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用电动燃油组合泵壳体

文档序号:35440953发布日期:2023-09-14 00:32阅读:61来源:国知局
航空发动机用电动燃油组合泵壳体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燃油泵,尤其涉及航空发动机电动燃油组合泵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1、航空发动机燃油泵能够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变成为具有一定流量和一定压力的燃油的能量。针对不同的设计要求而采用不同类型的油泵,对目前通常采用齿轮泵或者柱塞泵为主燃烧室进行供油。

2、在使用齿轮泵时,通常在齿轮级之前设计一个离心泵来进行初步的增压,再让增压过的燃油进入齿轮级。目前的安装方法大多是将离心泵与齿轮泵分开安装,这样的安装方法会使得泵体的结构复杂并且拥有较大的体积重量,不便于安装与维修。另外,还会使得从离心泵出口流入齿轮泵进口的燃油油路过长导致燃油的能量有较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对两级泵的结构优化实现组合设计,以减轻整泵的体积重量为目的的航空发动机用电动燃油组合泵壳体。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航空发动机用电动燃油组合泵壳体,所述的电动燃油组合泵是由连接轴同轴传动的离心泵和齿轮泵组成,所述组合泵的壳体包括离心泵蜗壳和具有齿轮泵泵体安装腔的齿轮泵壳体,所述的离心泵蜗壳用于安装离心泵体和收集离心泵叶轮甩出的燃油;在所述离心泵蜗壳上设有与所述离心泵进口对应的开孔,在所述的齿轮泵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齿轮泵出油口对应设有的开孔;

3、所述的离心泵蜗壳通过连接挡板与齿轮泵壳体相连接,在所述的连接挡板上设有第一连轴通孔和第二通孔;在所述的离心泵蜗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轴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的连接通孔和出口开孔,出口开孔与所述离心泵出口相连通;在所述的齿轮泵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轴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连轴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所述齿轮泵的进油孔相连通;所述连接通孔、第一连轴通孔、第二连轴通孔的依次连通用于穿设并固定支撑所述的连接轴;所述出口开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依次连通用于所述离心泵与齿轮泵之间油路连通。

4、进一步的,与所述离心泵进口对应的离心泵蜗壳上设有的开孔为进口开孔,进口开孔四周的离心泵蜗壳上设有用于安装进油管道法兰的第一螺纹孔,与所述连接挡板连接一侧的离心泵蜗壳上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的出口开孔和连接通孔均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

5、所述的出口开孔与所述连接挡板上的第二通孔同轴设置并连通设置;所述的进口开孔、连接通孔均与所述连接挡板上的第一连轴通孔同轴设置。

6、进一步的,与所述连接挡板连接一侧的齿轮泵壳体上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的第二连轴通孔和第三通孔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的第三通孔通过油路连通室与所述的进油孔相连通,对应所述齿轮泵出油口的齿轮泵壳体上设有的开孔为出油孔;

7、所述的第三通孔和所述连接挡板上的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的第二连轴通孔与所述连接挡板上的第一连轴通孔同轴设置。

8、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油路连通室上还设有第四通孔,用于将低压油引出冷却电动机组件;在第四通孔周围设有第二螺纹孔,用于安装引出用输油管路法兰。

9、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连接挡板上对应所述的第一连轴通孔设有用于安装离心泵轴承的圆环凸台,圆环凸台与所述离心泵蜗壳的内壁面同轴配合。

10、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连接挡板上还设有弹簧孔,用以安装弹簧对所述齿轮泵的浮动轴承施加轴向补偿力。

11、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离心泵蜗壳的第一连接板和连接挡板、齿轮泵壳体的第二连接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与第三定位销孔,且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与第三定位销孔相互对应设置,用于通过销钉对离心泵蜗壳、连接挡板与齿轮泵壳体进行定位。

12、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离心泵蜗壳的第一连接板和连接挡板、齿轮泵壳体的第二连接板上分别设有第一螺钉光孔、第二螺钉光孔与第三螺纹孔,且第一螺钉光孔、第二螺钉光孔与第三螺纹孔相互对应设置,用于通过螺钉连接离心蜗壳、连接挡板与齿轮泵壳体之间的连接,方便拆卸,便于各个零件的装配、检查和维修。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作为燃油组合泵的壳体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壳体将传统燃油泵架构中分开安装的离心泵和齿轮泵组合在一起,简化了两级泵的结构,减轻的整泵的体积重量,同时缩短了离心级和齿轮级之间的油路,减少了燃油在流动时的损失。

15、本实用新型结构能够优化壳体上主轴的径向定位方式,实现两级泵的同轴传动;其次是使得离心泵的出口燃油通过较短油路直接进入齿轮泵的进口,减少燃油在流动过程中的损失;最后是通过以上两点,即同轴传动和油路简化,实现了两级泵从独立安装转换为组合设计。



技术特征:

1.一种航空发动机用电动燃油组合泵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燃油组合泵是由连接轴同轴传动的离心泵和齿轮泵组成,所述组合泵的壳体包括离心泵蜗壳(1)和具有齿轮泵泵体安装腔的齿轮泵壳体(3),所述的离心泵蜗壳(1)用于安装离心泵体和收集离心泵叶轮甩出的燃油;在所述离心泵蜗壳(1)上设有与所述离心泵进口对应的开孔,在所述的齿轮泵壳体(3)上设有与齿轮泵出油口对应设有的开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用电动燃油组合泵壳体,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离心泵进口对应的离心泵蜗壳(1)上设有的开孔为进口开孔(11),进口开孔(11)四周的离心泵蜗壳(1)上设有用于安装进油管道法兰的第一螺纹孔(12),与所述连接挡板(2)连接一侧的离心泵蜗壳(1)上设有第一连接板(13),所述的出口开孔(14)和连接通孔(15)均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3)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用电动燃油组合泵壳体,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连接挡板(2)连接一侧的齿轮泵壳体(3)上设有第二连接板(31),所述的第二连轴通孔(32)和第三通孔(33)设置在第二连接板(31)上,所述的第三通孔(33)通过油路连通室(35)与所述的进油孔(34)相连通,对应所述齿轮泵出油口的齿轮泵壳体(3)上设有的开孔为出油孔(3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用电动燃油组合泵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油路连通室(35)上还设有第四通孔(37),用于将低压油引出冷却电动机组件;在第四通孔(37)周围设有第二螺纹孔(38),用于安装引出用输油管路法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用电动燃油组合泵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连接挡板(2)上对应所述的第一连轴通孔(22)设有用于安装离心泵轴承的圆环凸台(23),圆环凸台(23)与所述离心泵蜗壳(1)的内壁面(16)同轴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用电动燃油组合泵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连接挡板(2)上还设有弹簧孔(26),用以安装弹簧对所述齿轮泵的浮动轴承施加轴向补偿力。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用电动燃油组合泵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离心泵蜗壳(1)的第一连接板(13)和连接挡板(2)、齿轮泵壳体(3)的第二连接板(31)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销孔(18)、第二定位销孔(25)与第三定位销孔(40),且第一定位销孔(18)、第二定位销孔(25)与第三定位销孔(40)相互对应设置,用于通过销钉对离心泵蜗壳(1)、连接挡板(2)与齿轮泵壳体(3)进行定位。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用电动燃油组合泵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离心泵蜗壳(1)的第一连接板(13)和连接挡板(2)、齿轮泵壳体(3)的第二连接板(31)上分别设有第一螺钉光孔(17)、第二螺钉光孔(24)与第三螺纹孔(39),且第一螺钉光孔(17)、第二螺钉光孔(24)与第三螺纹孔(39)相互对应设置,用于通过螺钉连接离心泵蜗壳(1)、连接挡板(2)与齿轮泵壳体(3)之间的连接,方便拆卸,便于各个零件的装配、检查和维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用电动燃油组合泵壳体,包括离心泵蜗壳和具有齿轮泵泵体安装腔的齿轮泵壳体,离心泵蜗壳通过连接挡板与齿轮泵壳体相连接,在连接挡板上设有第一连轴通孔和第二通孔;在离心泵蜗壳上设有连接通孔和出口开孔,出口开孔与离心泵出口相连通;在齿轮泵壳体上设有第二连轴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齿轮泵的进油孔相连通;连接通孔、第一连轴通孔、第二连轴通孔的依次连通用于穿设并固定支撑连接轴;出口开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依次连通用于泵之间的油路连通。本技术将离心泵和齿轮泵组合在一起,简化了两级泵的结构,减轻的整泵的体积重量,同时缩短了离心级和齿轮级之间的油路,减少了燃油在流动时的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符江锋,赵志杰,任凯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