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通过流过机器的介质进行的冷却和润滑的径向流体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6245发布日期:2023-08-14 20:0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具有通过流过机器的介质进行的冷却和润滑的径向流体机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径向流体机器、尤其是径向流体工作机器、例如径向泵,具有通过流过该机器的介质进行的冷却和润滑,其中,所述介质从所述径向流体机器的高压侧流向低压侧,·所述径向流体机器具有壳体组件和能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空间中的转子组件,·其中,为了将所述转子组件支承在所述壳体组件中,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轴承,·其中,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电马达的转子和叶轮,·其中,所述马达除了所述转子之外包括定子,所述定子是所述壳体组件的一部分,·其中,所述马达的转子布置在所述转子组件的第一区域中并且所述定子布置在所述壳体组件的第一区域中,·其中,所述壳体组件的所述第一区域包围所述转子组件的所述第一区域,·其中,在所述壳体组件的第一区域与所述转子组件的第一区域之间设置有距离,所述距离形成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在一侧与所述径向流体机器的高压侧连接并且在另一侧与所述径向流体机器的低压侧连接,从而在所述径向流体机器运行中,流过所述径向流体机器的介质的副流流过所述第一缝隙,并且在此从所述马达的转子和/或定子导出热量,·其中,所述第一轴承具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设置在所述转子组件的第一轴承部件与所述壳体组件的第一轴承部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缝隙在低压侧或高压侧与所述第二缝隙连接,使得在所述径向流体机器的运行中,流过所述径向流体机器的介质的一部分流过所述第二缝隙并且在此负责润滑所述轴承。


背景技术:

1、发明人已知这种径向流体机器,尤其是这种径向泵。这种径向流体机器的优点在于,借助于流过第一缝隙的副流,马达被冷却,并且第一轴承被部分地润滑。如果副流随后也被引导通过第二缝隙,则第一轴承的完全润滑是可能的。

2、如果介质的副流从第一缝隙被引导到第二缝隙中,则所述副流通过从第一缝隙到第二缝隙的过渡区域。在这个区域中,副流可以偏转。

3、被副流夹带的颗粒可能沉积和收集在第一轴承中。这例如可以通过在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之间的过渡区域中产生的区段而产生,在该区段中所述介质的流动速度较小。通过沉积的颗粒可以减少副流。这会对马达的冷却以及第一轴承的润滑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避免颗粒的沉积。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避免颗粒沉积在第一轴承中。

2、该任务根据本发明这样来解决,即,在从所述第一缝隙向所述第二缝隙的过渡区域中设置有旁路开口或旁路通道,所述旁路开口或旁路通道将所述过渡的所述区域与所述径向流体机器的低压侧连接,使得在所述径向流体机器运行中,流过所述第一缝隙的介质的仅一部分也流过所述第二缝隙。优选地,副流的较大部分被引导通过旁路开口或旁路通道。副流的较大部分于是夹带在副流中携带的颗粒,使得颗粒不会沉积在第一轴承中。优选地,旁路开口或旁路通道在过渡区域上的连接被设计成使得被引导通过旁路开口或旁路通道的副流的一部分比现有技术中更少地被转向,使得由此在第一轴承中能够产生具有较小流动速度的更少的区段。此外,旁路开口或旁路通道优选具有这样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对副流的所述部分提供比第二缝隙更小的阻力,使得副流的流过旁路开口或旁路通道的部分比副流的流过第二缝隙的部分更大。

3、因此可能的是,每个旁路开口或每个旁路通道具有最小的横截面,并且所述最小横截面中的至少一个最小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或直径大于在所述第二缝隙的区域中在所述壳体组件的第一区域与所述转子组件的第一区域之间的距离。

4、此外可能的是,旁路开口或旁路通道的最小横截面积的总和可以大于第二缝隙的最小横截面积。

5、在根据本发明的径向流体机器中,壳体组件的第一轴承部件可以通过环形槽形成。所述转子组件的第一轴承部件可以通过第一环形成,所述第一环埋入到环形槽中并且是所述转子组件的一部分。

6、所述第一缝隙的一部分可以被形成在所述环形槽的处于径向外部的限界面与所述第一环的处于径向外部的面之间。所述第二缝隙可以被形成在所述环形槽的处于径向内部的限界面与所述第一环的处于径向内部的面之间。从所述第一缝隙向所述第二缝隙的所述过渡区域可以被形成在所述环形槽的轴向限界面与所述第一环的轴向面之间。

7、在根据本发明的径向流体机器中,环形槽的处于径向内部的限界面可以是第二环的处于径向外部的面,该第二环是壳体组件的一部分。将从第一缝隙到第二缝隙的过渡区域与径向流体机器的低压侧连接的旁路开口或旁路通道可以设置在第二环中。旁路开口或旁路通道可以尤其是在第二环中径向延伸的通孔。

8、第一轴承可以是径向滑动轴承。该滑动轴承的轴承衬套可以是转子组件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

1.一种径向流体机器、尤其是径向流体工作机器、例如径向泵(p),所述径向流体机器具有通过流过机器的介质进行的冷却和润滑,其中,所述介质从径向流体机器的高压侧流向低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流体机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旁路开口或每个旁路通道(1111)具有最小的横截面,并且所述最小横截面中的至少一个最小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或直径大于在第二缝隙(s2)的区域中在壳体组件的第一区域(1a)与转子组件的第一区域(2a)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径向流体机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旁路开口或旁路通道(1111)的最小横截面积的总和大于第二缝隙(s2)的最小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径向流体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的第一轴承部件由第一环形槽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径向流体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的第一轴承部件通过第一环(212)形成,所述第一环埋入到第一环形槽中并且是转子组件(2)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径向流体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s1)的一部分被形成在环形槽的处于径向外部的限界面与第一环(212)的处于径向外部的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径向流体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缝隙(s2)被形成在环形槽的处于径向内部的限界面与第一环(212)的处于径向内部的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和7所述的径向流体机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缝隙(s1)向第二缝隙(s2)的过渡区域(u)被形成在第一环形槽的轴向限界面与第一环(212)的轴向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径向流体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处于径向内部的限界面是环(111)的处于径向外部的面,所述环是壳体组件(1)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8和9所述的径向流体机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旁路开口或旁路通道(1111)设置在壳体组件(1)的环(111)中,所述旁路开口或旁路通道将从第一缝隙(s1)到第二缝隙(s2)的过渡区域(u)与径向流体机器的低压侧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径向流体机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旁路开口或旁路通道(1111)是在壳体组件(1)的环(111)中径向延伸的通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径向流体机器,具有通过流过该机器的介质进行的冷却和润滑,其中,所述介质从所述径向流体机器的高压侧流向低压侧,·径向流体机器具有壳体组件(1)和能旋转地支承在壳体组件(1)的内部空间中的转子组件(2),·其中,为了将转子组件(2)支承在壳体组件(1)中而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轴承,·其中,转子组件(2)包括电马达(15、25)的转子(25)和叶轮(21),·其中,马达(15、25)除了转子(25)之外包括定子(15),所述定子是壳体组件(1)的一部分,·其中,马达(15、25)的转子(25)布置在转子组件(2)的第一区域(2a)中并且定子(15)布置在壳体组件(1)的第一区域(1a)中,·其中,壳体组件(1)的第一区域(1a)包围转子组件(2)的第一区域(2a)。

技术研发人员:G·迪克,B·格罗特,T·海瑟,D·尼斯,T·威利-里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拉有限双合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