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6483发布日期:2023-05-07 01:2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油泵,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


背景技术:

1、气动泵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通过膜片往复变形造成容积变化的容积泵,能够对于各种腐蚀性液体,带颗粒的液体,高粘度、易挥发、易燃、剧毒的液体,均能予以抽光吸尽。

2、现有的气动油泵如图1中所示,在泵体11内设置有活塞,活塞将泵体的内腔分隔形成上气腔171和下气腔172,在泵体11的外侧设置有上腔体气路管道18,上腔体气路管道18连接使上气腔171与设置在泵体上的进气接头112连通,且进气接头112通过设置在泵体内的下腔体气路通道19与下气腔172连通,上腔体气路管道18与下腔体气路通道19之间通过设置在泵体内部的拨动块23拨动密封盖24来进行气路的转换,气体通过排气孔313排出。这种气动油泵将换气的气路通道与泵体安装为一体,不能单独拆卸,在维修换气装置时,拆卸困难、安装繁琐;另外,上腔体气路管道设置在泵体外部,容易受磕碰而损坏,影响产品外观,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动油泵换气气路通道与泵体安装为一体,不能单独拆卸,在维修换气装置时拆卸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在维修换气回路时,方便拆卸后检修其内部气路,维修简单、快捷,且有效降低油泵本体的加工难度,使装配更加简单。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包括油泵本体和滑块换气机构,在所述油泵本体内设置气腔,所述气腔内设置有能够在其内部上下滑动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气腔分隔成上气腔和下气腔,在所述油泵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滑块换气机构相适配的容置腔,在所述容置腔相对侧的所述油泵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滑块换气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油泵本体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滑块换气机构选择性通入所述上气腔或所述下气腔中。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气腔下侧的所述油泵本体内设置有与所述上气腔连通的上气路通道和与所述下气腔连通的下气路通道,所述滑块换气机构包括换气座和滑动盖板,所述换气座内设置有上换气通道和下换气通道,所述上换气通道与所述上气路通道连接,所述下换气通道与所述下气路通道连接,所述滑动盖板设置于所述换气座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并滑动设置于所述上换气通道和所述下换气通道的入口处,且所述滑动盖板能够选择性挡于所述上换气通道的入口上或所述下换气通道的入口上。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上换气通道的入口与所述下换气通道的入口之间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换气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所述滑动盖板密封于所述排气孔和所述上换气通道的入口上时,所述排气孔与所述上换气通道连通,所述滑动盖板密封于所述排气孔和所述下换气通道上时,所述排气孔与所述下换气通道连通。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油泵本体内设置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拨动块,所述拨动块对应设置于所述进气口的内侧,所述拨动块朝向所述滑块换气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拨动槽,所述滑动盖板限位于所述拨动槽中。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滑块换气机构还包括滑块限位板和滑块压板,所述滑块限位板和所述滑块压板依次设置于所述换气座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在所述滑块限位板的中间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上换气通道的入口、所述下换气通道的入口和所述排气孔对应设置于所述限位槽的内侧,所述滑块压板横跨所述限位槽设置且其两端通过固定件安装于所述滑块限位板上,所述滑动盖板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凸出于所述滑块限位板设置并限位于所述滑块压板内侧的所述限位槽中。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滑块换气机构还包括滑块密封片,所述滑块密封片设置于所述换气座与所述滑块压板之间,且在所述滑块密封片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换气通道的入口、所述下换气通道的入口和所述排气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滑动盖板包括边板和顶板,所述边板绕所述顶板的周侧垂直设置,所述边板抵靠于所述滑块密封片上时,所述顶板与所述滑块密封片间隙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换气座背离所述滑动盖板的一侧设置有消声片,所述消声片盖于所述排气孔的出口处,所述消声片的周围通过弹性挡圈安装于所述换气座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换气座的顶面为由外向内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换气座的顶面与所述油泵本体之间设置有换气孔密封圈,所述换气孔密封圈分别绕所述上换气通道的出口和所述下换气通道的出口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油泵本体包括气缸内套、气缸外套和泵体,所述气缸内套和所述气缸外套设置于所述泵体的顶端,所述滑块换气机构安装于所述泵体上,在所述气缸内套内形成所述气腔,所述气缸外套套于所述气缸内套的外侧并在所述气缸外套与所述气缸内套之间形成通往所述上气腔的上气路,所述上气路与所述上气路通道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包括油泵本体和滑块换气机构,在油泵本体内设置气腔,气腔内设置有能够在其内部上下滑动的活塞,活塞将气腔分隔成上气腔和下气腔,在油泵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滑块换气机构相适配的容置腔,在容置腔相对侧的油泵本体上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进气口,滑块换气机构设置于容置腔中,从进气口进入油泵本体内的气体通过滑块换气机构选择性通入上气腔或下气腔中。本实用新型中的气动油泵通过设置滑块换气机构,滑块换气机构使从进气口通入油泵本体内的气体能够选择性通入上气腔或下气腔中,滑块换气机构可拆卸安装于油泵本体的容置腔中,将滑块换气机构设计为独立可拆卸形式,在维修换气回路时,方便拆卸后检修其内部气路,使滑块换气机构便于拆卸,维修简单、快捷,且有效降低油泵本体的加工难度,使装配更加简单。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本体(1)和滑块换气机构(3),在所述油泵本体(1)内设置气腔,所述气腔内设置有能够在其内部上下滑动的活塞(21),所述活塞(21)将所述气腔分隔成上气腔(171)和下气腔(172),在所述油泵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滑块换气机构(3)相适配的容置腔(113),在所述容置腔(113)相对侧的所述油泵本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113)连通的进气口(111),所述滑块换气机构(3)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13)中,从所述进气口(111)进入所述油泵本体(1)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滑块换气机构(3)选择性通入所述上气腔(171)或所述下气腔(17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腔下侧的所述油泵本体(1)内设置有与所述上气腔(171)连通的上气路通道(16)和与所述下气腔(172)连通的下气路通道(15),所述滑块换气机构(3)包括换气座(31)和滑动盖板(34),所述换气座(31)内设置有上换气通道(311)和下换气通道(312),所述上换气通道(311)与所述上气路通道(16)连接,所述下换气通道(312)与所述下气路通道(15)连接,所述滑动盖板(34)设置于所述换气座(31)靠近所述进气口(111)的一侧并滑动设置于所述上换气通道(311)和所述下换气通道(312)的入口处,且所述滑动盖板(34)能够选择性挡于所述上换气通道(311)的入口上或所述下换气通道(312)的入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换气通道(311)的入口与所述下换气通道(312)的入口之间设置有排气孔(313),所述排气孔(313)贯穿所述换气座(31)的左右两侧设置,所述滑动盖板(34)密封于所述排气孔(313)和所述上换气通道(311)的入口上时,所述排气孔(313)与所述上换气通道(311)连通,所述滑动盖板(34)密封于所述排气孔(313)和所述下换气通道(312)上时,所述排气孔(313)与所述下换气通道(3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泵本体(1)内设置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的顶端与所述活塞(21)连接,所述连接杆(22)上连接有拨动块(23),所述拨动块(23)对应设置于所述进气口(111)的内侧,所述拨动块(23)朝向所述滑块换气机构(3)的一侧设置有拨动槽(231),所述滑动盖板(34)限位于所述拨动槽(23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换气机构(3)还包括滑块限位板(33)和滑块压板(35),所述滑块限位板(33)和所述滑块压板(35)依次设置于所述换气座(31)靠近所述进气口(111)的一侧,在所述滑块限位板(33)的中间设置有限位槽(331),所述上换气通道(311)的入口、所述下换气通道(312)的入口和所述排气孔(313)对应设置于所述限位槽(331)的内侧,所述滑块压板(35)横跨所述限位槽(331)设置且其两端通过固定件(39)安装于所述滑块限位板(33)上,所述滑动盖板(34)向所述进气口(111)的一侧凸出于所述滑块限位板(33)设置并限位于所述滑块压板(35)内侧的所述限位槽(33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换气机构(3)还包括滑块密封片(32),所述滑块密封片(32)设置于所述换气座(31)与所述滑块压板(35)之间,且在所述滑块密封片(32)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换气通道(311)的入口、所述下换气通道(312)的入口和所述排气孔(313)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滑动盖板(34)包括边板(341)和顶板(342),所述边板(341)绕所述顶板(342)的周侧垂直设置,所述边板(341)抵靠于所述滑块密封片(32)上时,所述顶板(342)与所述滑块密封片(32)间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气座(31)背离所述滑动盖板(34)的一侧设置有消声片(36),所述消声片(36)盖于所述排气孔(313)的出口处,所述消声片(36)的周围通过弹性挡圈(37)安装于所述换气座(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座(31)的顶面为由外向内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换气座(31)的顶面与所述油泵本体(1)之间设置有换气孔密封圈(38),所述换气孔密封圈(38)分别绕所述上换气通道(311)的出口和所述下换气通道(312)的出口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本体(1)包括气缸内套(12)、气缸外套(13)和泵体(11),所述气缸内套(12)和所述气缸外套(13)设置于所述泵体(11)的顶端,所述滑块换气机构(3)安装于所述泵体(11)上,在所述气缸内套(12)内形成所述气腔,所述气缸外套(13)套于所述气缸内套(12)的外侧并在所述气缸外套(13)与所述气缸内套(12)之间形成通往所述上气腔(171)的上气路(14),所述上气路(14)与所述上气路通道(16)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涉及油泵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动油泵换气气路通道与泵体安装为一体,不能单独拆卸,在维修换气装置时拆卸困难的问题,该气动油泵可拆卸内置换气结构包括油泵本体和滑块换气机构,在油泵本体内设置气腔,气腔内设置有能够在其内部上下滑动的活塞,活塞将气腔分隔成上气腔和下气腔,在油泵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滑块换气机构相适配的容置腔,在容置腔相对侧的油泵本体上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进气口,滑块换气机构设置于容置腔中,从进气口进入油泵本体内的气体通过滑块换气机构选择性通入上气腔或下气腔中。本技术的气动油泵在维修换气回路时,便于拆卸,维修简单、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胡连湖,许方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鼎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