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驱动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3424发布日期:2023-06-18 01:1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驱动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压机,具体涉及一种余热驱动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1、工业废热由于其温度的差异,各区间段的废热利用途径也不相同。对于200℃以上中高温工业余热,其回收方式与途径都已经成熟。而温度在90℃~200℃的低温工业余热,目前常用做法是利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组进行余热回收。

2、但是使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其对余热的利用,是机械能-电能-机械能的转换,在转换的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能量损失,导致对废热的综合利用效率不高,同时利用发电并网流程复杂,技术难度大,也会增加余热利用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针对现有使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组进行余热利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进行使用,导致余热利用效率低,成本较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接使用余热进行驱动,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同时降低余热利用成本的余热驱动空气压缩机。

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余热驱动空气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以及余热驱动机构,余热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压缩机主体的叶轮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余热驱动机构包括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和增压泵,蒸发器的管程进口和出口与热源通过管道连通形成热源回路;蒸发器壳程出口连接膨胀机进口,膨胀机的出口连接冷凝器的壳程进口,冷凝器的壳程出口通过增压泵与蒸发器的壳程进口连接,共同形成有机工质吸热膨胀做功回路,膨胀机的转子通过联轴器连接叶轮。

4、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采用管壳式蒸发器,蒸发器的管侧流动介质为热源,壳侧流动介质为有机工质,在蒸发器与热源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热源进量的调节阀,通过调节阀控制进入蒸发器的热源量。

5、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采用管壳式冷凝器,冷凝器的管侧流动介质为冷却水,冷凝器的管程进口和出口通过管路与水泵和冷却塔连通,形成冷却回路;冷凝器的壳侧流动介质为有机工质,在冷凝器内膨胀做功后的有机工质被冷却水冷却,重新液化。

6、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膨胀机采用磁悬浮轴承透平膨胀机,膨胀机与蒸发器的壳程出口与冷凝器的壳程进口连通,有机工质从蒸发器的壳程出口进入膨胀机中膨胀做功,然后从冷凝器的壳程进口进入冷凝器进行冷却液化。

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余热驱动空气压缩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1、本实用新型热源回路与低沸点的有机工质在蒸发器内进行换热,实现对低温热源的热量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膨胀机与叶轮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实现机械能-机械能之间的转换,转换损耗低,同时相较于转换为电能的方式,节省设备成本。

9、2、本实用新型在热源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热源进量的调节阀,控制产生的有机工质蒸汽,调节空压机的输出功率,实现对空压机工况的调节。



技术特征:

1.一种余热驱动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主体以及余热驱动机构,余热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压缩机主体的叶轮(1)之间通过联轴器(2)连接;所述余热驱动机构包括蒸发器(3)、膨胀机(4)、冷凝器(5)和增压泵(6),蒸发器(3)的管程进口和出口与热源通过管道连通形成热源回路;蒸发器(3)壳程出口连接膨胀机(4)进口,膨胀机(4)的出口连接冷凝器(5)的壳程进口,冷凝器(5)的壳程出口通过增压泵(6)与蒸发器(3)的壳程进口连接,共同形成有机工质吸热膨胀做功回路,膨胀机(4)的转子通过联轴器(2)连接叶轮(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驱动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3)采用管壳式蒸发器,蒸发器(3)的管侧流动介质为热源,壳侧流动介质为有机工质,在蒸发器(3)与热源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热源进量的调节阀(7),通过调节阀(7)控制进入蒸发器(3)的热源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驱动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5)采用管壳式冷凝器,冷凝器(5)的管侧流动介质为冷却水,冷凝器(5)的管程进口和出口通过管路与水泵(8)和冷却塔(9)连通,形成冷却回路;冷凝器(5)的壳侧流动介质为有机工质,在冷凝器(5)内膨胀做功后的有机工质被冷却水冷却,重新液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驱动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机(4)采用磁悬浮轴承透平膨胀机,膨胀机(4)与蒸发器(3)的壳程出口与冷凝器(5)的壳程进口连通,有机工质从蒸发器(3)的壳程出口进入膨胀机(4)中膨胀做功,然后从冷凝器(5)的壳程进口进入冷凝器(5)进行冷却液化。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驱动空气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以及余热驱动机构,余热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压缩机主体的叶轮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余热驱动机构包括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和增压泵,蒸发器的管程进口和出口与热源通过管道连通形成热源回路;蒸发器壳程出口连接膨胀机进口,膨胀机的出口连接冷凝器的壳程进口,冷凝器的壳程出口通过增压泵与蒸发器的壳程进口连接,共同形成有机工质吸热膨胀做功回路,膨胀机的转子通过联轴器连接叶轮;本技术膨胀机与叶轮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实现机械能‑机械能之间的转换,转换损耗低,同时相较于转换为电能的方式,节省设备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方涛,林红良,刘建华,林英哲,吴立华,董继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