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2554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它至少包括缸体及缸体右端固定连接的缸盖,缸体内置有活塞,活塞内固定有活塞杆,活塞杆由缸体左端延伸至缸体外,其特征是:活塞的左端外侧有一圈环形凸沿,环形凸沿外壁紧贴缸体内壁;活塞中部外壁套接有环形的定位活塞,定位活塞外壁紧贴缸体中部内壁,活塞的左端与缸体左端内壁之间有第一液压腔;环形凸沿与定位活塞之间构成第二液压腔,活塞右侧与缸盖左侧之间为第三液压腔;缸盖上有三个油口,其中第一油口与第一液压腔连通,第二油口与第二液压腔连通,第三油口与第三液压腔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投资成本低,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安全可靠、操作灵活方便,可用于各种四辊轧机作业线中。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卷取机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
【背景技术】
[0002]在四辊铜带轧机作业线中,通过液压缸驱动的卷取机卷筒只有一级涨缩,涨缩量也比较小,为满足开卷的需要,通常需要增加一台开卷机,造成设备投资增加,生产作业线大大延长,降低了成品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四辊轧机作业线提供一种可同时满足卷取和开卷需要的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实现同一个液压缸完成卷取机卷筒的两级涨缩,使卷取机同时具备开卷和卷取的功能。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它至少包括缸体及缸体右端固定连接的缸盖,缸体内置有活塞,活塞内固定有活塞杆,活塞杆由缸体左端延伸至缸体外,其特征是:活塞的左端外侧有一圈环形凸沿,环形凸沿外壁紧贴缸体内壁;活塞中部外壁套接有环形的定位活塞,定位活塞外壁紧贴缸体中部内壁,活塞的左端与缸体左端内壁之间有第一液压腔;环形凸沿与定位活塞之间构成第二液压腔,活塞右侧与缸盖左侧之间为第三液压腔;缸盖上有三个油口,其中第一油口与第一液压腔连通,第二油口与第二液压腔连通,第三油口与第三液压腔连通。
[0005]所述的环形凸沿外壁与缸体内壁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0006]所述的定位活塞外壁与缸体内壁的接触处以及定位活塞内壁与活塞外壁的接触处均置有密封圈。
[0007]所述的三个油口均位于缸盖中部。
[0008]所述的第一油口是与缸盖内部向上油管对接,缸盖内部向上油管又与缸体上端内部水平方向油管连接,缸体上端内部水平方向油管延伸至第一液压腔。
[0009]所述的第二油口是与缸盖内部向下油管对接,缸盖内部向下油管又与缸体下端内部水平方向油管连接,缸体下端内部水平方向油管延伸至第二液压腔。
[0010]所述的第三油口则为水平贯穿缸盖的油孔。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由于在缸盖上设置了三个油口,因此分别对三个油口进行不同的进油回油控制,能够使活塞杆处于左、中、右三个不同的位置,从而完成了两级涨缩,满足卷取机开卷和卷取的需求,具有投资成本低,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安全可靠、操作灵活方便,可用于各种四辊轧机作业线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4]图中:1、缸盖;2、活塞;3、定位活塞;4、活塞杆;5、缸体;6、环形凸沿;7、第一液压腔;8、第二液压腔;9、第三液压腔;10、第一油口 ;11、第二油口 ;12、第三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的本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结构示意图所示,它至少包括缸体5及缸体5右端固定连接的缸盖1,缸体5内置有活塞2,活塞2内固定有活塞杆4,活塞杆4由缸体5左端延伸至缸体5外。
[0017]活塞2的左端外侧有一圈环形凸沿6,环形凸沿6外壁紧贴缸体5内壁;活塞2中部外壁套接有环形的定位活塞3,定位活塞3外壁紧贴缸体5中部内壁。
[0018]活塞2的左端与缸体5左端内壁之间有第一液压腔7 ;环形凸沿6与定位活塞3之间构成第二液压腔8,活塞2右侧与缸盖I左侧之间为第三液压腔9 ;缸盖I上有三个油口,其中第一油口 10与第一液压腔7连通,第二油口 11与第二液压腔8连通,第三油口 12与第三液压腔9连通。
[0019]本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由于在缸盖I上设置了三个油口,因此在使用时当第一油口 10回油,第二油口 11及第三油口 12进油时,活塞2处于最左端,活塞2的左端与缸体5左端内壁贴合,卷筒缩径;当第一油口 10和第三油口 12进油,第二油口 11回油时,定位活塞3处于缸体5内侧中部位置,活塞2向右移动直至紧贴定位活塞3,活塞2带动活塞杆4向右移动,卷筒涨至中间位置;当第一油口 10进油,第二油口 11和第三油口 12回油时,定位活塞3和活塞2都向右移动,带动活塞杆4向右移动,直至定位活塞3顶住缸盖1,卷筒涨至最大位置。
[0020]本液压涨缩缸,可完成两级涨缩,满足卷取机开卷和卷取的需求,具有投资成本低,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安全可靠、操作灵活方便,可用于各种四辊轧机作业线中。
[0021]实施例2
[0022]上述实施例中的环形凸沿6外壁与缸体5内壁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能够有效避免环形凸沿6外壁与缸体5内壁间存在的间隙,防止第一液压腔7与第二液压腔8之间存在缝隙。
[0023]定位活塞3外壁与缸体5内壁的接触处以及定位活塞3内壁与活塞2外壁的接触处均置有密封圈,能够有效避免定位活塞3外壁与缸体5内壁间存在的间隙,以及定位活塞3内壁与活塞2外壁间存在的间隙,防止第二液压腔8与第三液压腔9之间存在缝隙。
[0024]三个油口均位于缸盖I中部,其中第一油口 10是与缸盖I内部向上油管对接,缸盖I内部向上油管又与缸体5上端内部水平方向油管连接,缸体5上端内部水平方向油管延伸至第一液压腔7;第二油口 11是与缸盖I内部向下油管对接,缸盖I内部向下油管又与缸体5下端内部水平方向油管连接,缸体5下端内部水平方向油管延伸至第二液压腔8 ;第三油口 12则为水平贯穿缸盖I的油孔。
[0025]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它至少包括缸体(5)及缸体(5)右端固定连接的缸盖(1),缸体(5)内置有活塞(2),活塞(2)内固定有活塞杆(4),活塞杆(4)由缸体(5)左端延伸至缸体(5)外,其特征是:活塞(2)的左端外侧有一圈环形凸沿(6),环形凸沿(6)外壁紧贴缸体(5)内壁;活塞(2)中部外壁套接有环形的定位活塞(3),定位活塞(3)外壁紧贴缸体(5)中部内壁,活塞(2)的左端与缸体(5)左端内壁之间有第一液压腔(7);环形凸沿(6)与定位活塞(3)之间构成第二液压腔(8),活塞(2)右侧与缸盖(I)左侧之间为第三液压腔(9);缸盖(I)上有三个油口,其中第一油口(10)与第一液压腔(7)连通,第二油口(11)与第二液压腔(8 )连通,第三油口( 12 )与第三液压腔(9 )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形凸沿(6)外壁与缸体(5)内壁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活塞(3)外壁与缸体(5)内壁的接触处以及定位活塞(3)内壁与活塞(2)外壁的接触处均置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其特征是:所述的三个油口均位于缸盖(I)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油口(10)是与缸盖(I)内部向上油管对接,缸盖(I)内部向上油管又与缸体(5)上端内部水平方向油管连接,缸体(5 )上端内部水平方向油管延伸至第一液压腔(7 )。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油口(11)是与缸盖(I)内部向下油管对接,缸盖(I)内部向下油管又与缸体(5)下端内部水平方向油管连接,缸体(5 )下端内部水平方向油管延伸至第二液压腔(8 )。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卷取机液压涨缩缸,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油口(12)则为水平贯穿缸盖(I)的油孔。
【文档编号】F15B15/14GK203463406SQ201320532086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夏宇, 黄煜, 计江 申请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