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增压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569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液增压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增压缸,尤其是一种设置在数控机床上主要用于快速换 刀的气液增压缸。
背景技术
在国际上日益重视和推广的能源利用及环境保护前提下,迫切需要推出一种具有 高效、节能、低噪音、零污染等特性的快速气液增压设备,但目前市场上的气液增压缸体积 大、效率低,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气液增压缸,以简化结构、方便安装,并改善增压 缸的使用性能,延长增压缸的使用寿命。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气液增压缸,包括上缸套和下缸套,及位于上缸套和 下缸套之间的中间体;其特征是所述中间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缸套,中间体的下端固定 连接下缸套;所述上缸套的上端固定设置上缸盖;所述下缸套的下端固定设置下缸盖;所 述上缸套中滑动连接活塞;所述活塞的下端连接活塞杆;在所述上缸套内形成气室,在所 述中间体上设置与所述气室连通的下出进气口 ;所述上缸盖上或靠近上缸盖一端的上缸套 上开设与所述气室连通的上进出气口 ;所述中间体内开设贯通的活塞杆孔,所述活塞杆与 活塞杆孔滑动连接;所述下缸套内形成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与活塞杆孔相连通;所述下缸 盖上设置与储油腔连通的下进出油口。所述活塞杆孔的上部内壁上设置上环形凹槽,在上环形凹槽内放置上密封圈;在 活塞杆孔的下部内壁设置下环形凹槽,在下环形凹槽内放置下密封圈。在上缸盖的下面设置缓冲垫圈。所述中间体上设置进油口,在进油口上连接油杯,所述进油口在活塞与活塞杆位 于上端位置时能够与储油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多数采用铝合金等轻型材料制作,体积小、重 量轻,便于安装、拆卸;2、安装面积只需120cm2,便于安装位置的选定。多个工作面可以只需 一个气源,有效地节约电力损耗,具有高效、节能、低噪音、零污染等特性;3、产品结构合理、 密封可靠、耐用度高、工作性能好,是许多加工领域首选的气液增压设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示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0012]如图1、2所示,气液增压缸,包括上缸套5和下缸套7,及位于上缸套5和下缸套 7之间的中间体6。所述中间体6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缸套5,中间体6的下端固定连接下缸 套7 ;所述上缸套5的上端固定设置上缸盖1 ;所述下缸套7的下端固定设置下缸盖8 ;所述 上缸套5中滑动连接活塞3 ;所述活塞3的下端连接活塞杆4 ;在所述上缸套5内形成气室 18,在所述中间体6上设置与所述气室18连通的下出进气口 10 ;所述上缸盖1上或靠近上 缸盖1 一端的上缸套5上开设与所述气室18连通的上进出气口 9 ;所述中间体6内开设贯 通的活塞杆孔17,所述活塞杆4与活塞杆孔17滑动连接;所述下缸套7内形成储油腔16, 所述储油腔16与活塞杆孔17相连通;所述下缸盖8上设置与储油腔16连通的下进出油口 19。所述活塞杆孔17的上部内壁上设置上环形凹槽,在上环形凹槽内放置上密封圈14、15 ; 在活塞杆孔17的下部内壁设置下环形凹槽,在下环形凹槽内放置下密封圈13,起到密封作 用。在上缸盖1的下面设置缓冲垫圈2。在中间体6上设置进油口 12,在进油口 12上连接 油杯11。工作时,气源从上进出气口 9进入,推动活塞3和活塞杆4向下移动,此时进油口 12能够与储油腔16连通,油杯11内的油通过进油口 12流入储油腔16,活塞3运动后,活塞 杆4关闭进油口 12,形成封闭的储油腔16。由于储油腔16的体积远小于气室18的体积, 根据帕斯卡定律,压力开始转换,压力不变,受压截面积变小,液体所受的压强就增加;当活 塞杆4的下端部伸入储油腔16后,储油腔16中的储油迅速增压12. 7倍,并推动储油腔16 内的油向输出油管内传递工作压力,推动机械装置做伸出位移。回程时,电信号改变,中间 体6进气口进气,推动活塞3反向移动,活塞杆4归位。下出进气口 10在活塞3下降时排 气。气源从下出进气口 10进入气室18,推动活塞3和活塞杆4向上运动,回到原始的顶部 位置,上缸盖1下面的缓冲垫圈2在活塞3回程时起缓冲作用,以免活塞3与上缸盖1碰撞。 上进出气口9在活塞3时排气。本实用新型使用纯气压作为动力源,根据帕斯卡定律,当压力不变,受压面积由大 变小时,压强会变大,利用这种原理将气压转换为油压,并提高到数十倍。所设计12. 7倍气 液增压缸就是依据这样的压强原理设计的,当工作气压压在活塞表面时,液压油会因活塞 杆挤压作用而流向预压油管,此时液压油会增压12. 7倍并迅速推动机械装置工作,当机械 装置位移达到阻力大于气缸压力时停止动作;此时,增压缸的增压因为电信号改变而完成 动作。本实用新型将一油压缸与一气缸作一体式结合设计,具有体积小、便捷、易安装拆 卸、减少设备安装空间和灵活的方向性等特性,是许多加工领域最佳的气液增压设备。它 根据帕斯卡定律增压器的输出压力大小与活塞和活塞杆截面面积之比有关,以气压转换 12. 7倍高油压,可应用于重复次数多、短行程工作的场合。
权利要求气液增压缸,包括上缸套(5)和下缸套(7),及位于上缸套(5)和下缸套(7)之间的中间体(6);其特征是所述中间体(6)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缸套(5),中间体(6)的下端固定连接下缸套(7);所述上缸套(5)的上端固定设置上缸盖(1);所述下缸套(7)的下端固定设置下缸盖(8);所述上缸套(5)中滑动连接活塞(3);所述活塞(3)的下端连接活塞杆(4);在所述上缸套(5)内形成气室(18),在所述中间体(6)上设置与所述气室(18)连通的下出进气口(10);所述上缸盖(1)上或靠近上缸盖(1)一端的上缸套(5)上开设与所述气室(18)连通的上进出气口(9);所述中间体(6)内开设贯通的活塞杆孔(17),所述活塞杆(4)与活塞杆孔(17)滑动连接;所述下缸套(7)内形成储油腔(16),所述储油腔(16)与活塞杆孔(17)相连通;所述下缸盖(8)上设置与储油腔(16)连通的下进出油口(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增压缸,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杆孔(17)的上部内壁上设置 上环形凹槽,在上环形凹槽内放置上密封圈(14、15);在活塞杆孔(17)的下部内壁设置下 环形凹槽,在下环形凹槽内放置下密封圈(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增压缸,其特征是在上缸盖(1)的下面设置缓冲垫圈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增压缸,其特征是在所述中间体(6)上设置进油口(12), 在进油口(12)上连接油杯(11),所述进油口(12)在活塞(3)与活塞杆⑷位于上端位置 时能够与储油腔(16)连通。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增压缸。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气液增压缸包括上缸套、下缸套及中间体;中间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缸套,中间体的下端固定连接下缸套;上缸套的上端固定设置上缸盖;下缸套的下端固定设置下缸盖;上缸套中滑动连接活塞;活塞的下端连接活塞杆;在上缸套内形成气室,在中间体上设置与气室连通的下出进气口;在上缸盖上开设与气室连通的上进出气口;中间体内开设贯通的活塞杆孔,活塞杆与活塞杆孔滑动连接;下缸套内形成储油腔,储油腔与活塞杆孔相连通;下缸盖上设置与储油腔连通的下进出油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具有高效、节能、低噪音、零污染等特性;结构合理、密封可靠、工作性能好。
文档编号F15B15/08GK201753712SQ201020294668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2日
发明者席洪清 申请人:无锡市协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