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流量便携式带切割功能永磁电机潜水排污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5349发布日期:2021-03-12 10:4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流量便携式带切割功能永磁电机潜水排污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体,特别涉及一种大流量便携式带切割功能永磁电机潜水排污泵。



背景技术:

潜水排污泵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和给排水工程领域,传统的潜水排污泵电机的冷却方式一般采用直冷式和夹套式污水冷却方式,如中国专利200920190999.5公开了一种内循环冷却式潜水潜污泵(第二代潜水排污泵产品),该泵包括泵体、泵体内的定子、定子中间的转子,所述泵体外周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由设于转子上的冷却叶轮、冷却叶轮下方的热交换槽、进水管及回水管组成。工作时,冷却叶轮与转子同步运转,于是将冷却液从进水管输送到定子四周,然后通过回水管再流到冷却叶轮进口,实现冷却液循环流动,从而使电机工作时产生的能量,通过冷却液带入热交换槽,并通过主叶轮散发到输送的污水介质中。

这种冷却方式较直冷式和夹套式污水冷却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热交换槽由槽体和槽体上呈辐射状均匀分布的散热片组成,散热面积小,冷却效果不充分,同时散热片铸造、清砂不方便。

2、热交换槽上散热片形成的冷却液通道不符合流动规律,特别是冷却液从回水管进入热交换槽,使截面突然增大许多,导致水力损失大,影响冷却叶轮的正常使用,影响水泵平稳运行。

3、热交换槽与泵叶轮之间采用普通径向配合,污泥及纤维易在机械密封区域堆积、缠绕,造成机封损坏及电机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流量便携式带切割功能永磁电机潜水排污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大流量便携式带切割功能永磁电机潜水排污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涡壳以及设置在涡壳内的叶轮,所述涡壳与叶轮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散热盘;所述涡壳上还设置有挡环,所述涡壳与挡环之间形成散热缝,所述挡环上设置有与散热缝连通的通槽。

作为优选,所述涡壳与散热盘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挡环设置在凹槽处且表面与涡壳表面齐平。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盘朝向散热缝的一面阵列设置有若干散热翅。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翅包括从散热盘上延伸形成的卡座以及转动连接在卡座上的转动柱。

作为优选,所述通槽阵列设置有四组。

作为优选,所述通槽侧壁为斜面,所述挡环与通槽对应的位置处延伸设置有延伸导向板。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盘朝向叶轮的一面阵列设置有若干凸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涡壳内设置有叶轮,在于叶轮对应的叶轮腔处的涡壳全部由散热盘替换,当污水从叶轮中通过时,会将一部分热量带走,同时叶轮腔中的热量传递至散热盘上后,会从散热缝处散走,挡环可用于保护散热盘,同时其他能加剧散热盘散热的热传递介质也可进入散热缝,如水等具有良好导热性的物质从通槽中进入至散热缝中带走散热盘上的热量。散热盘上设置有散热翅,可加大散热面积,且散热翅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柱,随着水流的冲入,转动柱转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水流继续向前,相当于加速水流在散热缝中的流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中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中,1、泵体;11、涡壳;111、凹槽;12、叶轮;13、散热盘;131、散热翅;132、卡座;133、转动柱;134、凸点;14、挡环;141、通槽;142、延伸导向板;15、散热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一种大流量便携式带切割功能永磁电机潜水排污泵,如图1所示,包括泵体1,泵体1包括涡壳11以及设置在涡壳11内的叶轮12,涡壳11与叶轮12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散热盘13;涡壳11上还设置有挡环14,涡壳11与挡环14之间形成散热缝15,挡环14上设置有与散热缝15连通的通槽141;涡壳11内设置有叶轮12,在于叶轮12对应的叶轮腔处的涡壳11全部由散热盘13替换,当污水从叶轮中通过时,会将一部分热量带走,同时叶轮腔中的热量传递至散热盘13上后,会从散热缝15处散走,挡环14可用于保护散热盘13,同时其他能加剧散热盘13散热的热传递介质也可进入散热缝15,如水等具有良好导热性的物质从通槽141中进入至散热缝15中带走散热盘13上的热量。

如图1所示,涡壳11与散热盘13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111,挡环14设置在凹槽111处且表面与涡壳11表面齐平,减少水中阻力。

如图1所示,散热盘13朝向散热缝15的一面阵列设置有若干散热翅131,加大散热面积。

如图1所示,散热翅131包括从散热盘13上延伸形成的卡座132以及转动连接在卡座132上的转动柱133,随着水流的冲入,转动柱133转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水流继续向前,相当于加速水流在散热缝15中的流速。

如图1、2所示,通槽141阵列设置有四组。

如图1、2所示,通槽141侧壁为斜面,挡环14与通槽141对应的位置处延伸设置有延伸导向板142,便于引导水流进入散热缝15。

如图1所示,散热盘13朝向叶轮12的一面阵列设置有若干凸点134,加大热传导的面积,同时可避免一些具有吸附性的杂质脏污附着在表壁,造成叶轮腔堵塞。

工作原理:

涡壳11内设置有叶轮12,在于叶轮12对应的叶轮腔处的涡壳11全部由散热盘13替换,当污水从叶轮中通过时,会将一部分热量带走,同时叶轮腔中的热量传递至散热盘13上后,会从散热缝15处散走,挡环14可用于保护散热盘13,同时其他能加剧散热盘13散热的热传递介质也可进入散热缝15,如水等具有良好导热性的物质从通槽141中进入至散热缝15中带走散热盘13上的热量。散热盘13上设置有散热翅131,可加大散热面积,且散热翅13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33,随着水流的冲入,转动柱133转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水流继续向前,相当于加速水流在散热缝15中的流速。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流量便携式带切割功能永磁电机潜水排污泵,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包括涡壳(11)以及设置在涡壳(11)内的叶轮(12),所述涡壳(11)与叶轮(12)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散热盘(13);所述涡壳(11)上还设置有挡环(14),所述涡壳(11)与挡环(14)之间形成散热缝(15),所述挡环(14)上设置有与散热缝(15)连通的通槽(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流量便携式带切割功能永磁电机潜水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涡壳(11)与散热盘(13)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111),所述挡环(14)设置在凹槽(111)处且表面与涡壳(11)表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大流量便携式带切割功能永磁电机潜水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盘(13)朝向散热缝(15)的一面阵列设置有若干散热翅(1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大流量便携式带切割功能永磁电机潜水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131)包括从散热盘(13)上延伸形成的卡座(132)以及转动连接在卡座(132)上的转动柱(1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大流量便携式带切割功能永磁电机潜水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41)阵列设置有四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大流量便携式带切割功能永磁电机潜水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41)侧壁为斜面,所述挡环(14)与通槽(141)对应的位置处延伸设置有延伸导向板(1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大流量便携式带切割功能永磁电机潜水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盘(13)朝向叶轮(12)的一面阵列设置有若干凸点(13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大流量便携式带切割功能永磁电机潜水排污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涡壳以及设置在涡壳内的叶轮,所述涡壳与叶轮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散热盘;所述涡壳上还设置有挡环,所述涡壳与挡环之间形成散热缝,所述挡环上设置有与散热缝连通的通槽。叶轮对应的叶轮腔处的涡壳全部由散热盘替换,当污水从叶轮中通过时,会将一部分热量带走,同时叶轮腔中的热量传递至散热盘上后,会从散热缝处散走,挡环可用于保护散热盘,同时其他能加剧散热盘散热的热传递介质也可进入散热缝,如水等具有良好导热性的物质从通槽中进入至散热缝中带走散热盘上的热量。

技术研发人员:汪祈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博禹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