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热风再循环燃煤电厂的送风机叶片磨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9097发布日期:2022-07-16 03:1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解热风再循环燃煤电厂的送风机叶片磨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电厂送风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缓解热风再循环燃煤电厂的送风机叶片磨损装置。


背景技术:

2.燃煤电厂为了防止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通常采用提高空预器入口冷风温度的方法,以保证空预器冷端的平均壁温高于酸露点温度,避免空预器低温腐蚀,热风再循环作为提高空预器入口冷风温度的有效措施,被电厂广泛使用。
3.在现有的热风再循环系统中,热风再循环通过抽部分空预器出口热空气直接送入送风机的入口,与送风机入口冷风混合,以提高送风机出口进入空预器入口的风温,使空预器冷端平均壁温提高,保护空预器冷端传热元件,减轻腐蚀和堵灰,但是该方案的缺点是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出来的热风本身携带少量飞灰,最终会在热二次风道中沉积,严重时热二次风道中部分地方有一半的高度被飞灰所占据,飞灰一旦沉积在热二次风道内,很容易从热风再循环风口进入送风机入口,导致送风机叶片磨损,影响送风机安全运行,缩短送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解热风再循环燃煤电厂的送风机叶片磨损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实现防止风道积灰落入送风机的同时保证再循环热风量基本不变,保证送风机安全运行,延长送风机使用寿命。
5.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缓解热风再循环燃煤电厂的送风机叶片磨损装置,其包括平衡风道,所述平衡风道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与二次风箱相连接的热二次风道,所述平衡风道内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空预器相连接的热二次风口,两侧的所述热二次风道底部均连接有与送风机相连接的热风再循环风道,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挡灰筒,所述挡灰筒连接于所述热风再循环风道的热风再循环风口端,并伸入所述热二次风道中,所述挡风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热风再循环风口的直径。
6.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7.所述挡灰筒的壁厚为5mm~10mm;所述挡灰筒的材质为q345钢材;
8.所述挡灰筒的高度为所述热二次风道高度的1/3~1/2。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热二次风道中设置与热风再循环风道相连接的挡灰筒,可阻碍一部分热二次风进入送风机,导致送风机入口再循环热风量减少,从而能够实现防止热二次风道内积灰落入送风机的同时保证再循环热风量基本不变,保证了送风机安全运行,并可延长送风机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2.图3是图2中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如图1~图3所示,一种缓解热风再循环燃煤电厂的送风机叶片磨损装置,其包括平衡风道1,平衡风道1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与二次风箱(图中未示出)相连接的热二次风道2,平衡风道1内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空预器(图中未示出)相连接的热二次风口3,两侧的热二次风道2底部均连接有与送风机(图中未示出)相连接的热风再循环风道4,其还包括挡灰筒5,挡灰筒5连接于热风再循环风道4的热风再循环风口6端,并伸入热二次风道2中,挡风筒的内径大于热风再循环风口6的直径。
14.挡灰筒5的壁厚为6mm;挡灰筒5的材质为q345钢材;挡灰筒5的高度为热二次风道2高度的1/3。
1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热二次风道2中设置与热风再循环风道4相连接的挡灰筒5,可以有效防止热二次风道2底部的积灰进入送风机入口,减少了飞灰导致的磨损,即由于挡灰筒5的存在,会阻碍一部分热二次风进入送风机入口,导致送风机入口再循环热风量减少,并可根据情况适当地增大挡灰筒5的直径或是减少挡灰筒5的高度,而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可以计算加装挡灰筒5前后再循环热风量的变化,挡灰筒5最终直径和高度是由热二次风道2内积灰情况、热二次风道2尺寸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综合考量,能够实现防止热二次风道2积灰落入送风机的同时保证再循环热风量基本不变,保证了送风机安全运行,并可延长送风机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使用价值。
1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缓解热风再循环燃煤电厂的送风机叶片磨损装置,其包括平衡风道,所述平衡风道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与二次风箱相连接的热二次风道,所述平衡风道内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空预器相连接的热二次风口,两侧的所述热二次风道底部均连接有与送风机相连接的热风再循环风道,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挡灰筒,所述挡灰筒连接于所述热风再循环风道的热风再循环风口端,并伸入所述热二次风道中,所述挡灰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热风再循环风口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热风再循环燃煤电厂的送风机叶片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灰筒的壁厚为5mm~10mm;所述挡灰筒的材质为q345钢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热风再循环燃煤电厂的送风机叶片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灰筒的高度为所述热二次风道高度的1/3~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解热风再循环燃煤电厂的送风机叶片磨损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实现防止风道积灰落入送风机的同时保证再循环热风量基本不变,保证送风机安全运行,延长送风机使用寿命;其包括平衡风道,所述平衡风道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与二次风箱相连接的热二次风道,所述平衡风道内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空预器相连接的热二次风口,两侧的所述热二次风道底部均连接有与送风机相连接的热风再循环风道,其还包括挡灰筒,所述挡灰筒连接于所述热风再循环风道的热风再循环风口端,并伸入所述热二次风道中,所述挡风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热风再循环风口的直径。述热风再循环风口的直径。述热风再循环风口的直径。


技术研发人员:丁奕文 王小华 彭小敏 薛晓垒 陈宝康 陈敏 梅振锋 俞胜捷 姚胜 王祝成 王晖 梁昊 刘瑞鹏 赵鹏 朱晋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1
技术公布日:2022/7/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