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冷却循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6955发布日期:2021-07-27 13:1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冷却循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润滑油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冷却循环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是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而润滑油是空压机运行必不可少的介质,压缩机润滑油不仅润滑压缩机传动部件,同时也对传动部件进行冷却,将传动部件产生的摩擦热带走,因此润滑油温度会逐级上升,为保持润滑油对传动部件的润滑性能和冷却性能,需要对润滑油进行冷却,使润滑油温度保持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

现有的润滑油冷却器在使用时,大多数都是通过冷却水对多个列管组成的换热机构中的润换油进行冷却,但是,列管之间的连接端部均是通过焊接固定的,在长时间使用后,焊接处容易受到水的腐蚀而出现泄漏的情况,从而导致冷却水和润滑油混合的情况,实用性差,而且,由于润滑油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容易出现润滑油与冷却水的换热不完全的情况发生,降低了润滑油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冷却循环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冷却循环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筒体的外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分别贯穿所述筒体与所述空腔相连通,且所述空腔的内部盘绕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内部开设有用于输送润滑油的输送腔,且所述导热管的内部环绕在所述输送腔的外部开设有夹持腔,所述夹持腔的内部灌输有导热油,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均贯穿所述筒体并延伸至所述筒体的外部,且所述导热管位于所述筒体外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上均设有用于输送润滑油的输送管,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输送管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输送腔相连通,且所述输送管通过所述凹槽延伸至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并紧贴在所述导热管的顶部,所述输送管的外壁螺接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紧贴在所述连接块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纹圈,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圈相配合的螺纹槽,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螺纹圈与所述螺纹槽的配合螺接固定在所述输送管的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管的外壁位于所述凹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外壁紧贴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且所述输送管通过所述密封套紧贴在所述凹槽的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槽的内径小于所述凹槽的内径,且所述固定板紧贴在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并覆盖在所述凹槽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紧贴在所述连接块的顶部,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密封垫紧贴在所述连接块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套的高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管的内径小于所述输送腔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导热管的内部环绕在输送腔的外部开设有夹持腔,夹持腔的内部灌输有导热油,在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先将输送管插入凹槽中并紧贴在导热管的顶部,再通过螺纹圈和螺纹槽的配合拧动固定板,让固定板紧贴在连接块的外壁,最后在对连接块、固定板和输送管之间进行焊接,能够从冷却器的外部对输送管和导热管之间进行焊接,避免了因焊缝位于空腔内部受到冷却水腐蚀而导致油水混合的情况发生,而且,在对导热管中的润滑油进行冷却时,先由夹持腔中的导热油对输送腔中的润滑油的热量导出,再由流动中的冷却水对导热管的外部进行冷却,夹持腔中的导热油能够快速的将润滑油中的热量导出,避免了流动中的润滑油与冷却水换热缓慢而导致润滑油冷却不完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润滑油的冷却效率,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冷却循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冷却循环结构中导热管和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冷却循环结构中导热管和输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冷却循环结构中输送管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101、空腔;11、进水管;12、排水管;13、导热管;131、输送腔;132、夹持腔;14、连接块;141、凹槽;15、输送管;151、螺纹圈;152、密封套;16、固定板;161、螺纹槽;162、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冷却循环结构,包括筒体1,筒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01,筒体1的外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1和排水管12,进水管11和排水管12分别贯穿筒体1与空腔101相连通,且空腔101的内部盘绕有导热管13,导热管13的内部开设有用于输送润滑油的输送腔131,且导热管13的内部环绕在输送腔131的外部开设有夹持腔132,夹持腔132的内部灌输有导热油,导热管13的两端均贯穿筒体1并延伸至筒体1的外部,且导热管13位于筒体1外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两个连接块14上均设有用于输送润滑油的输送管15,连接块14的内部开设有与输送管15相配合的凹槽141,凹槽141与输送腔131相连通,且输送管15通过凹槽141延伸至连接块14的内部并紧贴在导热管13的顶部,输送管15的外壁螺接固定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紧贴在连接块14的顶部。

在图1、图2和图3中:在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先将输送管15插入凹槽141中并紧贴在导热管13的顶部,再通过螺纹圈151和螺纹槽161的配合拧动固定板16,让固定板16紧贴在连接块14的外壁,最后在对连接块14、固定板16和输送管15之间进行焊接,能够从冷却器的外部对输送管15和导热管13之间进行焊接,避免了因焊缝位于空腔101内部受到冷却水腐蚀而导致油水混合的情况发生,而且,在对导热管13中的润滑油进行冷却时,先由夹持腔132中的导热油对输送腔131中的润滑油的热量导出,再由通过进水管11和排水管12循环流动在空腔101中的冷却水对导热管13的外部进行冷却,夹持腔132中的导热油能够快速的将润滑油中的热量导出,避免了流动中的润滑油与冷却水换热缓慢而导致润滑油冷却不完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润滑油的冷却效率,实用性强。

在图3和图4中:在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先将输送管15插入凹槽141中并紧贴在导热管13的顶部,再通过螺纹圈151和螺纹槽161的配合拧动固定板16,让固定板16紧贴在连接块14的外壁,最后在对连接块14、固定板16和输送管15之间进行焊接,由密封套152和密封垫162对连接块14、固定板16和输送管15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减小了连接块14、固定板16和输送管15之间的缝隙,提高了输送管15与导热管13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了输送管15在将润滑油输送进入导热管13中时润滑油泄漏的情况发生,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先将输送管15插入凹槽141中并紧贴在导热管13的顶部,再通过螺纹圈151和螺纹槽161的配合拧动固定板16,让固定板16紧贴在连接块14的外壁,最后在对连接块14、固定板16和输送管15之间进行焊接,能够从冷却器的外部对输送管15和导热管13之间进行焊接,避免了因焊缝位于空腔101内部受到冷却水腐蚀而导致油水混合的情况发生,而且,在对导热管13中的润滑油进行冷却时,先由夹持腔132中的导热油对输送腔131中的润滑油的热量导出,再由通过进水管11和排水管12循环流动在空腔101中的冷却水对导热管13的外部进行冷却,夹持腔132中的导热油能够快速的将润滑油中的热量导出,避免了流动中的润滑油与冷却水换热缓慢而导致润滑油冷却不完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润滑油的冷却效率,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