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轮固定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7530发布日期:2021-07-27 13:17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叶轮固定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叶轮固定方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轮固定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叶轮工作在高速转动的状态下,经常会出现摇晃,进而引起叶轮的固定端和主轴的固定端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轮固定组合结构,该固定组合结构组合结构简单,能有效避免在叶轮高速运转中摇晃而引起的叶轮的固定端和主轴的固定端损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一种叶轮固定组合结构,包括叶轮、主轴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丝和螺母,所述螺丝包括依次固定连接且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一固定部,承托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表面光滑,且第一固定部纵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承托部纵截面的直径,组装后,所述承托部贯穿叶轮轴心,所述第一连接部突伸出叶轮轴心与所述螺母螺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主轴相螺接,所述叶轮轴心远离主轴的一端端部的直径大于叶轮轴心与所述承托部连接部分的直径,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叶轮轴心远离主轴的一端的端部间隙配合且间隙为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外螺纹,所述主轴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有与第二连接部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螺丝还包括与所述承托部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承托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承托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同轴,且所第二固定部纵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纵截面的直径,所述连接孔包括第一孔部和与第一孔部相连通的第二孔部,所述第一孔部的内表面光滑,第二孔部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孔部的内径大于第二孔部的内径,组装后,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孔部间隙配合且间隙为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孔部相螺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长度与其纵截面的直径长度比例为1:(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一固定部,承托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二固定部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简单,用第一固定部和叶轮轴心相间隙配合,叶轮高速转动时晃动力带来的能量由第一固定部消耗,从而有效避免螺丝滑丝,有效延长了叶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叶轮固定组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叶轮固定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叶轮;2-主轴;3-固定机构;

31-螺丝;32-螺母;311-第一连接部;

312-第一固定部;313-承托部;314-第二连接部;

315-第二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附图1-2,一种叶轮固定组合结构,包括叶轮1、主轴2和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螺丝31和螺母32,所述螺丝31包括依次固定连接且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接部311,第一固定部312,承托部313以及第二连接部314,所述第一固定部312的表面光滑,且第一固定部312纵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承托部313纵截面的直径,组装后,所述承托部313贯穿叶轮1轴心,所述第一连接部311突伸出叶轮1轴心与所述螺母32螺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14与所述主轴2相螺接,所述叶轮1轴心远离主轴2的一端端部的直径大于叶轮1轴心与所述承托部313连接部分的直径,所述第一固定部312与所述叶轮1轴心远离主轴2的一端的端部间隙配合且间隙为零。

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简单,用第一固定部312和叶轮1轴心相间隙配合,叶轮1高速转动时晃动力带来的能量由第一固定部312消耗,从而有效避免螺丝31滑丝,有效延长了叶轮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314设有外螺纹,所述主轴2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有与第二连接部314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311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32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螺丝31还包括与所述承托部313连接的第二固定部315,所述第二固定部315的一端与所述承托部3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3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315与所述承托部31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14同轴,且所第二固定部315纵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14纵截面的直径,所述连接孔包括第一孔部和与第一孔部相连通的第二孔部,所述第一孔部的内表面光滑,第二孔部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孔部的内径大于第二孔部的内径,组装后,所述第二固定部315与所述第一孔部间隙配合且间隙为零,所述第二连接部314与所述第二孔部相螺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固定部315,第二固定部315与所述第一孔部间隙配合且间隙为零,能有效避免螺丝31与主轴2连接部螺丝3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部315的长度与其纵截面的直径长度比例为1:(1-3)。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固定部315的长度与其纵截面的直径长度比例为1:(1-3),能有效避免螺丝31与主轴2连接部螺丝31,从而延长主轴2和组合结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311,第一固定部312,承托部313、第二连接部314以及第二固定部315一体成型。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叶轮固定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主轴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丝和螺母,所述螺丝包括依次固定连接且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一固定部,承托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表面光滑,且第一固定部纵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承托部纵截面的直径,组装后,所述承托部贯穿叶轮轴心,所述第一连接部突伸出叶轮轴心与所述螺母螺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主轴相螺接,所述叶轮轴心远离主轴的一端端部的直径大于叶轮轴心与所述承托部连接部分的直径,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叶轮轴心远离主轴的一端的端部间隙配合且间隙为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轮固定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外螺纹,所述主轴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有与第二连接部相匹配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叶轮固定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叶轮固定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还包括与所述承托部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承托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承托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同轴,且所第二固定部纵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纵截面的直径,所述连接孔包括第一孔部和与第一孔部相连通的第二孔部,所述第一孔部的内表面光滑,第二孔部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孔部的内径大于第二孔部的内径,组装后,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孔部间隙配合且间隙为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孔部相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叶轮固定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长度与其纵截面的直径长度比例为1:(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叶轮固定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一固定部,承托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二固定部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叶轮固定方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轮固定组合结构。包括叶轮、主轴和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螺丝和螺母,螺丝包括依次固定连接且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一固定部,承托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第一固定部的表面光滑,且第一固定部纵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承托部纵截面的直径,组装后,承托部贯穿叶轮轴心,第一连接部突伸出叶轮轴心与所述螺母螺接,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主轴相螺接,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叶轮轴心远离主轴的一端的端部间隙配合且间隙为零。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简单,用第一固定部和叶轮轴心相间隙配合,叶轮高速转动时晃动力带来的能量由第一固定部消耗,从而有效避免螺丝滑丝,有效延长了叶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吉;景百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磁瑞磁悬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9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