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线接触的轴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1027发布日期:2020-06-09 19:4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线接触的轴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应用于生物溶液泵送或离心式体外心脏的基于线接触的轴承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是国务院在《中国制造2025》中倡导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但目前相关生物溶液配送涉及到的医用用泵、心脏泵系统等设备中的相应转轴或轴承均大面积接触生物溶液,容易造成旋转部件周围及内部的生物溶液或血液中的相关生物细胞破裂。造成生物溶液相关比例失调,不达标。上述现象对生命体征极其危险,坚决杜绝发生。此外,相关药物开发的动物实验、植物实验也均需要应用到生物溶液的配送问题,因此在药物研制、开发的过程中也会用到此类产品。

上述问题如若造成大比率相关细胞损伤,可造成流道内部局部高剪切应力,继而引起了流道堵塞、溶血、血栓、二次流免疫抑制等严重后果。因此,本专利针对上述领域涉及到的转轴、轴承领域进行了详细的优化设计,采用本专利线接触轴承以后将对减少实际应用中因磨损及接触面积较大问题引起的相关严重问题及后果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线接触的轴承连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了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线接触的轴承连接装置,包括:

转动部件和轴承;

转动部件的中心与轴承连接,轴承用于支撑转动部件以轴承为中心旋转;

转动部件的内环侧面设有由三条支撑腿组成的轴支撑架,三条支撑腿将转动部件的内环三等分,转动部件内部设有磁块,转动部件依靠磁动力转动;

所述轴支撑架中心设有圆盘状凸起,轴承的顶端为平面,平面上设有三个凸出的耳卡;三个耳卡头部均与圆盘状凸起后端的表面接触,形成线接触球轴承旋转特征,耳卡的表面弧度与圆盘状凸起后端的表面弧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耳卡形状为圆球状或椭圆扁平翼型。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截面为翼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轴支撑架与轴承形成良好配合,并良好接触形成旋转特征,最大限度减小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心脏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去掉前泵盖和进口管路的心脏泵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后泵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叶轮与轴承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带有圆球状耳卡的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带有椭圆扁平翼型耳卡的轴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根据附图并列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是线接触的轴承连接装置应用于一种低溶血率离心式心脏泵的实施例。

如图1至3所示,一种低溶血率离心式心脏泵,包括:前泵盖1、后泵盖2、叶轮3、进口管路4和出口管路5;本实施例中转动部件为叶轮3。

所述前泵盖1和后泵盖2盖合形成螺旋形的蜗壳压出室;蜗壳压出室内设有螺旋流道,进口管路4设置在前泵盖1表面并接通蜗壳压出室,出口管路5设置在后泵盖2的侧面并接通蜗壳压出室,蜗壳压出室内设置叶轮3;后泵盖2中心设有轴承6,后泵盖2形状能够容纳整个叶轮3,叶轮3的中心与轴承6连接,轴承6用于支撑叶轮3以轴承6为中心旋转;

如图4和5所示,叶轮3为半开式叶轮3,叶轮3为圆环形,叶轮3的内环侧面设有由三条支撑腿组成的轴支撑架7,三条支撑腿将叶轮3的内环三等分,叶轮3内部设有磁块,叶轮3依靠磁动力转动;

轴支撑架7中心设有圆盘状凸起,轴承6的顶端为平面,平面上设有三个凸出的耳卡8;三个耳卡8头部均与圆盘状凸起后端的表面接触,形成线接触球轴承6旋转特征,耳卡8的表面弧度与圆盘状凸起后端的表面弧度相同。

轴承轴向支撑力依靠背向轴承的由叶轮3后方流动的生物溶液所产生的轴向推力与耳卡互相平衡。

如图6所示,耳卡8形状为圆球状。

所述支撑腿截面为翼型,有利于自叶轮3后盖板的血液来流流经此支撑腿以后尽量产生更少的漩涡流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只阐述与与实施例1不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再阐述;

如图7所示,所述耳卡8形状为椭圆扁平翼型,更有利于血液流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线接触的轴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部件和轴承;

转动部件的中心与轴承连接,轴承用于支撑转动部件以轴承为中心旋转;

转动部件的内环侧面设有由三条支撑腿组成的轴支撑架,三条支撑腿将转动部件的内环三等分,转动部件内部设有磁块,转动部件依靠磁动力转动;

所述轴支撑架中心设有圆盘状凸起,轴承的顶端为平面,平面上设有三个凸出的耳卡;三个耳卡头部均与圆盘状凸起后端的表面接触,形成线接触球轴承旋转特征,耳卡的表面弧度与圆盘状凸起后端的表面弧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线接触的轴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卡形状为圆球状或椭圆扁平翼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线接触的轴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截面为翼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接触的轴承连接装置,包括:转动部件及轴承;转动部件的中心与轴承接触。转动部件的圆环形内环侧面设有由三条支撑腿组成的支撑架,三条支撑腿将转动部件的内环三等分,转动部件内部设有磁块,其依靠磁动力转动;所述支撑架中心设有圆盘状凸起,轴承的顶端为平面,平面上设有三个凸出的耳卡;三个耳卡头部均与圆盘状凸起后端的表面接触,形成线接触球轴承旋转特征,耳卡的表面弧度与圆盘状凸起后端的表面弧度相同。轴承轴向支撑力依靠反向于轴承的转动部件后方流动的生物溶液所产生的轴向推力与耳卡互相平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轴支撑架与轴承形成良好配合,并良好接触形成旋转特征,最大限度减小接触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红;左志钢;郭苗;黄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清科博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