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03313发布日期:2023-12-16 08:4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厂循环冷却,特别是一种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的水冷凝汽式火力发电厂除了设有用于冷却汽轮机排汽的循环水系统, 还设有向各类转动机械、 辅助系统的分散冷却装置提供冷却水的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开式循环泵的进水管与凝汽器循环水进水管连接,开式循环泵的出水管与上述分散冷却装置连接,开式循环冷却水经过分散冷却装置后汇集于和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连接的开式循环回水母管。 循环水和开式循环冷却水均是通过冷却塔实现降温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现有开式泵在启动时,由于开式泵入口管路较长、注水时间较长,在运行时无法进行快速切换,无法满足机组在现货市场下负荷调整时所需要的开式水量,严重影响高背压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中存在的开式泵入口管路较长、注水时间较长,在运行时无法进行快速切换等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2、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其包括,调速单元,所述调速单元包括驱动轴联轴器、从动轴、锥轮一、锥轮二和传动带,所述锥轮一包括设置于其内侧的推动组件,所述锥轮二包括设置于其两侧的配合组件,所述驱动轴联轴器设置于锥轮一侧边,所述从动轴与锥轮二啮合配合,所述传动带设置于锥轮一和锥轮二之间。

4、作为本发明所述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驱动轴联轴器与汽轮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联轴器还包括设置于其端部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中部开设有驱动槽。

5、作为本发明所述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从动轴包括设置于其中部的从动槽。

6、作为本发明所述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锥轮一对称设置于驱动轴两侧,其对称中心部位还设置有推力件。

7、作为本发明所述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其侧边的离心杆,所述离心杆包括设置于其中部的滑槽,设置于其两侧的活动杆,设置于其侧边的离心球。

8、作为本发明所述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其侧边的离心槽,所述离心槽端部设置有压簧,所述推动组件另一侧设置有安放槽。

9、作为本发明所述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其侧边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活动杆铰接连接。

10、作为本发明所述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其侧边的活动爪,所述活动爪包括设置于其两侧的滑杆,设置于其端部的弧形板,设置于弧形板端部的拉簧,设置于安放槽内侧的旋转杆。

11、作为本发明所述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配合组件包括设置于其侧边的挡板,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与所述复位弹簧固定连接的推环。

12、作为本发明所述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底板、循环泵和固定环,所述循环泵设置于支撑底板侧边,所述固定环与循环泵卡合固定,所述支撑底板包括设置于其两侧的支撑杆,所述循环泵包括设置于其侧边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13、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通过驱动轴联轴器从汽轮机端获取汽轮机的动力,使调控单元一直处于旋转状态,在初始时,锥轮一转速低,其产生的离心力也低,而通过传动带带动的锥轮二转速低,此时锥轮二带动的循环泵转速较低,泵几乎处于静止状态,当汽轮机在蒸汽压力的驱动下逐渐升高转速时,由于锥轮一产生的离心力,使得两个锥轮被离心结构推动靠拢,在这个过程中,传动带在锥轮一这一端的轴径变大,而对应的锥轮二端的轴径开始缩小,整个装置的传动发生改变,此时泵的速度增大,在汽轮机速度继续增大的过程中,锥轮一之间的间距继续缩小,因此使得传动带继续张紧,这时锥轮二的转速超过锥轮一的转速,此时泵的功率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过程当中,根据汽轮机输出的效率来改变泵循环冷却泵的功率,使循环冷却泵更能适配不同的工况,提高了泵的使用效率。

14、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6、图1为实施例中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场景图。

17、图2为实施例中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调速单元结构图。

18、图3为实施例中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调速单元传动效率相近图。

19、图4为实施例中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调速单元传动效率被放大结构图。

20、图5为实施例中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锥轮结构图。

21、图6为实施例中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推动组件结构图。

22、图7为实施例中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推动组件侧视图。

23、图8为实施例中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推动组件张开结构图。

24、图9为实施例中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a处结构图。

25、图10为实施例中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b处结构图。

26、图11为实施例中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的c处结构图。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轴联轴器(101)与汽轮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联轴器(101)还包括设置于其端部的输出轴(101a),所述输出轴(101a)中部开设有驱动槽(101a-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102)包括设置于其中部的从动槽(102a)。

4.如权利要求2任一所述的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轮一(103)对称设置于输出轴(101a)两侧,其对称中心部位还设置有推力件(103b)。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103a)包括设置于其侧边的离心杆(103a-1),所述离心杆(103a-1)包括设置于其中部的滑槽(103a-11),设置于其两侧的活动杆(103a-12),设置于其侧边的离心球(103a-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103a)还包括设置于其侧边的离心槽(103a-2),所述离心槽(103a-2)端部设置有压簧(103a-21),所述推动组件(103a)另一侧设置有安放槽(103a-2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103a)包括设置于其侧边的支撑环(103a-3),所述支撑环(103a-3)与活动杆(103a-12)铰接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103a)包括设置于其侧边的活动爪(103a-4),所述活动爪(103a-4)包括设置于其两侧的滑杆(103a-41),设置于其端部的弧形板(103a-42),设置于弧形板(103a-42)端部的拉簧(103a-43),设置于安放槽(103a-22)内侧的旋转杆(103a-4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组件(104a)包括设置于其侧边的挡板(104a-1),与所述挡板(104a-1)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104a-3),与所述复位弹簧(104a-3)固定连接的推环(104a-2)。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单元(200),所述支撑单元(200)包括支撑底板(201)、循环泵(202)和固定环(203),所述循环泵(202)设置于支撑底板(201)侧边,所述固定环(203)与循环泵(202)卡合固定,所述支撑底板(201)包括设置于其两侧的支撑杆(201a),所述循环泵(202)包括设置于其侧边的进水管(202a)和出水管(202b)。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厂循环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循环冷却泵速度调控装置,包括调速单元,调速单元包括驱动轴联轴器、从动轴、锥轮一、锥轮二和传动带,锥轮一包括设置于其内侧的推动组件,锥轮二包括设置于其两侧的配合组件,驱动轴联轴器设置于锥轮一侧边,从动轴与锥轮二啮合配合,传动带设置于锥轮一和锥轮二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从汽轮机端获取动力,使得调速组件能够在适配当前汽轮机转速的情况下进行泵速调节,使得汽轮机组的冷却速度与汽轮机当前负载相互适配,减少了能源的浪费,也提高了冷却装置的实时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俊,田忠玉,李刚,高明军,王猛,李滨,樊睿,张雪飞,顔秉瑞,赵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济南黄台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