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搅拌装置的液下渣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3980发布日期:2023-06-10 01:4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搅拌装置的液下渣浆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渣浆泵,更具体涉及一种带搅拌装置的液下渣浆泵。


背景技术:

1、渣浆泵从工作原理上讲属于离心泵;从概念上讲,渣浆泵指通过借助离心力的作用使固、液混合介质能量增加的一种机械,将电能转换成介质的动能和势能的设备,主要适用于矿山、电厂、疏浚、冶金、化工、建材及石油等行业领域。

2、有些混合介质浓度比较大,而且可能会带一些大颗粒或缠绕物。若用常规的液下渣浆泵非常容易出现堵塞现象,严重影响渣浆泵的正常使用。而常规的做法是采用半开式叶轮液下渣浆泵或开式叶轮液下渣浆泵(如图2、3所示),但对于较大颗粒或缠绕物等来说使用效果却不佳,仍旧容易出现堵塞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搅拌装置的液下渣浆泵,以解决对于有较大颗粒或缠绕物的混合介质,现有渣浆泵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带搅拌装置的液下渣浆泵,包括轴承体、轴承、压盖、轴套、支架管、主轴、泵体、后护板、出水管、支撑板、叶轮;所述轴承体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架管的上方,支架管的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泵体,且轴承体内套设有轴套;所述主轴从上至下依次穿过轴套、支架管和泵体,泵体的顶端面设置后护板,且轴套的上端设置有套设在主轴上的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底端连接叶轮,且叶轮的厚度从内向外逐渐变小;所述主轴的下端连接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穿过叶轮;所述搅拌轴的下部设置入口滤网,且入口滤网套设在搅拌轴的下部;所述搅拌轴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搅拌、切割较大颗粒的搅拌轮;所述泵体的侧面连通出水管,出水管的上部连接水平设置的支撑板,且支撑板通过螺栓与支架管连接。

4、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入口滤网的侧面和底端面均设置了若干用于阻碍大颗粒进入的过滤口。

5、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入口滤网为钢板焊接制成的滤网。

6、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轴通过螺纹扣装在主轴上。

7、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轮为耐磨材质制成的轮。

8、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搅拌装置的液下渣浆泵,通过增加搅拌轴和搅拌轮,使渣浆泵具有了搅拌和切割功能,能够在介质进入泵腔前将其破碎或切割,使其进入泵腔后,能够顺利通过,不会因此产生堵塞;通过对叶轮入口滤网进行改进,增大了过滤面积,减小了滤网被完全堵塞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液下渣浆泵的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堵塞概率低,可用于具有大颗粒或缠绕物的渣浆池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搅拌装置的液下渣浆泵,包括轴承体(12)、轴承(13)、压盖(14)、轴套(11)、支架管(2)、主轴(1)、泵体(6)、后护板(5)、出水管(3)、支撑板(4)、叶轮(7);所述轴承体(12)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架管(2)的上方,支架管(2)的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泵体(6),且轴承体(12)内套设有轴套(11);所述主轴(1)从上至下依次穿过轴套(11)、支架管(2)和泵体(6),泵体(6)的顶端面设置后护板(5),且轴套(11)的上端设置有套设在主轴(1)上的压盖(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的底端连接叶轮(7),且叶轮(7)的厚度从内向外逐渐变小;所述主轴(1)的下端连接有搅拌轴(9),且搅拌轴(9)穿过叶轮(7);所述搅拌轴(9)的下部设置入口滤网(8),且入口滤网(8)套设在搅拌轴(9)的下部;所述入口滤网(8)的侧面和底端面均设置了若干用于阻碍大颗粒进入的过滤口;所述搅拌轴(9)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搅拌、切割较大颗粒的搅拌轮(10);所述泵体(6)的侧面连通出水管(3),出水管(3)的上部连接水平设置的支撑板(4),且支撑板(4)通过螺栓与支架管(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搅拌装置的液下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滤网(8)为钢板焊接制成的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搅拌装置的液下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9)通过螺纹扣装在主轴(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搅拌装置的液下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轮(10)为耐磨材质制成的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搅拌装置的液下渣浆泵包括轴承体、轴承、压盖、轴套、支架管、主轴、泵体、后护板、出水管、支撑板、叶轮;轴承体连接在支架管的上方,支架管的下方连接泵体,且轴承体内套设有轴套;主轴从上至下依次穿过轴套、支架管和泵体,且轴套的上端设置有压盖;主轴的底端连接叶轮,主轴的下端连接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穿过叶轮;搅拌轴的下部设置入口滤网,且入口滤网套设在搅拌轴的下部;搅拌轴的底端设置有搅拌轮;泵体的侧面连通出水管,出水管的上部连接支撑板,且支撑板与支架管连接。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堵塞概率低,可用于具有大颗粒或缠绕物的渣浆池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曲建锋,王道爱,胡仕伟,贾淑利,周慧利,李志云,郝旭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凯泉杂质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