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组件,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装配和后期维护的模组化的风扇组件。
背景技术:2.现在服务器应用广泛,由于其数据计算量和处理能力需求高,服务器内部需要搭载的cpu模块和pcie模块等数量也越来越繁多,且价格高昂,导致功耗高,发热量大,而且在不同的应用环境,由于性能和器件的不同,其散热需求也会有所不同,那么,需要的散热风扇数量就有所区别,如果对服务器的每一个散热风扇都进行单独的安装,那么,产品的生产装配效率和后期维护都会受到影响,增加了产品的生产和维护成本,工作量和成本都会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通用性强,便于装配和后期维护的模组化的风扇组件。
4.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组化的风扇组件,包括:模组支架、风扇框架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通过所述风扇框架安装于所述模组支架中,所述风扇框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模组支架的内侧设置有风扇框架滑槽,所述风扇框架的第一限位柱与所述模组支架的风扇框架滑槽对应设置。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风扇框架中并列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散热风扇。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组支架在两个相邻的散热风扇之间设置有挡板。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风扇框架滑槽的顶部为上宽下窄的喇叭状导入口。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组支架的两侧顶部设置有卡位按压件。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位按压件远离所述风扇框架的一侧设置有卡位凸起部。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组支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柱。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均为竖直设置的立柱。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立柱的底部为圆弧结构。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组支架的底部还设置有出风标识。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风扇框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模组支架的内侧设置有风扇框架安装滑槽,所述风扇框架的第一限位柱与所述模组支架的风扇框架安装滑槽对应设置,便于将所述风扇框架直接插装并限位于所述模
组支架中,本实用新型装配简单有效,且有利于后期的维护和更换;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通过配套的风扇框架以及模组支架,增强了所述风扇组件的通用互换性能,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并有效提高了物料共用性,降低了物料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组装两个风扇组件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单个风扇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模组支架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例提供一种模组化的风扇组件,包括:模组支架1、风扇框架2和散热风扇3,所述散热风扇3通过所述风扇框架2安装于所述模组支架1中,所述风扇框架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柱21,所述模组支架1的内侧设置有风扇框架滑槽11,所述风扇框架2的第一限位柱21与所述模组支架1的风扇框架滑槽11对应设置。
21.本例所述模组支架1为用于安装所述风扇框架2的支架主体,优选为塑料支架;所述风扇框架2为用于安装所述散热风扇3的框架,优选包括前框架和后框架;所述第一限位柱21为设置于所述风扇框架2外侧的立柱,用于插入至所述风扇框架滑槽11中实现所述风扇框架2的组装;所述风扇框架滑槽11为与所述第一限位柱21配套的凹槽,因此,该风扇框架滑槽11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限位柱21的位置相对应,以便实现所述风扇框架2的安装和限位作用。
22.如图1所示,本例所述风扇框架2中并列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散热风扇3,优选的,两个所述散热风扇3安装在同一个所述风扇框架2中以形成一个双风扇的散热模组,通过将所述风扇框架2装配至所述模组支架1中,再将两个散热风扇3装配至所述风扇框架2中,进而作为一个独立的风扇组件,即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又能够保证产品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图1和图2所示的是两个这种风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例所述模组支架1在两个相邻的散热风扇3之间设置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的两侧均优选设置有所述风扇框架滑槽11,以便配套每一个散热风扇3的风扇框架2的装配需求。
23.优选的,如图1和图4所示,本例所述风扇框架滑槽11的顶部为上宽下窄的喇叭状导入口,喇叭状导入口指的是上宽下窄的开口结构,这样的设计,能够便于所述风扇框架2的第一限位柱21的导入,增加装配的便捷程度和灵活程度。
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例所述模组支架1的两侧顶部设置有卡位按压件12,所述卡位按压件12为弹性按压件,所述卡位按压件12远离所述风扇框架2的一侧设置有卡位凸起部13,所述卡位凸起部13为用于实现卡位的凸起部件;在所述风扇框架2里面装配有所述散热风扇3的时候,该卡位按压件12是无法向内按压的,用于实现所述模组支架1和风扇框架2之间的卡位作用,保证结构的稳定可靠性;在所述散热风扇3抽出之后,所述风扇框架2里面有足够的空间,使得所述卡位按压件12可以向内按压,进而将所述风扇框架2从所述模组支架1上拆卸出来。本例通过这种巧妙的结构设计,既能够快速且灵活地实现产品的装配,也能
够很好地实现拆卸、维护和更换,增强了所述风扇组件的通用互换性能,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并有效提高了物料共用性,降低了物料成本。
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所述模组支架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柱14,所述第二限位柱14为设置于所述模组支架1外侧的立柱,用于实现所述模组支架1的组装。优选的,本例所述第一限位柱21和第二限位柱14均为竖直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为圆弧结构,进而再进一步增加装配的便捷程度和灵活程度。
26.如图1所示,本例所述模组支架1的底部还设置有出风标识15,便于给用户或工作人员提供装配指示作用,提高装配效率。
27.综上所述,本例所述风扇框架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柱21,所述模组支架1的内侧设置有风扇框架安装滑槽11,所述风扇框架2的第一限位柱21与所述模组支架1的风扇框架安装滑槽11对应设置,便于将所述风扇框架2直接插装并限位于所述模组支架1中,本例装配简单有效,且有利于后期的维护和更换;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通过配套的风扇框架2以及模组支架1,增强了所述风扇组件的通用性能,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并有效提高了物料共用性,降低了物料成本。
28.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模组化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支架、风扇框架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通过所述风扇框架安装于所述模组支架中,所述风扇框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模组支架的内侧设置有风扇框架安装滑槽,所述风扇框架的第一限位柱与所述模组支架的风扇框架安装滑槽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化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框架中并列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散热风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化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支架在两个相邻的散热风扇之间设置有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化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框架安装滑槽的顶部为上宽下窄的喇叭状导入口。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模组化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支架的两侧顶部设置有卡位按压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组化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按压件远离所述风扇框架的一侧设置有卡位凸起部。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模组化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支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柱。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组化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均为竖直设置的立柱。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组化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底部为圆弧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模组化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支架的底部还设置有出风标识。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组化的风扇组件,包括:模组支架、风扇框架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通过所述风扇框架安装于所述模组支架中,所述风扇框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模组支架的内侧设置有风扇框架安装滑槽,所述风扇框架的第一限位柱与所述模组支架的风扇框架安装滑槽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装配简单有效,且有利于后期的维护和更换;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通过配套的风扇框架以及模组支架,增强了所述风扇组件的通用互换性能,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并有效提高了物料共用性,降低了物料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聂爱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国鑫恒运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5
技术公布日: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