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具有搅拌式料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9360发布日期:2020-09-15 19:0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具有搅拌式料浆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浆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具有搅拌式料浆泵。



背景技术: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硅质材料(砂)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加工中,需要使用到料浆泵,所谓料浆泵,就是一种用于输送磷酸料浆介质的泵,主要为各种各样的产品提供合理的料浆。

现有的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料浆泵在进行供料时,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等容易在泵口处堵住,从而造成加料不畅的问题,且料浆泵泵口处物料堵塞后极易凝结,凝结的物料较难清理,在清理物料时,极易造成泵口变形或裂开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具有搅拌式料浆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具有搅拌式料浆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料浆泵在进行供料时,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等容易在泵口处堵住,从而造成加料不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具有搅拌式料浆泵,包括泵座和泵体,所述泵座的下方安装有泵筒,且泵筒的下方内部安装有泵盖,所述泵体装配在泵盖的外侧,且泵体的上边沿与泵筒的下边沿之间紧密相接,所述泵盖的下方安装有叶轮,所述泵座、泵筒、泵盖、泵体和叶轮的内部中心均竖向贯穿有转轴,且转轴的底端伸出叶轮后固定连接有螺纹接头,所述螺纹接头的内侧螺旋连接有延伸轴,所述泵体的内部设置有泵腔,且泵腔的下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壁焊接有空心球,且空心球的内侧安装有限流球,所述泵体的一侧固定有泵头,且泵头的内部贯穿有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叶轮的底面固定有副轮片,且副轮片关于叶轮的轮心轴线呈环状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空心球的内壁均匀且密集嵌入有滚珠,且滚珠均与限流球的外壁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流球的上下两侧中心均贯穿有通孔,且通孔的周围分别均匀环绕分布有过料孔。

优选的,所述延伸轴伸入限流球内部的部分外壁呈环状均匀固定有圆弧搅拌页,且圆弧搅拌页关于延伸轴呈球形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具有搅拌式料浆泵,通过延伸轴及其上圆弧搅拌页的结构设置,使得物料在进入到泵腔内之前率先被搅拌,使得物料能够细致均匀地进入到泵腔中,这样也能够有效避免物料均匀度不够而造成进料口堵塞的问题。

2、副轮片的均匀设置,扩大了叶轮的搅动范围,提高了叶轮对于物料的增压效果,使得物料在泵内得到良好的推送压力。

3、利用滚珠的设置,使得限流球能够在空心球内灵活转动,用于排散进料压力,通孔用于通过延伸轴,并能够从中通过少量物料,过料孔则使得物料能够顺利进出限流球,延伸轴随转轴的旋转而转动,继而使得其外的圆弧搅拌页旋转,从而对限流球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得物料能够均匀且细致地进入到泵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流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座;2、泵筒;3、泵盖;4、泵体;401、泵腔;402、进料口;5、叶轮;6、副轮片;7、转轴;8、螺纹接头;9、延伸轴;10、空心球;1001、滚珠;11、限流球;1101、通孔;1102、过料孔;12、圆弧搅拌页;13、泵头;14、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具有搅拌式料浆泵,包括泵座1和泵体4,泵座1的下方安装有泵筒2,且泵筒2的下方内部安装有泵盖3,泵体4装配在泵盖3的外侧,且泵体4的上边沿与泵筒2的下边沿之间紧密相接,泵盖3的下方安装有叶轮5,叶轮5的底面固定有副轮片6,且副轮片6关于叶轮5的轮心轴线呈环状均匀设置,副轮片6的均匀设置,扩大了叶轮5的搅动范围,提高了叶轮5对于物料的增压效果,使得物料在泵内得到良好的推送压力;

泵座1、泵筒2、泵盖3、泵体4和叶轮5的内部中心均竖向贯穿有转轴7,且转轴7的底端伸出叶轮5后固定连接有螺纹接头8,螺纹接头8的内侧螺旋连接有延伸轴9,泵体4的内部设置有泵腔401,且泵腔401的下方设置有进料口402,进料口402的内壁焊接有空心球10,且空心球10的内侧安装有限流球11,空心球10的内壁均匀且密集嵌入有滚珠1001,且滚珠1001均与限流球11的外壁面相接触,空心球10与限流球11之间隔断一层滚珠1001,利用滚珠1001的设置,使得限流球11能够在空心球10内灵活转动,用于排散进料压力,限流球11的上下两侧中心均贯穿有通孔1101,且通孔1101的周围分别均匀环绕分布有过料孔1102,通孔1101用于通过延伸轴9,并能够从中通过少量物料,过料孔1102则使得物料能够顺利进入到限流球11中或从限流球11涌入到泵体4内,延伸轴9伸入限流球11内部的部分外壁呈环状均匀固定有圆弧搅拌页12,且圆弧搅拌页12关于延伸轴9呈球形分布,延伸轴9随转轴7的旋转而转动,继而使得其外的圆弧搅拌页12旋转,从而对限流球11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得物料能够均匀且细致地进入到泵体4内,泵体4的一侧固定有泵头13,且泵头13的内部贯穿有出料管14。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搅拌式料浆泵,首先将转轴7的一端连接到电机上,使得转轴7能够旋转,如此便能够将料浆泵进行启动,随后在进料口402端口处连接进料管道,在出料管14的端口处连接供料管道,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7旋转,叶轮5随即带着副轮片6旋转,如此便将由进料口402进入的砂加气混凝土块原料吸入到泵腔401中,物料在经过进料口402时,会经过限流球11,即物料会从通孔1101和过料孔1102中进入并经过限流球11,由于延伸轴9螺旋安装在螺纹接头8中,因此延伸轴9随转轴7旋转而旋转,旋转中的延伸轴9带动圆弧搅拌页12一齐旋转,圆弧搅拌页12即刻对进入到限流球1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得物料能够细致均匀地进入到泵腔401中,这样也能够有效避免物料均匀度不够而造成进料口402堵塞的问题,物料经过叶轮5旋转增压后,从出料管14向外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具有搅拌式料浆泵,包括泵座(1)和泵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座(1)的下方安装有泵筒(2),且泵筒(2)的下方内部安装有泵盖(3),所述泵体(4)装配在泵盖(3)的外侧,且泵体(4)的上边沿与泵筒(2)的下边沿之间紧密相接,所述泵盖(3)的下方安装有叶轮(5),所述泵座(1)、泵筒(2)、泵盖(3)、泵体(4)和叶轮(5)的内部中心均竖向贯穿有转轴(7),且转轴(7)的底端伸出叶轮(5)后固定连接有螺纹接头(8),所述螺纹接头(8)的内侧螺旋连接有延伸轴(9),所述泵体(4)的内部设置有泵腔(401),且泵腔(401)的下方设置有进料口(402),所述进料口(402)的内壁焊接有空心球(10),且空心球(10)的内侧安装有限流球(11),所述泵体(4)的一侧固定有泵头(13),且泵头(13)的内部贯穿有出料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具有搅拌式料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5)的底面固定有副轮片(6),且副轮片(6)关于叶轮(5)的轮心轴线呈环状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具有搅拌式料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球(10)的内壁均匀且密集嵌入有滚珠(1001),且滚珠(1001)均与限流球(11)的外壁面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具有搅拌式料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球(11)的上下两侧中心均贯穿有通孔(1101),且通孔(1101)的周围分别均匀环绕分布有过料孔(1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具有搅拌式料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轴(9)伸入限流球(11)内部的部分外壁呈环状均匀固定有圆弧搅拌页(12),且圆弧搅拌页(12)关于延伸轴(9)呈球形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具有搅拌式料浆泵,包括泵座和泵体,所述泵座的下方安装有泵筒,且泵筒的下方内部安装有泵盖,所述泵体装配在泵盖的外侧,所述泵盖的下方安装有叶轮,所述泵座、泵筒、泵盖、泵体和叶轮的内部中心均竖向贯穿有转轴,所述螺纹接头的内侧螺旋连接有延伸轴,所述泵体的内部设置有泵腔,所述进料口的内壁焊接有空心球,所述泵体的一侧固定有泵头。该砂加气混凝土块生产用具有搅拌式料浆泵,通过延伸轴及其上圆弧搅拌页的结构设置,使得物料在进入到泵腔内之前率先被搅拌,使得物料能够细致均匀地进入到泵腔中,这样也能够有效避免物料均匀度不够而造成进料口堵塞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彭国军;尹显君;邓宁;彭丽满;廖宇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宝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2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