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壳泵

文档序号:31950675发布日期:2022-10-28 20:4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蜗壳泵

1.本发明涉及流体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蜗壳泵。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生活中,离心泵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各个领域,从南水北调到航空航天,随处都可看到离心泵的身影,随着日益严格的环境噪声水平的限制,离心泵的噪声问题越来越被关注。
3.离心泵噪声源的产生有很多种,主要分为两部分:机械噪声和流动噪声。机械噪声通常是由机械加工精度不足以及在安装时不对中所引起,随着机械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的不断提高,机械噪声逐渐得到解决。现如今,流动诱导的噪声是泵噪声主要声源,其中叶轮与隔舌的动静干涉作用是造成离心泵内部流动诱导振动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离心泵蜗壳隔舌处,蜗壳隔舌和叶轮之间存在间隙,当间隙过小时,流体在经过隔舌附近容易引起堵塞,从而会导致振动噪声;当间隙过大时,流体的流动性能会下降,只是单纯的降低振动噪声而不考虑其流动性能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离心泵内流体的流动性能、降低离心泵噪声的蜗壳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蜗壳泵,旨在解决离心泵流动噪声大、流动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蜗壳泵,包括蜗壳涡室、蜗壳扩散管出口、隔舌和叶轮,所述蜗壳扩散管出口和所述蜗壳涡室之间设置有隔舌,所述叶轮安装于蜗壳泵的内部,所述叶轮和所述隔舌之间预留有流体通道,所述隔舌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将所述蜗壳扩散管出口和所述蜗壳涡室连通。
7.优选地,所述通孔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布置在所述隔舌的宽度方向上。
8.优选地,所述通孔为圆通孔。
9.优选地,所述圆通孔的直径d与所述蜗壳扩散管出口的壁厚δ的关系为:d=(0.4~0.8)δ,相邻两个所述圆通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b1=(2~4.5)d,所述圆通孔的圆心与所述隔舌外缘的距离s为蜗壳扩散管出口壁厚δ的0.8~1.2倍。
10.优选地,所述圆通孔的数量小于等于n个,n与所述隔舌的宽度b2的关系为n=(b
2-3d)/b1,所述圆通孔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隔舌的中点的左、右b1/2处分别设有第一圆通孔,沿所述隔舌的宽度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二圆通孔、第三圆孔等。
11.优选地,所述圆通孔的数量小于等于n个,n与所述隔舌的宽度b2的关系为n=(b
2-3d)/b1,所述圆通孔的数量为奇数个,所述隔舌的中点处设有第一圆通孔,沿所述隔舌的宽度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二圆通孔、第三圆孔等。
12.优选地,所述通孔的打孔方式为激光打孔。
13.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发明提供的蜗壳泵包括包括蜗壳涡室、蜗壳扩散管出口、隔舌和叶轮,蜗壳扩散管出口和蜗壳涡室之间设置有隔舌,叶轮安装于蜗壳泵的内部,叶轮和隔舌之间预留有流体通道,隔舌上设有通孔,通孔将蜗壳扩散管出口和蜗壳涡室连通。可有效避免当蜗壳隔舌和叶轮之间存在间隙过大时,流动性能差的缺陷,以及间隙过小时,流体在经过隔舌附近容易引起堵塞的情况,本装置在降低噪声的同时,能够改善流体的流动性能。多个通孔均匀布置在隔舌的宽度方向上,通孔为圆通孔,进一步提高了降低噪声的效果和流体的流动性能。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施例1蜗壳泵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施例1蜗壳泵的正视图;
18.图3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中b方向的向视图;
20.其中:1-蜗壳涡室;2-蜗壳扩散管出口;3-隔舌;4-叶轮;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3.实施例1、
24.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蜗壳泵,包括蜗壳涡室1、蜗壳扩散管出口2、隔舌3和叶轮4,蜗壳扩散管出口2和蜗壳涡室1之间设置有隔舌3,叶轮4安装于蜗壳泵的内部,叶轮4和隔舌3之间预留有流体通道,隔舌3上设有通孔5,通孔5将蜗壳扩散管出口2和蜗壳涡室1连通。
25.涡壳泵在工作时,通过隔舌3上的通孔5,流体与固壁相互干涉形成的流动诱导噪声将在介质中由近声场向远声场进行传播。噪声在由近声场到远声场的传播过程中,声波所带有的能量大部分都被摩擦力和漩涡消耗,有效降低了噪声。在隔舌3上设孔的结构,可有效避免当蜗壳隔舌3和叶轮4之间存在间隙过大时,流动性能差的缺陷,以及间隙过小时,流体在经过隔舌3附近容易引起堵塞的情况,本装置在降低噪声的同时,能够改善流体的流动性能。
26.为了进一步提高降低噪声的效果、改善流体的流动性能,本实施例中,通孔5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5均匀布置在隔舌3的宽度方向上。进一步地,通孔5为圆通孔。
27.本实施例中,圆通孔的直径d与蜗壳扩散管出口2的壁厚δ的关系为:d=(0.4~0.8)δ,相邻两个圆通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b1=(2~4.5)d,圆通孔的圆心与隔舌3外缘的距离s为蜗壳扩散管出口2壁厚δ的0.8~1.2倍。圆通孔的数量小于等于n个,n与隔舌3的宽度b2的关系为n=(b
2-3d)/b1,圆通孔的数量为偶数个,隔舌3的中点的左、右b1/2处分别设有第一圆通孔,沿隔舌3的宽度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二圆通孔、第三圆孔等。
28.对通孔的进行打孔的方式有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通孔的打孔方式为激光打孔。
29.实施例2、
3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定位器,其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圆通孔的数量为奇数个,隔舌3的中点处设有第一圆通孔,沿隔舌3的宽度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二圆通孔、第三圆孔等。
31.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蜗壳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涡室、蜗壳扩散管出口、隔舌和叶轮,所述蜗壳扩散管出口和所述蜗壳涡室之间设置有隔舌,所述叶轮安装于蜗壳泵的内部,所述叶轮和所述隔舌之间预留有流体通道,所述隔舌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将所述蜗壳扩散管出口和所述蜗壳涡室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布置在所述隔舌的宽度方向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蜗壳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通孔的直径d与所述蜗壳扩散管出口的壁厚δ的关系为:d=(0.4~0.8)δ,相邻两个所述圆通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b1=(2~4.5)d,所述圆通孔的圆心与所述隔舌外缘的距离s为蜗壳扩散管出口壁厚δ的0.8~1.2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蜗壳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通孔的数量小于等于n个,n与所述隔舌的宽度b2的关系为n=(b
2-3d)/b1,所述圆通孔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隔舌的中点的左、右b1/2处分别设有第一圆通孔,沿所述隔舌的宽度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二圆通孔、第三圆孔等。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蜗壳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通孔的数量小于等于n个,n与所述隔舌的宽度b2的关系为n=(b
2-3d)/b1,所述圆通孔的数量为奇数个,所述隔舌的中点处设有第一圆通孔,沿所述隔舌的宽度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二圆通孔、第三圆孔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打孔方式为激光打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蜗壳泵,包括蜗壳涡室、蜗壳扩散管出口、隔舌和叶轮,蜗壳扩散管出口和蜗壳涡室之间设置有隔舌,叶轮安装于蜗壳泵的内部,叶轮和隔舌之间预留有流体通道,隔舌上设有通孔,通孔将蜗壳扩散管出口和蜗壳涡室连通。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降低噪声的同时,能够改善流体的流动性能。能够改善流体的流动性能。能够改善流体的流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程效锐 刘向 李天鹏 骆嘉恒 王娟娟 路兴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9.30
技术公布日:2022/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