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风压蜗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5451发布日期:2022-11-23 00:2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风压蜗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风机领域,特指一种高风压蜗壳。


背景技术:

2.油烟机或集成灶皆通过风机进行吸排油烟,其中,蜗壳作为风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将由叶轮出口处被甩出的气体由蜗壳导向机壳出口,并在这过程中,使气体从叶轮处得到的动压能一部分转化成静压能,形成一定的风压。
3.蜗壳本身的结构决定了气流产生的动力性能和噪音大小,为了降低蜗壳噪音以及提高空气动力性能,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高风压蜗壳,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高风压蜗壳,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围板,围板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并共同构成蜗壳本体;
6.蜗壳本体出风口第一内侧角为92-95
°
,第二内侧角为75-78
°
,第二内侧角更靠近蜗壳本体中心;
7.出风口的第二内侧角外为弧形的蜗舌,蜗舌的半径为r12到15mm。
8.蜗舌用于防止气流回流,第一内测角和第二内侧角的设计可以扩大风压。
9.进一步,蜗壳本体两侧的围板上各设置有支架,支架用于固定蜗壳本体。
10.进一步,蜗壳的外侧弧形圈边符合对数螺旋线。
11.进一步,第一内侧角为92
°
,第二内侧角为78
°

12.进一步,蜗舌的半径为15mm。
13.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蜗舌的合理设计防止气流回流,减少噪音;对出风口进行进行特定的扩压设计使气流加速排出,以提高排油烟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之一;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之二;
16.标号说明
17.左侧板1,右侧板2,围板3,支架4,
18.第一内侧角a,第二内侧角b。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0.如图所示,一种高风压蜗壳,用于集成灶或者油烟机的风机组件中,其本体主要通
过左侧板1、右侧板2、围板3围设而成,本体两侧的围板3上各设置有支架4,支架4用于固定蜗壳本体。
21.其中,左侧板1、右侧板2的中间设置有用于安装风机的通孔,在蜗壳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形成两个内侧角,相对位于本体外围的为第一内侧角a,相对位于本体内部的为第二内侧角b,由于气流的惯性作用,第一内侧角a处的气流方向本身存在偏斜,因此将该角度的取值范围设计成92-95
°
,其中92
°
为最优角度,而同时考虑到蜗壳本体截面积沿气流方向不断增大,风机静压也不断增大,为了有效利用这部分能量,对第二内侧角b进行扩压设计,使其取值范围为75-78
°
,其中78
°
为最优角度。
22.蜗壳内气流的流动十分复杂,气流不断经风机的叶道进入蜗壳,流场分布不均,蜗壳内壁型线设计不仅对蜗壳内流动损伤有直接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气体动力性能,而气体微团的运动轨迹遵循对数螺旋线,因此将蜗壳外壳围板3所处的侧面设计成符合对数螺旋线规则的曲线,可以有效对气流进行优化。
23.同时,出风口的第二内侧角b外为弧形的蜗舌,蜗舌的半径取值为r12到15mm,优选r15mm,用来防止应该从出风口流出的气体重新进入蜗壳循环流动,通过减少气流回流降低噪音。
24.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同时凡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词,仅作参考用,并非绝对限定,凡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风压蜗壳,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围板,围板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并共同构成蜗壳本体;蜗壳本体出风口第一内侧角为92-95
°
,第二内侧角为75-78
°
,第二内侧角更靠近蜗壳本体中心;出风口的第二内侧角外为弧形的蜗舌,蜗舌的半径为r12到1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风压蜗壳,其特征在于:蜗壳本体两侧的围板上各设置有支架,支架用于固定蜗壳本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风压蜗壳,其特征在于:蜗壳的外侧弧形圈边符合对数螺旋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风压蜗壳,其特征在于:第一内侧角为92
°
,第二内侧角为78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风压蜗壳,其特征在于:蜗舌的半径为1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风机领域,特指一种高风压蜗壳,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围板,围板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并共同构成蜗壳本体;蜗壳本体出风口第一内侧角为92-95


技术研发人员:王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嵊州澳利亚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8
技术公布日:2022/1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