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堵塞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9420发布日期:2023-06-15 14:3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无堵塞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堵塞泵。


背景技术:

1、目前,已知具备叶轮的无堵塞泵。在日本专利第6038501号公报中公开了这种无堵塞泵。

2、在上述日本专利第603850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水中泵,该水中泵具备配置在具有吸入口的泵壳体内侧的叶轮。叶轮具有圆板状的护罩、和设置在护罩的吸入口侧并且从叶轮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多个叶片。多个叶片彼此分开。在多个叶片的内周侧,有首先从吸入口取入异物的圆形空间。另外,从吸入口取入的异物通过设置于相邻的叶片间的多个路径中的任一个路径,从叶轮的内周侧流向外周侧并从排出口排出。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0385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2、但是,在上述专利第6038501号公报的水中泵中,当从吸入口吸入较长尺寸的异物时,存在异物不会立即流向设置于多个叶片之间的多个路径中的任意一个路径,异物会滞留在多个叶片的内周侧的圆形空间中的问题。此外,因异物滞留在多个叶片的内周侧的圆形空间中,异物沿着叶片的内周侧的端部,以弯折成u字状的形状而包围叶片的内周侧的端部的方式钩挂在上面,最坏的情况是存在产生叶轮堵塞的这样的问题。即,上述专利第6038501号公报的水中泵的异物的通过性能低。

3、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异物的通过性能的无堵塞泵。

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无堵塞泵包括:设置有吸入口的泵壳体;叶轮,其具备:主板部、设置在主板部的吸入口侧的叶片部、从主板部的中央向吸入口侧突出的中央突出部;和叶轮固定在其一端的旋转轴,从吸入口侧观察,在中央突出部的外周连接有叶片部的内周侧的端部,在叶轮上,从吸入口侧观察,在中央突出部与叶片部之间设置有从叶轮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槽部。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无堵塞泵中,如上所述,从吸入口侧观察,在从主板部的中央向吸入口侧突出的中央突出部的外周连接有叶片部的内周侧的端部,相对于叶轮,从吸入口侧观察,在中央突出部与叶片部之间设置从叶轮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槽部。由此,与过去那种在叶片部的内周侧空出圆形的空间的结构不同,在叶片部的内周侧设有中央突出部,且叶片部的内周侧的端部与中央突出部连接,因此,根据中央突出部、叶片部与吸入口,作为流路(异物通过的路径)的槽部变得明确,能够防止异物滞留在叶片部的内周侧,并且能够防止异物以弯折成u字状的形状钩挂在叶片部的内周侧的端部,能够使异物朝向排出口顺畅地通过。根据以上的结果,能够提高异物的通过性能。

7、在上述一个方面的无堵塞泵中,优选槽部的深度从槽部的内周侧的端部朝向外周侧逐渐增大。如果采用这种方式构成,则在取入异物的槽部的内周侧,能够缩小槽部的深度,从而增大水的流速,因此,能够有效地将异物取入槽部。另外,在槽部的外周侧,通过增大槽部的深度,能够确保增大异物的通过截面积,因此,能够在槽部内使异物更顺畅地通过。根据以上所述,能够进一步提高异物的通过性能。

8、在此情况下,优选中央突出部是主板部的一部分,使旋转轴的轴向上的主板部的厚度从内周侧向外周侧逐渐缩小,由此槽部的深度逐渐增大。如果采用这种方式构成,则仅改变主板部的厚度,就能够容易地以槽部的深度从内周侧向外周侧逐渐增大的方式形成槽部。

9、在上述一个方面的无堵塞泵中,优选中央突出部具有向吸入口侧的相反侧凹陷的圆形的凹部,在旋转轴上固定叶轮的固定部件配置于凹部的内侧。如果采用这种方式构成,则在凹部的内侧配置固定部件,能够抑制异物缠绕在固定部件上。

10、在此情况下,优选固定部件为螺母部件,圆形的凹部的内周面从吸入口侧观察,与配置在内侧的螺母部件的外周面隔着规定距离而配置。如果采用这种方式构成,则从吸入口侧观察,能够在螺母部件与圆形的凹部的内周面之间确保有规定的间隙,因此,能够将该规定的间隙用作插入用于紧固螺母部件的工具的间隙。

11、在上述一个方面的无堵塞泵中,优选槽部从吸入口侧观察,其宽度从内周侧向外周侧逐渐增大。如果采用这种方式构成,则在槽部的外周侧,能够确保增大异物的通过截面积,因此,能够在槽部内使异物更顺利地通过。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异物的通过性能。

12、在上述一个方面的无堵塞泵中,优选泵壳体包括:设置于吸入口的内边缘部,并且钩挂从吸入口吸入的水中所含的异物钩挂部,叶轮包括切断钩挂在钩挂部上的异物的切断部,该钩挂部在叶轮旋转时,从吸入口侧观察,与切断部及槽部两者重叠。如果采用这种方式构成,则即使是无法一次取入槽部的长条异物等,也能够在钩挂于配置在切断部及槽部的较近位置的钩挂部上的状态下,利用切断部将其切断缩短,然后取入槽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异物的通过性能。

13、在上述一个方面的无堵塞泵中,优选从吸入口侧观察,叶片部以夹着中央突出部的方式在中央突出部的两侧各设一个。如果采用这种方式构成,则即使在叶片部的数量较少的双叶片的叶轮中,也能够防止异物滞留在叶片部的内周侧、以及异物以弯折成u字状的形状钩挂在叶片部的内周侧的端部,并且根据以夹着中央突出部的方式与中央突出部连接的叶片部,流路(异物通过的路径)变得明确,能够使异物朝向排出口顺畅地通过,能够提高异物的通过性能。另外,通过采用双叶片的叶轮,与单叶片的叶轮相比,能够提高叶轮的重量平衡,因此,能够减少叶轮旋转时的振动,高效地使叶轮旋转。

14、实用新型的效果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能够提供可提高异物的通过性能的无堵塞泵。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堵塞泵(100、200、3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堵塞泵,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堵塞泵,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堵塞泵,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堵塞泵,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堵塞泵,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堵塞泵,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堵塞泵,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堵塞泵,该无堵塞泵(100、200、300)包括:泵壳体(3);叶轮(4、204),其具备主板部(41)、叶片部(43)和中央突出部(42);旋转轴(1),从吸入口(33a)侧观察,在中央突出部(42)的外周连接有叶片部(43)的内周侧的端部(431),在叶轮(4、204)上,从吸入口(33a)侧观察,在中央突出部(42)与叶片部(43)之间设置有从叶轮(4、204)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槽部(45)。

技术研发人员:奥野良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鹤见制作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