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真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5425发布日期:2023-06-08 17:1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气动真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真空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气动真空系统。


背景技术:

1、一些工件加工时需要用到负压吸附,一般采用真空泵通过电控及马达实现,断电即无法工作,且马达产生的噪音也大,马达进水有报废风险,对使用环境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动真空系统,通过压缩空气转换成真空形成负压,可在无电状态下工作,且噪音较小,安全系数高。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气动真空系统,包括箱体,箱体上固定进气管、调压阀、球阀a、球阀b、真空管;箱体内设真空发生器、出气管、真空罐;

4、进气管、调压阀、球阀a、真空发生器、出气管依次连接;真空发生器连接真空罐,真空罐、球阀b、真空管依次连接。

5、所述出气管连接消音器,减少噪音。

6、所述真空罐连接气压表,气压表设于箱体上,可实时显示真空罐内的负压值。

7、所述真空罐底部设泄压阀,可泄压真空罐,同时又可排放真空罐内的液体。

8、所述箱体底部设排水阀。

9、所述箱体侧面设可视窗口,真空罐为透明罐,可观测真空罐内液位情况。

10、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压表实时监测真空罐内的负压值,当负压值较小时,开启球阀a,进气管进入压缩空气,经过调压阀控制进气气压,到真空发生器,使进气正压转换成真空负压,使真空罐形成真空负压,同时真空发生器的气体通过出气管排出,在出气管头部设置消音器,可使噪音分贝降至最小;

11、当需要应用真空罐的真空负压时,开启球阀b,通过真空管连接外部吸附装置,即可吸附工件。

12、由于进气管进入的压缩空气会有少量水汽,因此,真空发生器工作时,与其连接的真空罐、出气管均会产生少量水分;长期工作后,真空罐需要打开底部泄压阀进行泄压排水;出气管出现的少量积水会流入箱体内,需要打开箱体底部排水阀进行排水。

13、本实用新型为集约化设备,整个设备设于箱体内,其占地面积小,方便运输,也保证了安全,噪音还小,使用也方便,无需插电,避免触电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上固定进气管、调压阀、球阀a、球阀b、真空管;箱体内设真空发生器、出气管、真空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连接消音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罐连接气压表,气压表设于箱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罐底部设泄压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部设排水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侧面设可视窗口,真空罐为透明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气动真空系统,包括箱体,箱体上固定进气管、调压阀、球阀A、球阀B、真空管;箱体内设真空发生器、出气管、真空罐;进气管、调压阀、球阀A、真空发生器、出气管依次连接;真空发生器连接真空罐,真空罐、球阀B、真空管依次连接。本技术通过进气管进入压缩空气,经过调压阀控制进气气压,到真空发生器,使进气正压转换成真空负压,使真空罐形成真空负压,同时真空发生器的气体通过出气管排出;应用真空罐的真空负压时,开启球阀B,通过真空管连接外部吸附装置,即可吸附工件。本技术为集约化设备,整个设备设于箱体内,其占地面积小,方便运输,也保证了安全,噪音还小,使用也方便,无需插电,避免触电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丁银峰,邵永杰,于洋,朱志琪,郑鹏伟,戴水军,郑浣莲,王强,黄亚男,黎建,莫建桥,高少波,朱永凯,王德标,回文刚,刘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跨界耐磨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