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1544发布日期:2022-03-23 12:1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排污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排污用的排污泵。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排污泵为避免堵塞,通常是通过设置搅拌切割轮对进入泵体中的淤泥、砂浆及纤维等堵塞物进行搅拌切割形成悬浮物,排出到排污泵外,从而提高排污泵的防堵、排污能力。但是,这样的排污泵不仅机械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大,而且搅拌切割轮不停转动,耗能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的排污泵机械结构复杂、耗能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排污泵,该排污泵包括电机壳和蜗壳,所述蜗壳安装在所述电机壳的下端,所述蜗壳中设置有叶轮,该叶轮与安装在所述电机壳中的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并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转动,且所述叶轮包括顶盖、底板和两个叶片,所述顶盖与所述底板平行相对,且所述底板的中部设置有进口,两个所述叶片夹置在所述顶盖和所述底板之间并在所述进口的两侧呈中心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排污泵中,利用两个叶片在进口两侧呈中心对称设置的叶轮吸入污水,由于叶轮的出口较大,可避免污水中的淤泥、砂浆及纤维等堵塞物堵塞叶轮出口,从而解决排污泵易堵塞的问题,且相对于现有的排污泵,本实用新型排污泵去除搅拌切割轮,不仅简化了本实用新型排污泵的机械结构,还可以降低本实用新型排污泵工作时的能耗。
4.优选地,所述电机壳包括套壳、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在所述套壳的上端与所述套壳密封连接,且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上轴承槽;所述下端盖在所述套壳的下端与所述套壳密封连接,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背向连通的下轴承槽和油槽,所述下轴承槽朝向所述上轴承槽并与所述上轴承槽的位置相对应。这样,本实用新型排污泵的电机壳采用套壳与上端盖及下端盖密封连接形成,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成本低,从而可降低本实用新型排污泵的生产成本。
5.优选地,所述蜗壳安装在所述下端盖下方并在所述油槽的槽口处与所述油槽密封连接。这样,采用蜗壳的顶部作为油槽盖在油槽的槽口处与油槽密封连接,可进一步简化本实用新型排污泵的机械结构,降低本实用新型排污泵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蜗壳的顶部设置有插接凸环,且该插接凸环插置到所述油槽中并与所述油槽的槽口过盈配合连接。这样,蜗壳通过插接凸环在油槽的槽口处于油槽过盈配合连接,连接简单且密封效果好。
6.优选地,所述油槽的槽口的内径d大于所述油槽的槽底的内径d。这样,在制作电机壳的下端盖时,方便油槽镶件脱模,进而可降低本实用新型排污泵的生产成本。
7.优选地,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朝向所述上端盖的支撑环台,且所述下端盖与所述套壳连接时,所述套壳的下端面抵压在所述支撑环台上。这样,本实用新型排污泵中的电机壳,套壳与下端盖连接时,套壳套置在下端盖上并抵压在支撑环台上,连接简单方便,且连接密封性好。
8.优选地,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朝向所述下端盖的连接凸环,且该连接凸环插装到所述套壳中并与所述套壳的内壁紧密贴合。这样,本实用新型排污泵中的电机壳,套壳和上端盖连接时,上端盖上的连接凸环插装到套壳中并与套壳的内壁紧密贴合,连接简单方便,且连接密封性好。
9.优选地,所述电机壳上设置有密封罩,且该密封罩安装在所述电机壳的上端并与所述电机壳密封连接。这样,利用密封罩罩住电机壳的上端,且密封罩与电机壳密封连接,可保证本实用新型排污泵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污泵未安装转轴及电机时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图1中显示的排污泵拆除密封罩时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图2中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排污泵用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图1至5,对本实用新型排污泵泵进行详细说明。
16.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排污泵包括电机壳1和蜗壳2,且蜗壳2安装在电机壳1的下端。电机壳1包括套壳11、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上端盖12在套壳11的上端与套壳11密封连接,且上端盖12上设置有上轴承槽121;下端盖13在套壳11的下端与套壳11密封连接,下端盖13上设置有背向连通的下轴承槽131和油槽132,下轴承槽131朝向上轴承槽121并与上轴承槽121的位置相对应。这样,本实用新型排污泵的电机壳采用套壳与上端盖及下端盖密封连接形成,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成本低,从而可降低本实用新型排污泵的生产成本。优选地,油槽132的槽口的内径d大于油槽132的槽底的内径d。这样,在制作电机壳1的下端盖13时,方便油槽镶件脱模,进而可降低本实用新型排污泵的生产成本。优选地,上端盖12上设置有朝向下端盖13的连接凸环122,且该连接凸环122插装到套壳11中并与套壳11的内壁紧密贴合。这样,本实用新型排污泵中的电机壳1,套壳11和上端盖12连接时,上端盖12上的连接凸环122插装到套壳11中并与套壳11的内壁紧密贴合,连接简单方便,且连接密封性好。优选地,下端盖13上设置有朝向上端盖12的支撑环台133,且下端盖13与套壳11连接时,套壳11的下端面抵压在支撑环台133上。这样,本实用新型排污泵中的电机壳1,套壳11与下端盖13连接时,套壳11套置在下端盖13上并抵压在支撑环台133上,连接简单方便,且连接密封性好。优选地,电机壳1上设置有密封罩4,且该密封罩4安装在电机壳1的上端并与电机壳1密封连接。这样,利用密封罩4罩住电机壳1的上端,且密封罩4与电机壳1密封连接,从而可保证本实用新型排污泵的防水性能。
17.如图3和4所示,蜗壳2中设置有叶轮3,该叶轮3与安装在电机壳1中的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并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如图5所示,叶轮3包括顶盖31、底板32和两个叶片33,顶盖31与底板32平行相对,且底板32的中部设置有进口321,两个叶片33夹置在顶盖31和底板32之间并在进口321的两侧呈中心对称设置。优选地,蜗壳2安装在下端盖13下方并在油槽132的槽口处与油槽132密封连接。这样,采用蜗壳2的顶部作为油槽盖在油槽132的槽口
处于与油槽132密封连接,可进一步简化本实用新型排污泵的机械结构,降低本实用新型排污泵的生产成本。优选地,蜗壳2的顶部设置有插接凸环21,且该插接凸环21插置到油槽132中并与油槽132的槽口过盈配合连接。这样,蜗壳2通过插接凸环21在油槽132的槽口处于油槽132过盈配合连接,连接简单且密封效果好。
18.本实用新型排污泵中,利用两个叶片在进口两侧呈中心对称设置的叶轮吸入污水,由于叶轮的出口较大,可避免污水中的淤泥、砂浆及纤维等堵塞物堵塞叶轮出口,从而解决排污泵易堵塞的问题,且相对于现有的排污泵,本实用新型排污泵去除搅拌切割轮,不仅简化了本实用新型排污泵的机械结构,还可以降低本实用新型排污泵工作时的能耗。


技术特征:
1.一种排污泵,其特征在于,该排污泵包括电机壳和蜗壳,所述蜗壳安装在所述电机壳的下端,所述蜗壳中设置有叶轮,该叶轮与安装在所述电机壳中的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并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转动,且所述叶轮包括顶盖、底板和两个叶片,所述顶盖与所述底板平行相对,且所述底板的中部设置有进口,两个所述叶片夹置在所述顶盖和所述底板之间并在所述进口的两侧呈中心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包括套壳、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在所述套壳的上端与所述套壳密封连接,且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上轴承槽;所述下端盖在所述套壳的下端与所述套壳密封连接,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背向连通的下轴承槽和油槽,所述下轴承槽朝向所述上轴承槽并与所述上轴承槽的位置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安装在所述下端盖下方并在所述油槽的槽口处与所述油槽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的顶部设置有插接凸环,且该插接凸环插置到所述油槽中并与所述油槽的槽口过盈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的槽口的内径d大于所述油槽的槽底的内径d。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朝向所述上端盖的支撑环台,且所述下端盖与所述套壳连接时,所述套壳的下端面抵压在所述支撑环台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朝向所述下端盖的连接凸环,且该连接凸环插装到所述套壳中并与所述套壳的内壁紧密贴合。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上设置有密封罩,且该密封罩安装在所述电机壳的上端并与所述电机壳密封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排污用的排污泵。为解决现有的排污泵机械结构复杂、耗能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排污泵,该排污泵包括电机壳和蜗壳,所述蜗壳安装在所述电机壳的下端,所述蜗壳中设置有叶轮,该叶轮与安装在所述电机壳中的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并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转动,且所述叶轮包括顶盖、底板和两个叶片,所述顶盖与所述底板平行相对,且所述底板的中部设置有进口,两个所述叶片夹置在所述顶盖和所述底板之间并在所述进口的两侧呈中心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排污泵,机械结构简单,耗能低。耗能低。耗能低。


技术研发人员:钟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莫诺特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7
技术公布日:202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