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16859发布日期:2024-02-09 13:0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进程的推进,现代公路建设在迅猛发展。公路隧道是目前国内比较常见的一种公路通车道路,公路隧道如不采用先进的监控管理措施,在交通量大、气候恶劣的情况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和交通阻塞。为了正常通车,防范交通安全隐患,需要一整套隧道综合智能监控系统,对公路路段内的多个隧道进行集中监控管理,实时监视各隧道内灯光照明、风机运行、供配电参数、环境参数、视频图像、紧急呼叫等情况,控制照明系统、安全闸门、风机启停、疏散标志、可变情报板等。

2、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75%左右的国土是山地或重丘,为了发展道路交通和保护环境,必须大力发展隧道建设。随着九十年代开始,我国陆续建成中梁山、二郎山、终南山等特长隧道,据不完全统计已建成隧道15000余座,总长超10000km,在建隧道2000余座。但目前我国隧道内交通监测与控制水平落后,目前少数几座特长隧道的交通监控设备均为进口,大量隧道未安装或少安装监控设备,这方面严重影响了我国公路隧道的发展。

3、目前,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主要用于隧道内的环境监控、消防监控、电力监控、照明控制以及应急通信广播控制等,其中环境控制部分包括用于监控空气指标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排出隧道内不合格空气的风机。现在隧道内所安装的风机均为固定安装在隧道顶壁上的,风机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均无法改变朝向,导致风机的进风方向和排风方向均无法改变,导致风机的作用范围小,对隧道内不合格空气的排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对隧道内不合格空气排除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包括隧道风机、用于将所述隧道风机固定在所述隧道顶部的第一连接架、用于驱动所述隧道风机绕一转动中心点转动,以使所述隧道风机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均绕一水平直线作圆周方向上的摆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将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隧道顶部的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第一架体以及轴承外圈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上的关节轴承,所述隧道风机的中部固设于所述关节轴承的轴承内圈内,所述转动中心点与所述关节轴承的中心点重合,所述水平直线为所述轴承外圈的轴心线。

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架上的固定板、一端固设于所述固定板上并与所述轴承外圈同轴心线设置的支撑杆、通过球头轴承连接于所述支撑杆另一端的摆动板、固定在所述摆动板上且与所述摆动板的固定点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的多条拉绳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摆动板绕所述球头轴承的转动中心摆动,以使各所述固定点依次背离所述轴承外圈摆动的驱动部,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摆动板上,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隧道风机的背离所述摆动板的一端的边缘,所述拉绳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隧道风机的固定连接位置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

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架上的转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架上并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联动的减速机、设于所述减速机输出轴上的转动板以及设于所述转动板上且偏离所述减速机输出轴的抵持件,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轴承外圈同轴心线设置,所述抵持件用于抵持所述摆动板并使所述摆动板的一侧边缘背离所述轴承外圈倾斜。

6、进一步的,所述抵持件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板上的抵持杆、自所述抵持杆的另一端端面向里凹陷形成的第一球窝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球窝内并与所述第一球窝相适配的第一球头,所述第一球头用于抵持所述摆动板。

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架上的滑轨、滑动配合于所述滑轨上并用于安装所述转动电机和所述减速机的滑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架上并用于朝向或背离所述摆动板推拉所述转动电机的推拉部。

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电机为双轴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一输出轴与所述减速机联动,所述转动电机的另一输出轴朝向所述轴承外圈;所述推拉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架上且位于所述转动电机和所述轴承外圈之间的螺纹套筒、螺合于所述螺纹套筒内的螺杆以及设于所述滑轨上并分设于所述滑块两侧的两个行程开关,所述转动电机的所述另一输出轴与所述螺杆相轴接。

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摆动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的多根压缩弹簧,多根所述压缩弹簧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于所述支撑杆周围。

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轴承外圈上一一对应于各所述拉绳位置处的多个张紧部,各所述张紧部用于张紧对应的所述拉绳。

11、进一步的,所述张紧部包括沿所述轴承外圈的径向固设于所述轴承外圈上的连接柱、沿所述连接柱的轴向设于所述连接柱上的滑槽、滑动配合于所述滑槽内的滑动杆、用于将所述滑动杆固定在所述滑槽内的固定件以及设于所述滑动杆背离所述轴承外圈的一端并用于支撑所述拉绳的支撑件,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呈内腔大开口小的t字形或燕尾形。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为设置于所述滑动杆背离所述轴承外圈的一端的定滑轮。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14、在使用本发明所述的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前,将所述隧道风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架固定在隧道顶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架将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隧道顶部。在所述隧道风机工作过程中,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隧道风机绕所述关节轴承的中心点转动,进而使所述隧道风机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均绕所述关节轴承的所述轴承外圈的轴心线作圆周方向上的摆动,能够同时使所述隧道风机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均能够不断改变朝向,能够增大所述隧道风机进风端和出风端的作用范围,能够改善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对隧道内不合格空气的排除效果。

15、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风机、用于将所述隧道风机固定在所述隧道顶部的第一连接架、用于驱动所述隧道风机绕一转动中心点转动,以使所述隧道风机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均绕一水平直线作圆周方向上的摆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将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隧道顶部的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第一架体以及轴承外圈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上的关节轴承,所述隧道风机的中部固设于所述关节轴承的轴承内圈内,所述转动中心点与所述关节轴承的中心点重合,所述水平直线为所述轴承外圈的轴心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架上的固定板、一端固设于所述固定板上并与所述轴承外圈同轴心线设置的支撑杆、通过球头轴承连接于所述支撑杆另一端的摆动板、固定在所述摆动板上且与所述摆动板的固定点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的多条拉绳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摆动板绕所述球头轴承的转动中心摆动,以使各所述固定点依次背离所述轴承外圈摆动的驱动部,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摆动板上,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隧道风机的背离所述摆动板的一端的边缘,所述拉绳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隧道风机的固定连接位置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架上的转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架上并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联动的减速机、设于所述减速机输出轴上的转动板以及设于所述转动板上且偏离所述减速机输出轴的抵持件,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轴承外圈同轴心线设置,所述抵持件用于抵持所述摆动板并使所述摆动板的一侧边缘背离所述轴承外圈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板上的抵持杆、自所述抵持杆的另一端端面向里凹陷形成的第一球窝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球窝内并与所述第一球窝相适配的第一球头,所述第一球头用于抵持所述摆动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架上的滑轨、滑动配合于所述滑轨上并用于安装所述转动电机和所述减速机的滑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架上并用于朝向或背离所述摆动板推拉所述转动电机的推拉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为双轴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一输出轴与所述减速机联动,所述转动电机的另一输出轴朝向所述轴承外圈;所述推拉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架上且位于所述转动电机和所述轴承外圈之间的螺纹套筒、螺合于所述螺纹套筒内的螺杆以及设于所述滑轨上并分设于所述滑块两侧的两个行程开关,所述转动电机的所述另一输出轴与所述螺杆相轴接。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摆动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的多根压缩弹簧,多根所述压缩弹簧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于所述支撑杆周围。

8.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轴承外圈上一一对应于各所述拉绳位置处的多个张紧部,各所述张紧部用于张紧对应的所述拉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部包括沿所述轴承外圈的径向固设于所述轴承外圈上的连接柱、沿所述连接柱的轴向设于所述连接柱上的滑槽、滑动配合于所述滑槽内的滑动杆、用于将所述滑动杆固定在所述滑槽内的固定件以及设于所述滑动杆背离所述轴承外圈的一端并用于支撑所述拉绳的支撑件,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呈内腔大开口小的t字形或燕尾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设置于所述滑动杆背离所述轴承外圈的一端的定滑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包括隧道风机、用于将所述隧道风机固定在所述隧道顶部的第一连接架、用于驱动所述隧道风机绕一转动中心点转动,以使所述隧道风机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均绕一水平直线作圆周方向上的摆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将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隧道顶部的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第一架体以及轴承外圈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上的关节轴承,所述隧道风机的中部固设于所述关节轴承的轴承内圈内,所述转动中心点与所述关节轴承的中心点重合,所述水平直线为所述轴承外圈的轴心线。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改善本发明所述的应用于智慧隧道的综合管控系统对隧道内不合格空气的排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韩东喜,张锋,刘关平,邱林凤,龙华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安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