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组件、转缸泵和换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19006发布日期:2024-02-09 13:11阅读:74来源:国知局
泵体组件、转缸泵和换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换热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体组件、转缸泵和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1、在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等领域,通常采用液泵替代压缩机,驱动冷媒在空调系统中运行,且能效高于常规的空调系统,行业内将这种使用泵驱动冷媒的系统称为氟泵系统,驱动冷媒运行的泵称为氟泵。

2、但是,现有的氟泵的缸套的进口缓冲槽和吸液槽的交汇处存在尖角或尖锐的棱边,这种尖锐的棱边在加工后往往容易出现毛刺翻边,且棱边的壁面薄弱,在长期使用的过程容易脱落形成杂质,这些缺陷称为“未解决相贯线尖角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组件、转缸泵和换热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缸套的进口缓冲槽和吸液槽的交汇处存在尖角或尖锐的棱边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包括转轴、缸套和活塞组件,其中,转轴与缸套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固定;活塞组件具有变容积腔,活塞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缸套内,且转轴与活塞组件驱动连接,以改变变容积腔的容积;缸套上设置有吸液口和排液口,吸液口与变容积腔连通并向变容积腔内输送冷媒,排液口与变容积腔连通并将变容积腔内的冷媒由排液口排出;缸套上还设置有缓冲槽,缸套的内壁面具有吸液槽,吸液槽通过缓冲槽与吸液口连通,缓冲槽沿缸套的周向延伸第一预设距离以形成截面为弧形的缓冲槽,吸液槽沿缸套的内壁面的周向延伸第二预设距离,以形成截面具有两条相对设置的直线段以及连接两条直线段的端部的弧线段,以使吸液槽与缓冲槽之间的交汇处形成钝角c或圆角d;其中,吸液槽为两个,两个吸液槽沿缸套的轴向间隔设置,两个吸液槽中至少一个吸液槽贯通缸套的轴向端面。

3、进一步地,吸液槽在缸套的轴向上的轮廓线投影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直线段以及连接两条直线段的端部的弧线段。

4、进一步地,两条弧线段在缸套的径向上的弯曲方向一致。

5、进一步地,缓冲槽的至少一端贯通缸套的轴向端面;或,缓冲槽的两端均不贯通缸套的轴向端面。

6、进一步地,吸液槽为两个,两个吸液槽沿缸套的轴向间隔设置,两个吸液槽均与缓冲槽连通。

7、进一步地,两个吸液槽之间的连接处在缸套的轴向上的高度hg4与缸套在其轴向上的高度h g1的比值的取值范围是0.1~0.5。

8、进一步地,位于上方的吸液槽在缸套的轴向的深度hg2与缸套在其轴向上的高度hg1的比值的取值范围是0.2~0.4。

9、进一步地,位于下方的吸液槽在缸套的轴向的深度hg3与缸套在其轴向上的高度hg1的比值的取值范围是0.2~0.4。

10、进一步地,吸液口的直径为dg2时对应的吸液口的第一过流面积为sg2;位于上方的吸液槽的宽度wg2与位于上方的吸液槽在缸套的轴向的深度hg2的乘积为吸液槽的第二过流面积sg3,其中,sg3/sg2的取值范围是0.3~0.7。

11、进一步地,吸液口的直径为dg2时对应的吸液口的第一过流面积为sg2;位于下方的吸液槽的宽度wg2与位于下方的吸液槽在缸套的轴向的深度hg3的乘积为吸液槽的第三过流面积sg4,其中,sg4/sg2的取值范围是0.3~0.7。

12、进一步地,转轴沿其轴向设置有两个偏心部,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套和活塞,其中,活塞套可转动地设置在缸套内,活塞套具有两个限位通道,两个限位通道沿转轴的轴向顺次设置,限位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转轴的轴向;活塞具有通孔,活塞为两个,两个偏心部对应伸入两个活塞的两个通孔内,两个活塞对应滑动设置在两个限位通道内并形成变容积腔,变容积腔位于活塞的滑动方向上,转轴转动以带动活塞在限位通道内往复滑动的同时与活塞套相互作用,以使活塞套、活塞在缸套内转动。

13、进一步地,两个吸液槽之间的连接处在缸套的轴向上的高度hg4与两个限位通道之间的连接处在活塞套的轴向上的高度hq2的比值的取值范围是1.5~4。

14、进一步地,两个吸液槽之间的连接处在缸套的轴向上的高度hg4与两个限位通道之间的连接处在活塞套的轴向上的高度hq2的比值的取值范围是2.1~3。

15、进一步地,两个偏心部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的相位差,两个偏心部的偏心量相等,且两个限位通道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的相位差,其中,第一夹角a为第二夹角b的二倍。

16、进一步地,两个偏心部呈180°对置设置。

1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缸泵,包括泵体组件,泵体组件为上述的泵体组件。

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设备,包括转缸泵,转缸泵为上述的转缸泵。

19、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两个吸液槽中至少一个吸液槽贯通缸套的轴向端面,从而使得贯通缸套的轴向端面的吸液槽与缓冲槽之间的交汇处形成钝角c或圆角d,这样,进而使得加工出的缸套不容易出现毛刺翻边,且棱边处的壁面较为厚实,确保后续缸套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脱落而形成杂质。



技术特征:

1.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槽(24)在所述缸套(20)的轴向上的轮廓线投影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直线段以及连接两条所述直线段的端部的弧线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弧线段在所述缸套(20)的径向上的弯曲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槽(24)为两个,两个所述吸液槽(24)沿所述缸套(20)的轴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吸液槽(24)均与所述缓冲槽(2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沿其轴向设置有两个偏心部,所述活塞组件(30)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吸液槽(24)之间的连接处在所述缸套(20)的轴向上的高度hg4与两个所述限位通道(311)之间的连接处在所述活塞套(31)的轴向上的高度hq2的比值的取值范围是1.5~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吸液槽(24)之间的连接处在所述缸套(20)的轴向上的高度hg4与两个所述限位通道(311)之间的连接处在所述活塞套(31)的轴向上的高度hq2的比值的取值范围是2.1~3。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偏心部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的相位差,两个所述偏心部的偏心量相等,且两个所述限位通道(311)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的相位差,其中,所述第一夹角a为所述第二夹角b的二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偏心部呈180°对置设置。

16.一种转缸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组件,所述泵体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

17.一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缸泵,所述转缸泵为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缸泵。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转缸泵和换热设备,泵体组件包括转轴、缸套和活塞组件,转轴与缸套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固定;活塞组件具有变容积腔,活塞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缸套内,且转轴与活塞组件驱动连接;缸套上设置有吸液口和排液口;缸套上还设置有缓冲槽,缸套的内壁面具有吸液槽,吸液槽通过缓冲槽与吸液口连通;其中,吸液槽为两个,两个吸液槽沿缸套的轴向间隔设置,两个吸液槽中至少一个吸液槽贯通缸套的轴向端面。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缸套的进口缓冲槽和吸液槽的交汇处存在尖角或尖锐的棱边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杜忠诚,李直,胡烜,孙辉,杨春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