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7146发布日期:2023-05-05 13:25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1、在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中,润滑油主要起到润滑、冷却、密封、清洗的作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曲轴伸入到压缩机底部的润滑油池中,通过曲轴中心孔内的导油片将润滑油供给到各个摩擦副,保证各个摩擦副的平稳运行。曲轴的径向油孔喷出的润滑油,与从上法兰排气口出来的冷媒相碰撞造成润滑油破碎,容易被冷媒携带流出压缩机,造成压缩机含油量下降。其次,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润滑油的温度逐渐升高,其粘性会因温度升高而降低,影响正常油膜的形成,导致摩擦副润滑不足,尤其是对轴承的影响较大,由于含油量下降再加上润滑油粘性下降,轴承柔性槽上的油膜厚度变薄,油膜能够承受的载荷也随之减小,因此柔性槽承受的载荷剧增,容易导致轴承磨损,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以解决现有压缩机润滑油工作过程中温度升高导致摩擦副润滑不足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压缩机主体上的分液器,所述压缩机主体内设有油池和曲轴,所述曲轴上设有曲轴中心孔,所述曲轴中心孔连通于所述油池,其还包括润滑油冷却机构,所述润滑油冷却机构用于将从所述曲轴中心孔输出的润滑油引流至所述分液器,在所述分液器处被冷却后回流至所述油池。

4、其中,所述润滑油冷却机构具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邻接于所述曲轴中心孔的进口端。

5、其中,所述回流口与所述曲轴的进口端之间的间距范围为:5-15mm。

6、其中,所述回流口与所述曲轴中心孔的轴线间距为l,所述曲轴的外径为d;其中,l≤0.6d。

7、其中,所述润滑油冷却机构包括:具有底部开口和顶部通孔的挡油罩,连接于所述挡油罩的进油通道,连通于所述进油通道的换热通道以及连通于所述换热通道的出油通道;所述曲轴外穿设有法兰,所述法兰密封插接于所述底部开口,所述曲轴穿设于所述顶部通孔,所述挡油罩、所述曲轴与所述法兰共同围合成一储油腔,所述进油通道连通于所述储油腔。

8、其中,所述换热通道为螺旋环绕于所述分液器的外壁上的管道结构。

9、其中,所述换热通道为环绕于所述分液器的外壁上的环形腔体。

10、其中,所述分液器内设有吸气管,所述换热通道为环绕于所述吸气管外壁的环形腔。

11、其中,所述挡油罩包括:筒状壳体,所述筒状壳体的上端径向向内延伸有一环形端壁,所述筒状壳体的下端设有所述底部开口,所述环形端壁中部设有所述顶部通孔,且所述环形端壁的边缘与所述曲轴外壁保留预设间隙。

12、其中,所述曲轴上还设有径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连通于所述曲轴中心孔,所述径向通孔位于所述储油腔内。

13、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通过润滑油冷却机构将从所述曲轴中心孔输出的润滑油引流至所述分液器,在所述分液器处被冷却后回流至所述油池,减少压缩机中润滑油的排出量,避免过多润滑油进入制冷系统,从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同时,降低压缩机润滑油的温度,防止摩擦面过热,形成正常的油膜厚度,保证摩擦副特别是轴承的润滑和冷却。

1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压缩机主体上的分液器,所述压缩机主体内设有油池和曲轴,所述曲轴上设有曲轴中心孔,所述曲轴中心孔连通于所述油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油冷却机构,所述润滑油冷却机构用于将从所述曲轴中心孔输出的润滑油引流至所述分液器,在所述分液器处被冷却后回流至所述油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冷却机构具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邻接于所述曲轴中心孔的进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口与所述曲轴的进口端之间的间距范围为:5-1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口与所述曲轴中心孔的轴线间距为l,所述曲轴的外径为d;其中,l≤0.6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冷却机构包括:具有底部开口和顶部通孔的挡油罩,连接于所述挡油罩的进油通道,连通于所述进油通道的换热通道以及连通于所述换热通道的出油通道;所述曲轴外穿设有法兰,所述法兰密封插接于所述底部开口,所述曲轴穿设于所述顶部通孔,所述挡油罩、所述曲轴与所述法兰共同围合成一储油腔,所述进油通道连通于所述储油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为螺旋环绕于所述分液器的外壁上的管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为环绕于所述分液器的外壁上的环形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内设有吸气管,所述换热通道为环绕于所述吸气管外壁的环形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罩包括:筒状壳体,所述筒状壳体的上端径向向内延伸有一环形端壁,所述筒状壳体的下端设有所述底部开口,所述环形端壁中部设有所述顶部通孔,且所述环形端壁的边缘与所述曲轴外壁保留预设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上还设有径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连通于所述曲轴中心孔和所述储油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润滑油冷却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压缩机主体上的分液器,压缩机主体内设有油池和曲轴,曲轴上设有曲轴中心孔,曲轴中心孔连通于油池,其还包括润滑油冷却机构,润滑油冷却机构用于将从所述曲轴中心孔输出的润滑油引流至所述分液器,在所述分液器处被冷却后回流至所述油池。其通过润滑油冷却机构将从所述曲轴中心孔输出的润滑油引流至所述分液器,在所述分液器处被冷却后回流至所述油池,减少压缩机中润滑油的排出量,避免过多润滑油进入制冷系统,从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同时,降低压缩机润滑油的温度,防止摩擦面过热,形成正常的油膜厚度,保证摩擦副特别是轴承的润滑和冷却。

技术研发人员:曾鸿健,谢创生,胡艳军,蔡庆波,刘华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