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0743发布日期:2023-07-05 05:30阅读:53来源:国知局
风机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空调,具体涉及一种机房空调风机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1、下出风式机房空调在地板上开孔,将地板下作为一个静压箱,在机架下方装有出风口,使经过空气调节的较低温度气体自下而上流过程控机架,将热量带走,精密空调冷风向下排出,将冷风送向机房内设备达到制冷,从而保证程控机在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下工作。由于地板下的空间比风管断面的面积要大许多,这就形成了静压箱,因此下送风方式送风均匀,整个机房区域的温差小。

2、下出风式机房空调运行时需将风机下沉到地板下的静压箱内,维护风机时,需要将风机从地板下抬升至地面,再从机组内取出。目前常规的操作方式为通过人工下沉或抬升风机,由于风机重量较大,每次升降风机需多人合作完成,不仅浪费人工成本,而且人员在升降过程中无法简单灵活的暂停操作过程,若出现风机产生侧翻或体力不支等情况时,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安装人员工作负担。

3、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风机升降的机构,用于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降低风机升降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风机升降机构,能够利用机械驱动方式实现风机组件的升降控制,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风机升降机构,包括底座组件、风机组件,底座组件与风机组件之间通过摇杆和钢绳连接,摇杆和钢绳形成驱动机构,驱动风机组件相对于底座组件上下移动,底座组件上设置有供风机组件通过的通孔。

3、优选地,风机升降机构,还包括制动机构,制动机构在风机组件相对于底座组件向上移动过程中始终与摇杆接触,能够锁止摇杆,防止摇杆反向转动。

4、优选地,底座组件包括风机底座、立柱和横梁,立柱(15)固定设置在风机底座上,并能够对横梁形成支撑,风机底座、立柱和横梁共同形成方形框架,通孔设置在风机底座上。

5、优选地,风机底座还包括风机支架,风机支架可拆卸地固定在风机底座上,风机支架能够将风机组件固定在风机底座上。

6、优选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上固定板、风机本体和风机下固定板,风机本体连接在风机上固定板和风机下固定板之间,钢绳与风机上固定板连接。

7、优选地,摇杆包括齿轮、缠绕臂、手摇臂和连接杆,齿轮固定套设在缠绕臂上,缠绕臂可自转地固定架设在横梁上,钢绳远离风机上固定板的一端与缠绕臂固定连接,手摇臂通过连接杆与缠绕臂驱动连接,驱动缠绕臂转动,调整风机组件的上下位置。

8、优选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杆,制动杆头部为梯形方块,梯形方块能够与齿轮卡合,从而锁止齿轮,制动杆尾部为圆柱形长杆,圆柱形长杆上具有凸台。

9、优选地,制动机构还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可拆卸地固定在横梁上,固定支架开设有让位凹槽,凸台能够沿制动杆轴向运动穿过让位凹槽,让位凹槽具有圆孔,圆柱形长杆穿过圆孔穿设在固定支架上,并与圆孔具有间隙,凸台高度大于间隙。

10、优选地,制动机构还包括弹簧,弹簧套设在圆柱形长杆外周,弹簧的一端与制动杆抵接,另一端与制动杆头部抵接,并且始终呈压缩状态。

11、优选地,制动机构与齿轮相对应设置,制动杆具有能够使齿轮单向转动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能够使齿轮自由转动的第二工作位置。

12、本申请提供的风机升降机构,包括底座组件、风机组件,底座组件与风机组件之间通过摇杆和钢绳连接,摇杆和钢绳形成驱动机构,驱动风机组件相对于底座组件上下移动,底座组件上设置有供风机组件通过的通孔。风机升降机构在底座组件上设置供风机组件通过的通孔,在需要风机组件下降时,可以通过旋转摇杆带动风机组件向下移动,经通孔下移至目标位置,在需要风机组件上升时,可以通过反向旋转摇杆带动风机组件向上移动,经通孔上移至目标位置,并且通过制动机构控制风机组件是否可以上下移动或停止移动,过程简单方便,省时省力,避免人力在升降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使操作更加安全可靠高效。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9)、风机组件(7),所述底座组件(9)与所述风机组件(7)之间通过摇杆(4)和钢绳(6)连接,所述摇杆(4)和所述钢绳(6)形成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风机组件(7)相对于所述底座组件(9)上下移动,所述底座组件(9)上设置有供所述风机组件(7)通过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机构(5),所述制动机构(5)在所述风机组件(7)相对于所述底座组件(9)向上移动过程中始终与所述摇杆(4)接触,能够锁止所述摇杆(4),防止所述摇杆(4)反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9)包括风机底座(1)、立柱(2)和横梁(3),所述立柱(2)固定设置在所述风机底座(1)上,并能够对所述横梁(3)形成支撑,所述风机底座(1)、所述立柱(2)和所述横梁(3)共同形成方形框架,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风机底座(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底座(1)还包括风机支架(8),所述风机支架(8)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风机底座(1)上,所述风机支架(8)能够将所述风机组件(7)固定在所述风机底座(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7)包括风机上固定板(71)、风机本体(72)和风机下固定板(73),所述风机本体(72)连接在所述风机上固定板(71)和所述风机下固定板(73)之间,所述钢绳(6)与所述风机上固定板(7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4)包括齿轮(41)、缠绕臂(43)、手摇臂(42)和连接杆(44),所述齿轮(41)固定套设在所述缠绕臂(43)上,所述缠绕臂(43)可自转地固定架设在所述横梁(3)上,所述钢绳(6)远离所述风机上固定板(71)的一端与所述缠绕臂(43)固定连接,所述手摇臂(42)通过所述连接杆(44)与所述缠绕臂(43)驱动连接,驱动所述缠绕臂(43)转动,调整所述风机组件(7)的上下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5)包括制动杆(56),所述制动杆(56)头部为梯形方块(54),所述梯形方块(54)能够与所述齿轮(41)卡合,从而锁止齿轮(41),所述制动杆(56)尾部为圆柱形长杆(52),所述圆柱形长杆(52)上具有凸台(5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5)还包括固定支架(51),所述固定支架(51)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横梁(3)上,所述固定支架(51)开设有让位凹槽,所述凸台(55)能够沿所述制动杆(56)轴向运动穿过所述让位凹槽,所述让位凹槽具有圆孔,所述圆柱形长杆(52)穿过所述圆孔穿设在所述固定支架(51)上,并与所述圆孔具有间隙,所述凸台(55)高度大于所述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5)还包括弹簧(53),所述弹簧(53)套设在所述圆柱形长杆(52)外周,所述弹簧(53)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51)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制动杆(56)头部抵接,并且始终呈压缩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5)与所述齿轮(41)相对应设置,所述制动杆(56)具有能够使齿轮(41)单向转动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能够使齿轮(41)自由转动的第二工作位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机升降机构,该风机升降机构提供一种风机升降机构,包括底座组件、风机组件,底座组件与风机组件之间通过摇杆和钢绳连接,摇杆和钢绳形成驱动机构,驱动风机组件相对于底座组件上下移动,底座组件上设置有供风机组件通过的通孔。风机升降机构在底座组件上设置供风机组件通过的通孔,在需要风机组件下降时,可以通过旋转摇杆带动风机组件向下移动,经通孔下移至目标位置,在需要风机组件上升时,可以通过反向旋转摇杆带动风机组件向上移动,经通孔上移至目标位置,并且通过制动机构控制风机组件是否可以上下移动或停止移动,过程简单方便,省时省力,避免人力在升降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使操作更加安全可靠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黄玉优,赵敏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