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缸压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88394发布日期:2023-09-09 13:20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液压缸压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液压缸检测,具体为液压缸压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并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在液压缸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液压缸进行密封性的检测,通过检测判断出所生产出的液压缸是否合格。

2、专利申请公布号cn21484385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液压缸压力检测装置,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定位槽,底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板,支撑板与定位槽一一对应,支撑板包括竖板和横板,横板位于定位槽的正上方;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充气机,充气机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充气管,充气管靠近竖板的一侧均匀固定有多个进气管,进气管贯穿竖板,所述液压缸的底端位于定位槽内,液压缸的外侧面固定有第一油口和位于第一油口上方的第二油口,进气管与第一油口连接,竖板靠近液压缸的一侧固定有刻度管,刻度管内设置有标记液,刻度管靠近竖板的一侧开设有针孔,刻度管远离竖板的一侧能够与第二油口连接。本申请具有提高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的效果。

3、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耗费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大型工厂使用,同时,操作难度较高,对于新手人员检测较为不适,无法满足液压缸压力检测的需求。

4、因此,发明液压缸压力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液压缸压力检测装置,具备节约成本和方便操作的优点,解决了耗费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大型工厂使用,操作难度较高,对于新手人员检测较为不适,无法满足液压缸压力检测需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液压缸压力检测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腔的左侧贯穿设置有缸杆,所述缸体内腔的左侧开设有注油腔,所述缸体的顶部开设有油口,所述缸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缸头,所述缸体的外表面安装有检测组件。

3、优选的,所述缸头的内壁与缸杆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4、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缸体的左右两侧,两个挡板之间贯穿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且位于挡板的外侧螺纹套设有紧固螺母,所述缸体的右侧和缸杆的左侧均设置有调整垫铁一,所述调整垫铁一的底部为拱形结构。

5、优选的,所述拉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挡板一侧的四角。

6、优选的,所述缸体的底部设置有v型支承座,所述v型支承座的内腔放置有调整垫铁二,所述调整垫铁二顶部为v型结构。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板、v型支承座、拉杆、调整垫铁一、紧固螺母和调整垫铁二的使用,能够方便使用者对液压缸的密封性进行检测,且成本较低,方便小型工厂使用,同时,方便操作,适用范围广。



技术特征:

1.液压缸压力检测装置,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内腔的左侧贯穿设置有缸杆(2),所述缸体(1)内腔的左侧开设有注油腔(4),所述缸体(1)的顶部开设有油口(5),所述缸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缸头(3),所述缸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检测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头(3)的内壁与缸杆(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6)包括挡板(61),所述挡板(6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缸体(1)的左右两侧,两个挡板(61)之间贯穿设置有拉杆(63),所述拉杆(63)的两端且位于挡板(61)的外侧螺纹套设有紧固螺母(65),所述缸体(1)的右侧和缸杆(2)的左侧均设置有调整垫铁一(64),所述调整垫铁一(64)的底部为拱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缸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63)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挡板(61)一侧的四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底部设置有v型支承座(62),所述v型支承座(62)的内腔放置有调整垫铁二(66),所述调整垫铁二(66)顶部为v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液压缸压力检测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腔的左侧贯穿设置有缸杆,所述缸体内腔的左侧开设有注油腔,所述缸体的顶部开设有油口,所述缸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缸头,所述缸体的外表面安装有检测组件,所述缸头的内壁与缸杆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挡板,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缸体的左右两侧,两个挡板之间贯穿设置有拉杆,拉杆的两端且位于挡板的外侧螺纹套设有紧固螺母,缸体的右侧和缸杆的左侧均设置有调整垫铁一。通过缸体、缸杆、缸头、注油腔、油口和检测组件的配合,能够方便使用者对液压缸的密封性进行检测,且成本较低,方便小型工厂使用,同时,方便操作,适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史宇峰,张海峰,左溪强,于杰力,唐建平,邵春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鞍钢实业集团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