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噪声降低的微型气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1406发布日期:2023-11-22 14:0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噪声降低的微型气泵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气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噪声降低的微型气泵。


背景技术:

1、微型气泵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用于便携仪器、移动、手持设备气体采样的微型真空泵,用于输出压缩空气的微型气泵等;

2、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气泵,申请号是cn201110159146.7,此专利中减少了气泵压缩气体产生的噪声,但所产生的噪声仍可经过气泵泵体传出。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噪声降低的微型气泵,包括:

2、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内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用于安装泵压组件所述外壳本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外壳本体侧壁内设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侧壁的第一孔槽和/或第六孔槽,所述中空结构用于降低所述外壳本体内产生的噪声;

3、第一气路,所述第一气路贯通所述泵压组件和所述外壳本体;

4、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与所述第一气路连通,所述供气组件向所述第一气路输入气体,所述供气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气路连通的第一管道,所述泵压组件将所述气体压缩,并由所述第一气路与所述第一管道输出至所述外壳本体外;

5、所述外壳本体侧壁内设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用于降低所述第一腔体内产生的噪声。

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本体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设置的可拆卸连接的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以及第四壳体以及第五壳体。

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中空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侧壁与所述第一孔槽对应的多个第二孔槽,所述第二孔槽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三壳体侧壁设有多个第三孔槽,所述第三孔槽开口朝向所述第四壳体;和/或所述第四壳体侧壁对应设有多个第四孔槽,所述第四孔槽开口朝向所述第四壳体,和/或所述第五壳体侧壁对应设有多个第五孔槽,所述第五孔槽开口朝向所述第四壳体;和/或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七孔槽,所述第七孔槽开口远离所述第二壳体。

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路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侧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管道贯穿所述第一通孔;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五壳体远离所述第四壳体侧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通孔设有第二管道。

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泵压组件工作,所述第一开口侧还设有第一密封组件。

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孔槽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孔槽相通,所述第三孔槽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四孔槽相通。

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孔槽与所述第二孔槽错位排布,所述第三孔槽与所述第四孔槽错位排布。

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孔槽与所述第二孔槽错位排布,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孔槽对应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嵌入所述第二孔槽;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孔槽对应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嵌入所述第一孔槽。

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壳体靠近所述第四壳体侧设有与所述第四孔槽对应的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嵌入所述第四孔槽;所述第四壳体靠近所述第三壳体侧设有与所述第三孔槽对应的第四凸块,所述第四凸块嵌入所述第三孔槽。

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孔槽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孔槽相通,且所述第一孔槽与所述第二孔槽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三孔槽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四孔槽相通,所述第三孔槽与所述第四孔槽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五孔槽与所述第四壳体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组件。

15、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噪声降低的微型气泵,包括具有第一腔体的外壳本体,外壳本体侧壁设有中空结构,第一腔体内设有泵压组件,还包括贯穿泵压组件与外壳本体的第一气路,和与第一气路连通的供气组件;本方案中外壳本体侧壁内设有中空结构,微型气泵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经过第一壳体内壁发生衰减,经过中空结构传播,再经过第一壳体外壁再次发生衰减后传出,减少了噪声传出后的分贝大小。



技术特征:

1.一种噪声降低的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降低的微型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1)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设置的可拆卸连接的所述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第三壳体(13)、第四壳体(14)以及第五壳体(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声降低的微型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2)侧壁与所述第一孔槽对应的多个第二孔槽(121),所述第二孔槽(121)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壳体(11);和/或所述第三壳体(13)侧壁设有多个第三孔槽(131),所述第三孔槽(131)开口朝向所述第四壳体(14);和/或所述第四壳体(14)侧壁对应设有多个第四孔槽(141),所述第四孔槽(141)开口朝向所述第四壳体(14),和/或所述第五壳体(15)侧壁对应设有多个第五孔槽(151),所述第五孔槽(151)开口朝向所述第四壳体(14);和/或所述第一壳体(11)远离所述第二壳体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七孔槽(114),所述第七孔槽(114)开口远离所述第二壳体(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噪声降低的微型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路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远离所述第二壳体(12)侧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管道(2)贯穿所述第一通孔;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五壳体(15)远离所述第四壳体(14)侧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通孔设有第二管道(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声降低的微型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远离所述第二壳体(12)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驱动组件(5),所述驱动组件(5)用于驱动所述泵压组件(4)工作,所述第一开口侧还设有第一密封组件(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噪声降低的微型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槽(111)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孔槽(121)相通,所述第三孔槽(131)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四孔槽(141)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噪声降低的微型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槽(111)与所述第二孔槽(121)错位排布,所述第三孔槽(131)与所述第四孔槽(141)错位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噪声降低的微型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槽(111)与所述第二孔槽(121)错位排布,所述第一壳体(11)靠近所述第二壳体(12)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孔槽(121)对应的第一凸块(113),所述第一凸块(113)嵌入所述第二孔槽(121);所述第二壳体(12)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1)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孔槽(111)对应的第二凸块(122),所述第二凸块(122)嵌入所述第一孔槽(11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噪声降低的微型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13)靠近所述第四壳体(14)侧设有与所述第四孔槽(141)对应的第三凸块(132),所述第三凸块(132)嵌入所述第四孔槽(141);所述第四壳体(14)靠近所述第三壳体(13)侧设有与所述第三孔槽(131)对应的第四凸块(142),所述第四凸块(142)嵌入所述第三孔槽(131)。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噪声降低的微型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槽(111)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孔槽(121)相通,且所述第一孔槽(111)与所述第二孔槽(121)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组件(7),所述第三孔槽(131)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四孔槽(141)相通,所述第三孔槽(131)与所述第四孔槽(141)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组件(7),所述第五孔槽(151)与所述第四壳体(14)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组件(7)。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噪声降低的微型气泵,包括:外壳本体内具有第一腔体,用于安装泵压组件,外壳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外壳本体侧壁内设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壳体侧壁的第一孔槽和/或第六孔槽,中空结构用于降低外壳本体内产生的噪声;贯通泵压组件和外壳本体的第一气路;与第一气路连通的供气组件,向第一气路输入气体,供气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气路连通的第一管道,泵压组件将气体压缩,并由第一气路与第一管道输出至外壳本体外;本方案中外壳本体侧壁内设有中空结构,微型气泵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经过第一壳体内壁发生衰减,经过中空结构传播,再经过第一壳体外壁再次发生衰减后传出,减少了噪声传出后的分贝大小。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屠光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安海思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