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60601发布日期:2023-06-04 16:4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道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风扇,特别是涉及一种风道风扇。


背景技术:

1、风道风扇是通风系统里的重要动力设备,用于提供持续的气流,在动车组上风道风扇的主要作用输导空气,可以将处理过的新鲜空气输送和分配到动车组的各个客室,同时还可以将客室内污浊的空气排至室外。

2、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5521324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多风道散热风扇,其能够使涡轮扇叶转动时,带动气流流入叶轮风道,并在叶轮风道内移动,气流移动到第一出风口的位置时排出大量气流,对主热源进行散热,多余的气流继续前进到第二出风口的位置排出到副热源进行散热,提高风能利用率,同时一个风扇就可以完成对两个热源的散热,不用添加风扇,减少空间的占用,同时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实用性,然而其风扇部件整体安装在管道内部,当由于故障原因发生损坏时,不方便进行拆卸和安装,导致维修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道风扇,能解决然而其风扇部件整体安装在管道内部,当由于故障原因发生损坏时,不方便进行拆卸和安装,导致维修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道风扇,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一侧开设有槽孔,所述槽孔内的通风管道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与风扇框体上的滑轮相配合,所述风扇框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与锁紧结构可以使风扇框体进行锁紧固定。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如下:所述通风管道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把手上的限位槽相互配合。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扇框体内设置有风扇组件。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扇组件上设置有电池装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风管道一侧设置有防护网框。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网框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通风管道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柱,且所述螺纹柱穿过固定块,且所述螺纹柱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当风道内的风扇部件发生损坏时,可以将限位板沿着连接杆转动,使限位板离开把手上的限位槽,通过拉动把手可以使风扇框体上的滑轮沿着滑道向外移动直到将风扇框体取出,当需要安装时,只需要握住把手向内推动,推到合适位置后,转动限位板使其放入限位槽内,并对风扇框体进行固定,通过该装置可以非常方便的对风扇进行拆卸和安装,提高维修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风道风扇,包括通风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1)一侧开设有槽孔(2),所述槽孔(2)内的通风管道(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内设置有滑道(4),所述滑道(4)与风扇框体(5)上的滑轮(6)相配合,所述风扇框体(5)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7),所述把手(7)与锁紧结构可以使风扇框体(5)进行锁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如下:所述通风管道(1)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9),所述连接杆(8)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与把手(7)上的限位槽(11)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框体(5)内设置有风扇组件(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12)上设置有电池装置(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1)一侧设置有防护网框(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框(14)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所述通风管道(1)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6),且所述螺纹柱(16)穿过固定块(15),且所述螺纹柱(16)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道风扇,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一侧开设有槽孔,所述槽孔内的通风管道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与风扇框体上的滑轮相配合,所述风扇框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与锁紧结构可以使风扇框体进行锁紧固定,通过该装置可以非常方便的对风扇进行拆卸和安装,提高维修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安顺诚业交通装备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