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44138发布日期:2023-06-13 09:2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及方法,属水力测功器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1、水力测功器是一种功率吸收及测量的设备。一般由主轴、转子、定子、壳体组成。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维护方便等特点,一般应用在低转速、超大扭矩或功率的航空、航海行业原动机测试时作为负载使用,原动机测试时,其输出轴与水力测功器联轴节相连,两者之间同心精度要求较高,由于一般大功率低速型水力测功器重量较重,且大多采用人工或工具对测功器本体施加外力使其中心与原动机输出轴中心重合,对中操作时,效率较低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基本不适应现代高效的生产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及方法,此装置采用液压油站分别驱动安装在水力测功器本体及底板之间液压千斤顶,通过安装在底板上液压千斤顶活塞杆的运动来调整测功器本体的前后、左右及垂直方向的位置,从而快速实现水力测功器的主轴旋转中心与原动机的输出轴中心高精度重合。

2、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它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支撑安装有测功器;底板的顶部前、后边缘分别对称安装有前后移动挡板;底板的顶部左、右边缘分别对称安装有左右移动挡板;所述前后移动挡板与水力测功器底座的筋板之间安装有前后移动千斤顶;所述左右移动挡板与水力测功器底座的筋板之间安装有左右移动千斤顶;所述底板与水力测功器底座的四角之间安装有垂直布置的垂直移动千斤顶;所述前后移动千斤顶、左右移动千斤顶和垂直移动千斤顶与用于提供液压动力的液压泵站系统相连。

3、所述前后移动千斤顶和左右移动千斤顶都呈水平布置。

4、所述液压泵站系统包括油箱,油箱的内部安装有滤器,滤器与油泵相连,油泵与用于提供动力的油泵电机相连;油泵的出油口并连有前后移动操作换向阀、左右移动换向阀和垂直移动换向阀;

5、所述前后移动操作换向阀通过多个前后移动调速阀分别与相应的多个前后移动千斤顶相连;

6、所述左右移动换向阀通过多个左右移动调速阀分别与相应的多个左右移动千斤顶相连;

7、所述垂直移动换向阀通过多个垂直移动调速阀分别与相应的多个垂直移动千斤顶相连。

8、所述油泵的出口管路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系统压力的溢流阀,并将液压泵站系统的压力控制在50-70mpa。

9、所述油箱上安装有液位计,油箱的顶盖设置有加油口和回油口;所述油泵的出油管路上安装有单向阀。

10、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压板,在测功器中心调整操作完成后,将压板锁紧,使得压板与水力测功器底座形成一个整体。

11、所述前后移动操作换向阀、左右移动换向阀和垂直移动换向阀都采用手动三位四通换向阀。

12、前后移动调速阀、左右移动调速阀和垂直移动调速阀与相应的前后移动千斤顶、左右移动千斤顶和垂直移动千斤顶之间都通过相应的高压软管相连。

13、所述前后移动千斤顶、左右移动千斤顶和垂直移动千斤顶均采用单作用油缸形式,只有一个油路通道接通油缸的无杆腔,千斤顶的活塞依靠弹簧的作用力回位。

14、采用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进行测功器调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步骤一,将水力测功器底座支撑在底板上,并在底板的上平面前后部位安装前后移动挡板,在左右部位安装左右移动挡板;前后移动挡板与水力测功器底座的筋板之间安装前后移动千斤顶;左右移动挡板与水力测功器底座的筋板之间安装左右移动千斤顶;

16、步骤二,在底板和水力测功器底座四角垂直安装四个垂直移动千斤顶;

17、步骤三,将前后移动千斤顶、左右移动千斤顶和垂直移动千斤顶通过高压软管与液压泵站系统相连;

18、步骤四,在测功器对中操作时,通过现场检测测功器联轴器与原动机输出轴的外圆相对距离,操作液压站对某一液压千斤顶供油,将其活塞杆顶出,推动测功器本体在底板上实现相对位置移动,从而实现对中操作;

19、步骤五,在中心调整操作完成后,将压板锁紧,使得压板与水力测功器底座形成一个整体。

20、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发明采用液压油站分别驱动安装在水力测功器本体及底板之间液压千斤顶,通过安装在底板上液压千斤顶活塞杆的运动来调整测功器本体的前后、左右及垂直方向的位置,从而快速实现水力测功器的主轴旋转中心与原动机的输出轴中心高精度重合。

22、2、本发明相对于不带中心调整装置的测功器,可以显著地提高对中效率,缩短对中操作时间50%以上。

23、3、通过上述的液压泵站系统能够用于提供调整过程中相应千斤顶的液压动力。

24、4、通过前后移动千斤顶能够用于实现前后位置的调节。

25、5、通过左右移动千斤顶能够用于实现左右位置的调节。

26、6、通过垂直移动千斤顶能够用于实现高度位置的调节。

27、7、通过液位计能够用于显示液位高度。通过加油口便于向油箱注入油液。



技术特征:

1.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22),底板(22)的顶部支撑安装有测功器;底板(22)的顶部前、后边缘分别对称安装有前后移动挡板(21);底板(22)的顶部左、右边缘分别对称安装有左右移动挡板(23);所述前后移动挡板(21)与水力测功器底座(20)的筋板之间安装有前后移动千斤顶(12);所述左右移动挡板(23)与水力测功器底座(20)的筋板之间安装有左右移动千斤顶(13);所述底板(22)与水力测功器底座(20)的四角之间安装有垂直布置的垂直移动千斤顶(14);所述前后移动千斤顶(12)、左右移动千斤顶(13)和垂直移动千斤顶(14)与用于提供液压动力的液压泵站系统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千斤顶(12)和左右移动千斤顶(13)都呈水平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站系统包括油箱(1),油箱(1)的内部安装有滤器(4),滤器(4)与油泵(3)相连,油泵(3)与用于提供动力的油泵电机(5)相连;油泵(3)的出油口并连有前后移动操作换向阀(10)、左右移动换向阀(11)和垂直移动换向阀(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3)的出口管路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系统压力的溢流阀(2),并将液压泵站系统的压力控制在50-7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上安装有液位计(7),油箱(1)的顶盖设置有加油口(6)和回油口(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2)上安装有压板(24),在测功器中心调整操作完成后,将压板(24)锁紧,使得压板(24)与水力测功器底座(20)形成一个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操作换向阀(10)、左右移动换向阀(11)和垂直移动换向阀(19)都采用手动三位四通换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后移动调速阀(18)、左右移动调速阀(17)和垂直移动调速阀(16)与相应的前后移动千斤顶(12)、左右移动千斤顶(13)和垂直移动千斤顶(14)之间都通过相应的高压软管(15)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千斤顶(12)、左右移动千斤顶(13)和垂直移动千斤顶(14)均采用单作用油缸形式,只有一个油路通道接通油缸的无杆腔,千斤顶的活塞依靠弹簧的作用力回位。

10.采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进行测功器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水力测功器中心调整装置及方法,底板的顶部支撑安装有测功器;底板的顶部前、后边缘分别对称安装有前后移动挡板;底板的顶部左、右边缘分别对称安装有左右移动挡板;所述前后移动挡板与水力测功器底座的筋板之间安装有前后移动千斤顶;所述左右移动挡板与水力测功器底座的筋板之间安装有左右移动千斤顶;所述底板与水力测功器底座的四角之间安装有垂直布置的垂直移动千斤顶;所述前后移动千斤顶、左右移动千斤顶和垂直移动千斤顶与用于提供液压动力的液压泵站系统相连。通过安装在底板上液压千斤顶活塞杆的运动来调整测功器本体的前后、左右及垂直方向的位置,从而快速实现水力测功器的主轴旋转中心与原动机的输出轴中心高精度重合。

技术研发人员:孙仁君,许昌,李少华,周江,洪维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