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便携式防洪抢险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3486发布日期:2020-05-26 17:1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便携式防洪抢险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型便携式防洪抢险泵。



背景技术:

由于极端天气频发,高强度,大面积的暴雨经常出现,很多地方容易出现大面积涨水的情况,特别是湖泊、堤坝容易发生涨水的情况。

尤其是在山区,高处的积水极易引发泥石流等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自然灾害,所以需要使用便携式的防洪抢险泵对积水进行及时的排出。

但目前,一般的小型潜水泵,主要采用离心式叶片形式,效率低,同于存在体积大、重量大等缺点,也有的水泵用变频存在体积大、温升高等,而且在由于积水中泥沙、砾石较多,极易损伤旋转轴的表面,从而影响旋转轴的结构强度,另外在需要短距离转移使用时,搬运不便,极大的影响了抗旱排涝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节能型便携式防洪抢险泵。

一种节能型便携式防洪抢险泵,包括依次相连的底部直管、弧形管和顶部直管,所述的底部直管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端连有旋转叶轮,旋转轴的轴身上设有鳍片组,所述的鳍片组包括若干个1/3圆环形的弧形鳍片,所述的若干个弧形鳍片沿旋转轴的轴线等距错开,且呈阵列分布。

旋转轴的顶端与电机相连,电机与弧形管之间还设有轴承安装支座,所述的轴承安装支座内设有一对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安装支座相连,内圈与旋转轴的外壁相连,两个滚动轴承之间设有储油槽;所述的底部直管与电机的侧壁上均连有若干个滚轮支架,所述的滚轮支架的端部均连有旋转滚轮,所述的旋转滚轮的表面附有一层黑色聚氨酯。

优选地,所述的弧形管呈s形,弧形管由第一l形弯管和第二l形弯管组成,所述的第一l形弯管和第二l形弯管呈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储油槽的入口处设有注油口,所述的注油口处设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外壁与轴承安装支座的侧壁相连,外管的中心孔内设有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包括阀壁、阀门和限位板,所述的阀壁呈锥形,阀壁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相连,阀壁的内壁设有锥形通孔,所述锥形通孔的内径从右至左逐渐减小,所述的阀门抵接在阀壁的最左端,所述的限位板为环形板,限位板的中部设有通孔,限位板的外壁与阀门的内壁相连,限位板与阀门之间连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位于阀壁的锥形通孔内,且复位弹簧的中心线与限位板中部通孔的中心线相重合。

优选地,所述的滚轮支架的总数为4个。

优选地,所述的黑色聚氨酯的厚度为15-25mm。

优选地,所述的弧形鳍片的表面经喷丸形成若干个圆弧形凹陷。

有益效果:

1、在旋转轴上安装有鳍片组,通过鳍片组一方面可以方便旋转轴的表面散热,防止防洪抢险泵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旋转叶轮处温度过高的现象,另一方面,鳍片可以防止洪水中的泥沙敲击旋转轴的表面,从而造成旋转轴表面出现各种缺陷,并影响旋转轴的使用寿命。

2、设置若干个旋转滚轮,可以方便防洪抢险泵的运输,方便消防人员在山地区域进行运输,表面附有的黑色聚氨酯可以减小运输时的震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节能型便携式防洪抢险泵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节能型便携式防洪抢险泵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电机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对心轴承的剖视图;

图6是注油口处的结构爆炸图;

图7是单向阀的剖视图;

1.底部直管2.弧形管3.顶部直管4.电机5.注油口51.外管52.单向阀521.阀壁522.阀门523.复位弹簧524.限位板53.柱塞6.旋转轴7.对心轴承8.连接管9.旋转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7所示,一种节能型便携式防洪抢险泵,包括依次相连的底部直管1、弧形管2和顶部直管3,所述的弧形管2呈s形,弧形管2由第一l形弯管和第二l形弯管组成,所述的第一l形弯管和第二l形弯管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底部直管1内设有旋转轴6,所述旋转轴6的底端连有旋转叶轮9,旋转轴6的轴身上设有若干个鳍片组,所述的鳍片组包括若干个1/3圆环长的弧形鳍片,所述的若干个弧形鳍片沿旋转轴6的轴线等距错开,且阵列分布。所述的底部直管1与电机4的侧壁上均连有若干个滚轮支架,所述的滚轮支架的端部均连有旋转滚轮,所述的旋转滚轮的表面附有一层黑色聚氨酯。所述的黑色聚氨酯的厚度为15-25mm。

所述的弧形鳍片的表面经喷丸形成若干个圆弧形凹陷。

旋转轴6的顶端穿过第一l形弯管的侧壁并与电机4相连,所述电机4的侧壁与顶部直管3的侧壁相连,电机4与第一l形弯管之间还设有轴承安装支座,所述的轴承安装支座内设有一对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安装支座相连,内圈与旋转轴6的外壁相连,两个滚动轴承之间设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的入口处设有注油口5,所述的注油口5处设有外管51,所述外管51的外壁与轴承安装支座的侧壁相连,外管51的中心孔内设有单向阀52,所述的单向阀52包括阀壁521、阀门522和限位板524,所述的阀壁521呈锥形,阀壁521的外壁与外管51的内壁相连,阀壁521的内壁设有锥形通孔,所述锥形通孔的内径从右至左逐渐减小,所述的阀门522抵接在阀壁521的最左端,所述的限位板524为环形板,限位板524的中部设有通孔,限位板524的外壁与阀门522的内壁相连,限位板524与阀门522之间连有复位弹簧523,所述的复位弹簧523位于阀壁521的锥形通孔内,且复位弹簧523的中心线与限位板524中部通孔的中心线相重合。

旋转轴6与底部直管1的内壁之间通过对心轴承7相连,所述的对心轴承7包括内圈与外圈,内、外圈之间设有若干个椭圆形的滚珠,相邻的滚珠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外圈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与椭圆形滚珠侧壁相配的弧形凹陷,所述滚珠的材质为peek。

顶部直管3上还连有连接管8,所述的连接管8为橡胶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型便携式防洪抢险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底部直管、弧形管和顶部直管,所述的底部直管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端连有旋转叶轮,旋转轴的轴身上设有鳍片组,所述的鳍片组包括若干个1/3圆环形的弧形鳍片,若干个弧形鳍片沿旋转轴的轴线等距错开,且呈阵列分布;旋转轴的顶端与电机相连,电机与弧形管之间还设有轴承安装支座,所述的轴承安装支座内设有一对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安装支座相连,内圈与旋转轴的外壁相连,两个滚动轴承之间设有储油槽;所述的底部直管与电机的侧壁上均连有若干个滚轮支架,所述的滚轮支架的端部均连有旋转滚轮,所述的旋转滚轮的表面附有一层黑色聚氨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便携式防洪抢险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管呈s形,弧形管由第一l形弯管和第二l形弯管组成,所述的第一l形弯管和第二l形弯管呈中心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便携式防洪抢险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的入口处设有注油口,所述的注油口处设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外壁与轴承安装支座的侧壁相连,外管的中心孔内设有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包括阀壁、阀门和限位板,所述的阀壁呈锥形,阀壁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相连,阀壁的内壁设有锥形通孔,所述锥形通孔的内径从右至左逐渐减小,所述的阀门抵接在阀壁的最左端,所述的限位板为环形板,限位板的中部设有通孔,限位板的外壁与阀门的内壁相连,限位板与阀门之间连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位于阀壁的锥形通孔内,且复位弹簧的中心线与限位板中部通孔的中心线相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便携式防洪抢险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支架的总数为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便携式防洪抢险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色聚氨酯的厚度为15-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便携式防洪抢险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鳍片的表面经喷丸形成若干个圆弧形凹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便携式防洪抢险泵,包括依次相连的底部直管、弧形管和顶部直管,所述的底部直管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端连有旋转叶轮,旋转轴的轴身上设有鳍片组,底部直管与电机的侧壁上均连有若干个滚轮支架,所述的滚轮支架的端部均连有旋转滚轮,在旋转轴上安装有鳍片组,通过鳍片组一方面可以方便旋转轴的表面散热,防止防洪抢险泵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旋转叶轮处温度过高的现象,另一方面,鳍片可以防止洪水中的泥沙敲击旋转轴的表面,从而造成旋转轴表面出现各种缺陷,设置若干个旋转滚轮,可以方便防洪抢险泵的运输,表面附有的黑色聚氨酯可以减小运输时的震动。

技术研发人员:周庆明;赵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瑞阳环保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5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