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波导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09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力波导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波导水泵,属于通用机械。
目前使用的水泵大都是电力离心式水泵,这种水泵使用离不开电,在我国偏远农村电力还未普及的情况下,这种水泵则不能用来进行农田排灌,或其他工程需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力驱动的波导式水泵。用在无电力的地区进行排灌或其他工程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波导水泵实际上是采用谐波传动技术获得如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产生的离心力实现水泵排水的目的。输入轴一端与皮带轮联接,并装有轴承,另一端与柔轮一端内径联接,柔轮另一端外圆表面齿与刚轮内齿啮合,柔轮内表面与波发生器的柔性轴承外径联接,柔性轴承内径与波发生器联接,波发生器与输出轴联接。叶轮安装在输出轴上。因为波发生器的长轴直径大于柔轮内径,因此将柔轮由圆形撑成椭圆形,椭圆长轴两端的柔轮齿与刚轮齿完全啮合,形成啮合区,椭圆短轴两端的柔轮齿与刚轮齿完全脱开,形成脱离区,谐波传动就是依靠柔轮齿与刚轮齿循环的由完全啮合过渡到完全脱离,再由完全脱离过渡到完全啮合,使柔轮与刚轮间形成错齿运动。柔轮和刚轮间只差两个齿,刚轮固定时,当波发生器旋转一周,柔轮只转了二个齿距的夹角。因此,当柔轮以很低的速度转动时,波发生器带动输出轴以很高的速度旋转,达到增速的目的。实现在水泵壳体内叶轮高速旋转,产生很大的离心力,实现水泵排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不用电,运转平稳无冲击,结构简单,体积小,传动效率高的特点。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1中,1脚踏支座,2螺塞,3三角皮带,4端盖,5皮带轮,6固定套,7输入轴,8壳体,9角铁,10螺栓,11螺母,12垫圈,13轴承,14柔轮,15螺钉,16轴承,17螺母,18中间接筒,19输出轴,20胶圈,21叶轮,22蜗壳,23轴承,24螺钉,25波发生器,26柔性轴承,27刚轮。根据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脚踏支座1由三角皮带3与泵体皮带轮5连接,皮带轮5与输入轴7的一端键连接,端盖4由螺钉固定在壳体8上,带有螺塞2的壳体8内装有下述部件输入轴7的一端装有轴承13,固定套6,输入轴7的另一端与柔轮14连接,柔轮14另一端内侧由柔性轴承26与波发生器25联接,波发生器25、胶圈20装在输出轴19的一端上,柔轮14外端与刚轮27齿啮合,刚轮27固定在壳体8上,输出轴19另一端与叶轮21连接,叶轮21装在蜗壳22内,中间接筒18将壳体8与水泵蜗壳22连接在一起。蜗壳22上开有一出气孔,出气孔上由螺钉24拧固在蜗壳22出气孔上。轴承16、23分别装在输出轴19上。壳体8上部柔轮14处开有一注油孔,注油孔上有螺塞2拧固在注油孔壳体8注油孔上。角钢9与壳体8由螺栓10、螺母11连接在一起,垫圈12垫在螺母11处。
当脚踏支座1以脚踏为30转/min的速度旋转时,支座1上的皮带轮5通过三角皮带3将扭矩传给泵体皮带轮5,泵体皮带轮5、输入轴7、柔轮14为刚性联接,所以带动柔轮一起转动,刚轮27是固定在壳体8上的,这时柔轮已被波发生器25及柔性轴承26撑成椭圆形,迫使柔轮14只能在刚轮27上进行错齿运动。这时扭矩又通过柔性轴承26传给波发生器25上。波发生器25以1100的增速比旋转达3000转/min,因波发生器25输出轴19、叶轮21均是刚性联接,所以叶轮21转速与波发生器25的转速相同,在这样的转速下所产生的离心力,能将水通过底阀吸入泵内,流体沿叶轮21切向甩出压在叶轮21与蜗壳22的间隙里,随着压力的增加迫使水从蜗壳22的出口喷出。
权利要求
1.一种波导水泵,包括带有螺塞2的壳体8,壳体8上装有端盖4,蜗壳22内装有叶轮21,其特征在于脚踏支座1由三角皮带3与泵体皮带轮5连接,泵体皮带轮5与输入轴7一端键连接,输入轴7上装有固定套6、轴承13、输入轴7的另一端与柔轮14的一端连接,柔轮14另一端内侧由柔性轴承26与波发生器25连接,波发生器25装在输出轴19的一端上,柔轮14外表面与刚轮27齿啮合,刚轮27固定在壳体8上,输出轴19另一端与叶轮21连接,中间接筒18将壳体8与蜗壳22连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人力波导水泵,属于通用机械。本实用新型是由脚踏支座、皮带轮、输入轴、轴承、柔轮、波发生器、刚轮、输出轴、叶轮、蜗壳、壳体组成。这种水泵具有不用电,运转平稳无冲击,结构简单,体积小,传动效率高的特点。适用于无电力地区、农村进行农田排灌或其它工程需用。
文档编号F04D13/02GK87203395SQ87203395
公开日1988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24日
发明者赵普平 申请人:赵普平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