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式阻尼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5320发布日期:2020-12-08 13:5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外置式阻尼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置式阻尼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水泵的外置式阻尼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净水器等设备也逐渐在千家万户中普及。净水器本质是通过多重过滤结构对自来水进行过滤,除去杂质,但这会导致水流速变慢,因此需要配合外置的水泵使用。但水泵在工作时以脉冲方式泵水,导致流出的水压不稳定,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外置式阻尼器结构,起到稳定水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外置式阻尼器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流水腔、恒压腔,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恒压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流水腔相连,所述恒压口与恒压腔相连,所述流水腔、恒压腔之间还设有柔性隔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由上壳体、下壳体组成,所述流水腔位于上壳体内,所述恒压腔位于下壳体内,所述柔性隔膜固定在上壳体、下壳体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隔膜的两侧均设有环形的卡槽,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均设有可与卡槽卡合的卡件,所述柔性隔膜通过卡槽卡固在上壳体、下壳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恒压腔为气压腔。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置式阻尼器结构包括阻尼气嘴,所述阻尼气嘴安装在恒压口处。

更进一步地,所述阻尼气嘴与恒压口之间设有若干个气嘴密封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设于远离柔性隔膜处,所述出水口设于靠近柔性隔膜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柔性隔膜对通过的水流起到阻尼作用,在水压过大时,柔性隔膜向恒压腔内回缩,降低水压,在水压过小时,柔性隔膜向流水腔内凸起,增大水压,达到平衡水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柔性隔膜回缩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柔性隔膜凸出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外置式阻尼器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1内设有流水腔11、恒压腔12,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口2、出水口3、恒压口4,所述进水口2、出水口3分别与流水腔11相连,所述恒压口4与恒压腔2相连,所述流水腔1、恒压腔2之间还设有柔性隔膜5。

其中,柔性隔膜5可选为高分子柔性膜。外置式阻尼器结构的进水口2与水泵相连,水经水泵泵出后,进入外置式阻尼器结构的流水腔11。

如图4所示,在水压过大时,柔性隔膜向恒压腔内回缩,降低水压;如图5所示,在水压过小时,柔性隔膜向流水腔内凸起,挤压水流,增大水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柔性隔膜对通过的水流起到阻尼作用,在水压过大时,柔性隔膜向恒压腔内回缩,降低水压,在水压过小时,柔性隔膜向流水腔内凸起,增大水压,达到平衡水压的效果。

可选的,如图1-3所示,所述壳体由上壳体13、下壳体14组成,所述流水腔11位于上壳体13内,所述恒压腔12位于下壳体14内,所述柔性隔膜5固定在上壳体13、下壳体14之间。

特别的,如图1-3所示,所述柔性隔膜5的两侧均设有环形的卡槽51,所述上壳体13、下壳体14均设有可与卡槽51卡合的卡件52,所述柔性隔膜5通过卡槽51卡固在上壳体13、下壳体14之间。

其中,如图1-3所示,上壳体13、下壳体14的卡件52均为环型,柔性隔膜5的卡槽51与卡件52配合,固定在上壳体13、下壳体14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可选的,所述恒压腔12为气压腔。

特别的,如图1-3所示,所述外置式阻尼器结构包括阻尼气嘴6,所述阻尼气嘴6安装在恒压口4处。

特别的,如图1-3所示,所述阻尼气嘴6与恒压口4之间设有若干个气嘴密封垫圈。

其中,在使用前,可通过阻尼气嘴6向气压腔12内充入定量空气,形成恒压。

可选的,如图1-3所示,所述进水口2设于远离柔性隔膜5处,所述出水口3设于靠近柔性隔膜5处。

其中,如图1-3所示,通过调节进水口2、出水口3位置,确保水在从出水口3流出前靠近柔性隔膜5,在水压较弱时可由柔性隔膜5提高水压。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

本技术:
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外置式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式阻尼器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流水腔、恒压腔,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恒压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流水腔相连,所述恒压口与恒压腔相连,所述流水腔、恒压腔之间还设有柔性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上壳体、下壳体组成,所述流水腔位于上壳体内,所述恒压腔位于下壳体内,所述柔性隔膜固定在上壳体、下壳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式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隔膜的两侧均设有环形的卡槽,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均设有可与卡槽卡合的卡件,所述柔性隔膜通过卡槽卡固在上壳体、下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腔为气压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置式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式阻尼器结构包括阻尼气嘴,所述阻尼气嘴安装在恒压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置式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气嘴与恒压口之间设有若干个气嘴密封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于远离柔性隔膜处,所述出水口设于靠近柔性隔膜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外置式阻尼器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流水腔、恒压腔,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恒压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流水腔相连,所述恒压口与恒压腔相连,所述流水腔、恒压腔之间还设有柔性隔膜。本实用新型的外置式阻尼器结构可以对水压起到缓冲效果,实现恒压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段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沛力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3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