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铝塑复合加工领域,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供胶桶的胶水需要打入机械泵,然后通过机械泵的抽力将胶水到至铝塑膜机台上供铝塑膜复合工艺使用,由于胶水粘度比较大,且有可能混有杂质,胶水长时间停留在机械泵内,胶水一定时间后会固化,从而使得机械泵堵塞,日积月累下导致机械泵出现故障,机械泵出现故障会导致拆装非常不方便,维修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胶水一定时间后会固化使得机械泵堵塞,日积月累下导致机械泵出现故障,机械泵出现故障会导致拆装非常不方便,维修费用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包括:供胶桶1、胶管3和蠕动泵4,蠕动泵4由三部分组成:驱动器41,泵头42和软管44;流体被隔离在泵管43中,当胶水固化在软管44中导致软管44堵塞,可快速更换软管44使得胶水能够及时供应到铝塑复合膜机台上,拆装方便,维修费用低。
一种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包括:供胶桶1、胶管3和蠕动泵4,蠕动泵4由驱动器41、泵头42和软管44组成,其特征在于:供胶桶1一侧设有出胶口,胶管3的输出端连接软管44的输入端,胶管3的输入端连接出胶口,软管44的输出端连接铝塑复合膜的机台上的装胶管3,泵头42的中部设有泵管43,软管44位于泵管43内,泵头42与驱动器41电性连接,通过驱动器41带动泵头42对软管44进行挤压来输送胶水。
进一步的,蠕动泵4的底部固定有防震固定架5,防止蠕动泵4工作的时候震动导致软管44与胶管3松开或者软管44与铝塑复合膜的机台上的装胶管3松开。
进一步的,软管44的直径略大于泵管43的直径。
进一步的,胶管3与软管44可拆卸套接,通过抱箍锁紧。
进一步的,进胶孔11位于供胶桶1的一侧上部,出胶孔12位于供胶桶1的一侧下部。
进一步的,供胶桶1的进胶孔11附近设有间隔相同的拉紧钩13和拉手14。
进一步的,供胶桶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5,方便供胶桶1的搬运移动。
进一步的,供胶桶1内设有搅拌器16,当胶水需要搅拌的时候启动搅拌器16。
进一步的,供胶桶1上设有密封盖2,密封盖2上设有多个配料进料孔21和气孔22,进料孔21和气孔22的上端配有可移动的盖片23。
进一步的,密封盖2包括可折叠部分24和固定部分25,折叠部分24与固定部分25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采用蠕动泵4,软管44只需要接触泵管43不接触泵体,维护简单:无阀门和密封件;无液体空运转情况下不会对泵的任何部件造成损害;能产生达98%的真空度;没有阀、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装置,也就没有这些产生泄露和维护的因素;能轻松的输送胶水,允许胶水内所含固体直径达到管状元件内径40%;当胶水固化在软管44中导致软管44堵塞,仅软管44为需要替换的部件,更换操作极为简单;除软管44外,所输送产品不与任何部件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的密封盖2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的密封盖结构示意图。
一种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包括:供胶桶1、胶管3和蠕动泵4,蠕动泵4由驱动器41、泵头42和软管44组成,其特征在于:供胶桶1一侧设有出胶口,胶管3的输出端连接软管44的输入端,胶管3的输入端连接出胶口,软管44的输出端连接铝塑复合膜的机台上的装胶管3,泵头42的中部设有泵管43,软管44位于泵管43内,泵头42与驱动器41电性连接,通过驱动器41带动泵头42对软管44进行挤压来输送胶水。
所述蠕动泵4的底部固定有防震固定架5,防止蠕动泵4工作的时候震动导致软管44与胶管3松开或者软管44与铝塑复合膜的机台上的装胶管3松开。
所述软管44的直径略大于泵管43的直径。
所述胶管3与软管44可拆卸套接,通过抱箍锁紧。
所述进胶孔11位于供胶桶1的一侧上部,出胶孔12位于供胶桶1的一侧下部。
所述供胶桶1的进胶孔11附近设有间隔相同的拉紧钩13和拉手14。
所述供胶桶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5,方便供胶桶1的搬运移动。
所述供胶桶1内设有搅拌器16,当胶水需要搅拌的时候启动搅拌器16。
所述供胶桶1上设有密封盖2,密封盖2上设有多个配料进料孔21和气孔22,进料孔21和气孔22的上端配有可移动的盖片23。
所述密封盖2包括可折叠部分24和固定部分25,折叠部分24与固定部分25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采用蠕动泵4,软管44只需要接触泵管43不接触泵体,维护简单:无阀门和密封件;无液体空运转情况下不会对泵的任何部件造成损害;能产生达98%的真空度;没有阀、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装置,也就没有这些产生泄露和维护的因素;能轻松的输送胶水,允许胶水内所含固体直径达到管状元件内径40%;当胶水固化在软管44中导致软管44堵塞,仅软管44为需要替换的部件,更换操作极为简单;除软管44外,所输送产品不与任何部件接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包括:供胶桶(1)、胶管(3)和蠕动泵(4),蠕动泵(4)由驱动器(41)、泵头(42)和软管(44)组成,其特征在于:供胶桶(1)一侧设有出胶口,胶管(3)的输出端连接软管(44)的输入端,胶管(3)的输入端连接出胶口,软管(44)的输出端连接铝塑复合膜的机台上的装胶管(3),泵头(42)的中部设有泵管(43),软管(44)位于泵管(43)内,泵头(42)与驱动器(41)电性连接,通过驱动器(41)带动泵头(42)对软管(44)进行挤压来输送胶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蠕动泵(4)的底部固定有防震固定架(5),防止蠕动泵(4)工作的时候震动导致软管(44)与胶管(3)松开或者软管(44)与铝塑复合膜的机台上的装胶管(3)松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软管(44)的直径略大于泵管(43)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胶管(3)与软管(44)可拆卸套接,通过抱箍锁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进胶孔(11)位于供胶桶(1)的一侧上部,出胶孔(12)位于供胶桶(1)的一侧下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其特征在于:供胶桶(1)的进胶孔(11)附近设有间隔相同的拉紧钩(13)和拉手(1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其特征在于:供胶桶(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其特征在于:供胶桶(1)内设有搅拌器(1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其特征在于:供胶桶(1)上设有密封盖(2),密封盖(2)上设有多个配料进料孔(21)和气孔(22),进料孔(21)和气孔(22)的上端配有可移动的盖片(2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蠕动泵供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密封盖(2)包括可折叠部分(24)和固定部分(25),折叠部分(24)与固定部分(25)铰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