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30072发布日期:2023-06-29 14:3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锚索张拉施工领域,具体涉及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本节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2、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内的稳定岩体史穿过边坡滑动顶的预应力钢绞线,真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以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达到整治顺层下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

3、预应力锚索是指采取预应力方法把锚索锚固在岩体内部的索状支架,用于加固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时,需专门的拉紧装置和机具;现目前广泛使用穿心式千斤顶作为拉紧装置,且利用夹具将千斤顶安装于工作面,通过液压系统对千斤顶进行控制,实现张拉过程。

4、现施工中液压系统采用的是人工控制手动油泵上的开关阀来控制千斤顶,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通过观察进、回油压表的示数及人工测量千斤顶的位移,结合两者的关系计算后,靠经验调节油压大小,这种施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靠经验调节油压及手动测量位移,施工工艺精度差、效率低且浪费人工;2.当遇到突发情况或者设备故障时,不能及时反馈给技术人员,存在安全隐患;3.手动油泵无法实现自动控制,无法实现无级调压,满足不了现场更高的施工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施工中液压系统采用的是人工控制手动油泵上的开关阀来控制千斤顶,存在施工工艺精度差、效率低且浪费人工、存在安全隐患、无法实现无级调压的问题,提供了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能通过将采集的进、回油的压力信号、千斤顶的位移信号传输到控制模块后,通过计算后自动调节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电机的工作状态,对张拉过程进行实时控制,解决了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具体包括如下结构:

4、油箱,所述油箱为液压油提供储存空间;

5、油泵,所述油泵通过电机控制运行,从而将油箱中的液压油运输到整个系统中,优选地,所述电机为变频电机,系统通过变频器对其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无级变速达到无级调压的功能;所述油泵的输入端与油箱连通,所述油泵的输出端设有进油压力计;即通过对电机的控制,从而实现无极调压,能够满足现场更高的施工工艺要求;所述进油压力计用于检测整个系统中的进油油压值,并将压力信号传输到控制模块;

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千斤顶的伸顶和回顶功能,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四个接口分别与油泵输出端、油箱、千斤顶一进油口、千斤顶二进油口连通;所述千斤顶一进油口处设有回油压力计;所述回油压力计用于检测回油油压并将压力信号传输到控制模块;当千斤顶一进油口的压力大于千斤顶二进油口的压力时,千斤顶伸顶,当千斤顶一进油口的压力小于千斤顶二进油口的压力时,千斤顶回顶;

7、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所述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三个接口分别与油箱、油箱、千斤顶一进油口连通;

8、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采集进油压力计和回油压力计的压力信号、千斤顶的位移信号,通过计算自动调节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电机的工作状态;由于千斤顶在回顶时有保护压力要求,当千斤顶在回顶时,通过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来控制油压大小;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可以采集千斤顶的位移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可以为计算机。

9、进一步地,所述油泵的输入端通过第一液压管道与油箱连通,所述油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液压管道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连接;

10、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与千斤顶一进油口通过第三液压管道连通,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与千斤顶二进油口通过第四液压管道连通;

11、所述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其中一个接口与第三液压管道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p口与第二液压管道连接,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与第三液压管道连接,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b口与第四液压管道连接,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油箱连通。

13、进一步地,所述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p口与第三液压管道连接,所述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和t口均与油箱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油箱上设有液位液温计,用于显示油箱内的液位和液温,所述油箱内设有加油过滤器,所述第一液压管道上设有吸油过滤器;所述加油过滤器、吸油过滤器、液位液温计的设置,用于防止液压油中含有杂质或者变质、油温太高导致整个设备运行异常的现象出现。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液压管道上设有进油压力计,所述第三液压管道上设有回油压力计。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液压管道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用于防止当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工作时,液压油倒灌入油箱中。

17、所述第二液压管道上,且位于单向阀和油泵之间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为系统压力保护装置;当系统中的油压大于保护压力时,所述溢流阀自动将多余的液压油溢流回油箱中。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液压管道和第四液压管道之间设有液压锁,所述液压锁用于保护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避免千斤顶在伸顶和回顶时对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冲击。

19、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所述油箱为液压油提供储存空间;

21、油泵,所述油泵通过电机控制运行;所述油泵的输入端与油箱连通,所述油泵的输出端设有进油压力计;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千斤顶的伸顶和回顶功能,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四个接口分别与油泵输出端、油箱、千斤顶一进油口、千斤顶二进油口连通;所述千斤顶一进油口处设有回油压力计;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所述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三个接口分别与油箱、油箱、千斤顶一进油口连通;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采集进油压力计和回油压力计的压力信号、千斤顶的位移信号,并根据压力信号和位移信号自动调节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电机的工作状态;该系统能通过将采集的进、回油的压力信号、千斤顶的位移信号传输到控制模块后,通过计算后自动调节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电机的工作状态,对张拉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实现自动化,并具有超压保护功能。

22、2、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因为溢流阀的设置,当系统检测到压力超压时,会控制打开溢流阀或断开电机供电,从而保证安全。



技术特征:

1.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的输入端通过第一液压管道与油箱连通,所述油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液压管道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p口与第二液压管道连接,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与第三液压管道连接,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b口与第四液压管道连接,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油箱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p口与第三液压管道连接,所述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和t口均与油箱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上设有液位液温计,用于显示油箱内的液位和液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内设有加油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管道上设有吸油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管道上设有进油压力计,所述第三液压管道上设有回油压力计。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管道上设有单向阀;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液压管道和第四液压管道之间设有液压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锚索液压自动控制系统,涉及锚索张拉施工领域,包括:油箱、油泵、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和控制模块;所述油泵由电机控制,油泵的输出端设有进油压力计;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四个接口分别与油泵输出端、油箱、千斤顶一进油口、千斤顶二进油口连通,所述千斤顶一进油口处设有回油压力计;所述控制模块采集进油压力计和回油压力计的压力信号、千斤顶的位移信号,并根据压力信号和位移信号自动调节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电机的工作状态;本技术,根据采集的压力信号和位移信号,完成各电磁换向阀和电机的调控,对张拉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实现自动化,并具有超压保护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周少波,蒋小春,李志,王世涛,孙家波,朱小敏,周山,刘金山,胡思波,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