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车装卸控制气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23851发布日期:2022-12-13 20:2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罐车装卸控制气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车装卸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罐车装卸控制气路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液化气体等危险品通过运输车进行运输至各目的地的车次运输量也日益增加,虽然在现今发展较好的区域都能通过铺设地下管道进行输送液化气体等危化品气体,以实现人们的各种使用需求;然而在地处偏僻区域,仍然未实现铺设管道输送方式,罐车也由此被应用来运输给处偏僻区域提供液化气等危化品气体使用。
3.罐车是在燃气站等油气密集区进行介质的充装的,为避免电火花引燃油气,罐车在接收介质充装时是需要进行断电操作的。为此,罐车的用于充装介质的阀门不能是电开的。
4.申请号为201911213728.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充装介质安全性的气动控制阀门,包括储气瓶和双作用式气缸,但是这种气路存在气相泄漏的情况,会导致储气瓶内的气源越来越少,最终导致气动控制的阀门不能被开闭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罐车在进行介质充卸时发生气相泄漏的罐车装卸控制气路系统。
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罐车装卸控制系统,包括气源和双作用气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雾器、手动二位五通阀、电控二位五通阀和换向阀或梭阀,油雾器连接设于气源后级和手动二位五通阀前级之间位置处,手动二位五通阀出气口后级连接电控二位五通阀,电控二位五通阀出气口分别与两个双作用气缸连接,电控二位五通阀进气口与换向阀或梭阀其中一个进气口相连接,手动二位五通阀进气口后级与换向阀或梭阀其中另一个进气口相连接,换向阀或梭阀工作口与分别两个双作用气缸连接。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气路使用时,两个双作用气缸分别用于控制一个阀门,两个阀门分别是气相阀门和液相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换向阀或梭阀,以使气体能顺着气路回到气源处,以避免气体泄漏,以保证气相控制的阀门能正常使用,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手动二位五通阀实现对阀门的开闭,以使罐车在接收介质充装时可手动打开阀门,不需要靠电控实现罐车上储罐用于接收介质的阀门的打开,能避免电火花的产生,能提高罐车充卸介质时的安全性。
7.作为优选,所述的换向阀或梭阀采用两个单向阀替代。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气路方案,通过单向阀限制气相在手动二位五通阀和电控二位五通阀处的流失。
8.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个双作用气缸分别为第一双作用气缸和第二双作用气缸,两个双作用气缸并联连接。上述设置以提高双作用气缸工作稳定可靠性。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靠电控实现罐车上储罐用于接收介质的阀门的打开,能避免电火花的产生,能提高罐车充卸介质时的安全性,且能避免气相泄漏,使用稳
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罐车装卸控制气路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罐车装卸控制气路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实施例1:
14.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罐车装卸控制气路系统,包括气源10和双作用气缸,还包括油雾器20、手动二位五通阀30、电控二位五通阀40和换向阀50或梭阀,油雾器20连接设于气源10后级和手动二位五通阀20前级之间位置处,手动二位五通阀30出气口后级连接电控二位五通阀40,电控二位五通阀40出气口分别与两个双作用气缸连接,电控二位五通阀40进气口与换向阀或梭阀其中一个进气口相连接,手动二位五通阀30进气口后级与换向阀或梭阀其中另一个进气口相连接,换向阀或梭阀工作口与分别两个双作用气缸连接。两个双作用气缸均采用单活塞气缸。两个双作用气缸分别为第一双作用气缸和第二双作用气缸,两个双作用气缸并联连接。当然电控二位五通阀40也可以使用双控电磁阀代替。油雾器提高对气缸润滑供油效果。可以通过中控进行控制电控二位五通阀40打开或关闭阀门,提高装卸操作安全可靠有效性。
15.实施例2:
16.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其他同实施例1相同。换向阀或梭阀采用两个单向阀替代,两个单向阀包括第一单向阀51和第二单向阀52。
17.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防止气相泄露安全工作原理如下:
18.一,当常态不动情况(此时为罐车未工作时的状态)下得气路走向为:气源10的气体经过气管一01到油雾器20的油雾阀,经过气管二02到手动二位五通阀30,经过气管三03到电控二位五通阀40,经过气管四到两个双作用气缸,使双作用气缸推杆顶出一直保持顶出的状态,以保证罐车上储罐的闭闸封闭。
19.二,当罐车在燃气站为罐车充液时,需要全车断电同时要把切断阀阀门打开,以达到罐体与充液管路相通,这时手动二位五通阀30就发挥了作用。
20.当手动二位五通阀30打开时的气路走向:气源10经过管路一01到油雾器20的油雾阀,经过气管二02到手动二位五通阀30,经过气管五05到换向阀50(或梭阀),经过气管七07到双作用气缸,使双作用气缸与气管七07这端产生正压,因为手动二位五通阀30的打开,双作用气缸与气管四04这端产生泄压排气,气路走向为双作用气缸经过气管四04到电控二位五通阀40,再经过气管三03到手动二位五通阀30排气泄压,使双作用气缸推杆缩回,这时与双作用气缸连接的阀门就打开。
21.当燃气站给罐车上的储罐充液完成时,手动二位五通阀30关闭,此时重复一01的气路动作,使双作用气缸推杆推出保持未工作时的状态,双作用气缸与气管七07连接的这端排气泄压,气路走向为双作用气缸经过气路七07到换向阀50(或梭阀)再经过气管五05到手动二位五通阀30排气泄压。
22.三,当罐车上的储罐为固定式储罐充装液时(此时为工作状态),因各种传感器和电磁阀都受车上车载中控控制,此时罐车为工作状态,当中控发送命令是电控二位五通阀40打开时,以达到罐体与出液管路相通,此时的气路走向为:从气源经过气管一01到油雾器20经过气管二到手动二位五通阀,经过气管三03到电动二位五通阀30,再经过气管六06到换向阀50(或梭阀),梭阀经过气管七07到气缸,使双作用气缸与气管七07这端产生正压推杆缩回,因为电控二位五通阀40的打开,这时与双作用气缸连接的阀门就打开。双作用气缸与气管四04这端泄压排气,排气气路走向为:双作用气缸内压力通过气管四04到电控二位五通阀40排气泄压,当卸液完成,车载中控给电控二位五通阀40发送信号关闭时重复上述工作原理中一的气路使气缸推杆推出保持原位(罐车未工作时状态),双作用气缸另一端经过气管七07到换向阀50(或梭阀),然后经过气管六06到电控二位五通阀40进行排气泄压。


技术特征:
1.一种罐车装卸控制气路系统,包括气源和双作用气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雾器、手动二位五通阀、电控二位五通阀和换向阀或梭阀,油雾器连接设于气源后级和手动二位五通阀前级之间位置处,手动二位五通阀出气口后级连接电控二位五通阀,电控二位五通阀出气口分别与两个双作用气缸连接,电控二位五通阀进气口与换向阀或梭阀其中一个进气口相连接,手动二位五通阀进气口后级与换向阀或梭阀其中另一个进气口相连接,换向阀或梭阀工作口与分别两个双作用气缸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车装卸控制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阀或梭阀采用两个单向阀替代。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车装卸控制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双作用气缸分别为第一双作用气缸和第二双作用气缸,两个双作用气缸并联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罐车装卸控制气路系统,包括气源和双作用气缸,还包括油雾器、手动二位五通阀、电控二位五通阀和换向阀或梭阀,手动二位五通阀出气口后级连接电控二位五通阀,电控二位五通阀出气口分别与两个双作用气缸连接,电控二位五通阀进气口与换向阀或梭阀其中一个进气口相连接,手动二位五通阀进气口后级与换向阀或梭阀其中另一个进气口相连接,换向阀或梭阀工作口与分别两个双作用气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靠电控实现罐车上储罐用于接收介质的阀门的打开,能避免电火花的产生,能提高罐车充卸介质时的安全性,且能避免气相泄漏,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高。得以提高。得以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中 周宇飞 周海峰 李玮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0
技术公布日:2022/1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