侧边之圆管体内并藉该把手之扳动而得旋转该活塞阀门而改变设于活塞阀门上之二组通气孔,以控制灌气或吹气之时机。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之轮胎灌胎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吹气机构之活塞阀门,其上设有二组空气通孔,其中一道通孔系横贯该活塞阀门,使气体得直通前端之灌气孔;另一道之入口与第一道空气通气孔相差一角度至近中央时转折90度而出于外侧,而可将空气引导至空气喷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轮胎灌胎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吹气机构之活塞阀门系呈圆球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灌胎器,其主要包含一盖呈“L”型之座体,其前端呈圆管状并容设有有一组灌气元件,其侧边亦呈圆管状并容设有一组吹气机构,而其内部设有向通之孔洞且其后端可连接于压缩空气管;藉此构造而使其具有灌气、调节轮胎气压及吹气吹尘之功效。
文档编号F04B35/00GK2299164SQ9720115
公开日1998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3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3日
发明者尤伯洲 申请人:尤伯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