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机构及冷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6716发布日期:2023-09-24 05:4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隔振机构及冷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储能设备散热的,尤其涉及一种隔振机构及冷却组件。


背景技术:

1、随着电池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便携储能设备出现在市面上,由于其方便携带的优点能够应用于多种场景内,例如户外生活、汽车搭电等,在户外相较于发电机具有噪音小,储能大,电流稳定的特点。储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能,常用的电源类和便携储能产品都需要给功率器件散热,通常采用将风扇固定在机箱结构件上,通过风扇转动带动空气流动,从而对电子元器件进行降温。

2、风扇的运转通常是电机带动叶轮进行转动,叶轮围绕电机轴进行转动,电机自身存在振动的情况下,导致叶轮的转动也会存在振动,并且风扇使用的环境也会影响空气的流动,导致风扇前后受到的风压不同,也会导致风扇的振动。风扇若对风扇连接位置不做隔振处理,风扇会与机箱产生共振,容易增加整机噪声,并且振动会传递至电路板上元器件,对元器件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隔振机构及冷却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扇的运转容易产生振动,容易产生噪音以及损坏元器件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隔振机构,包括:隔振套和张紧结构,隔振套采用塑性材料制成,隔振套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安装板与第一安装部可拆卸地相连;张紧结构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具有自锁状态,第一部件设置于第二安装部内,第二部件与隔振套之间设置风扇,第二部件与隔振套分别与风扇相抵。

3、进一步地,隔振套采用橡胶制成。

4、进一步地,安装板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板,第一安装部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方形通孔,连接板穿设于方形通孔内,连接板与方形通孔间隙配合,第一方向为垂直于安装板的方向。

5、进一步地,第一部件为螺母,第二部件包括杆体和限位端,杆体远离限位端的一端与第一部件螺纹连接,限位端与风扇相抵。

6、进一步地,第二安装部为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槽体,槽体沿第二方向设置的槽体内壁与螺母间隙配合,第二方向为垂直于连接板的方向。

7、进一步地,螺母为六角螺母,六角螺母相对的两侧边与槽体沿第二方向设置的槽体内壁间隙配合。

8、进一步地,螺母沿第二方向与槽体之间设置有浮动间隙。

9、进一步地,槽体与方形通孔沿第二方向叠置,杆体依次穿过方形通孔和槽体,槽体远离方形通孔的一侧设有开口,杆体可穿过开口向外延伸。

10、进一步地,风扇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板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安装板设有多个连接板,各连接板上均套设隔振套,多个杆体分别穿过各安装孔与各螺母螺纹连接,各限位端与各隔振套分别与风扇相抵。

1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包括安装板、风扇和隔振机构,隔振机构上述的隔振机构,风扇与安装板通过隔振机构相连。

12、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隔振机构及冷却组件,其中隔振机构包括:隔振套和张紧结构,隔振套采用塑性材料制成,隔振套包括固定相连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安装板与第一安装部可拆卸地相连;张紧结构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具有自锁状态,第一部件设置于第二安装部内,第二部件与隔振套之间设置风扇,第二部件与隔振套分别与风扇相抵。通过能够自锁的张紧结构将风扇夹持后,再通过隔振套和安装板装配,实现风扇的固定安装,采用塑性材料制成的隔振套能够通过自身微小的弹性变形吸收部分来自于风扇的振动,从而避免了将振动传递给其他部件。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扇的运转容易产生振动,容易产生噪音以及损坏元器件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隔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套(10)采用橡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0)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板(21),所述第一安装部(11)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方形通孔,所述连接板(21)穿设于所述方形通孔内,所述连接板(21)与所述方形通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安装板(20)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31)为螺母,所述第二部件(32)包括杆体(321)和限位端(322),所述杆体(321)远离所述限位端(3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件螺纹连接,所述限位端(322)与所述风扇(40)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2)为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槽体,所述槽体沿第二方向设置的槽体内壁与所述螺母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连接板(21)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为六角螺母,所述六角螺母相对的两侧边与所述槽体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槽体内壁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沿第二方向与所述槽体之间设置有浮动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与所述方形通孔沿第二方向叠置,所述杆体(321)依次穿过所述方形通孔和所述槽体,所述槽体远离所述方形通孔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杆体(321)可穿过所述开口向外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40)设有多个安装孔(41),所述安装板(20)采用塑胶材料制成,所述安装板(20)设有多个所述连接板(21),各所述连接板(21)上均套设所述隔振套(10),多个杆体(321)分别穿过各所述安装孔(41)与各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各所述限位端(322)与各所述隔振套(10)分别与所述风扇(40)相抵。

10.一种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安装板(20)、风扇(40)和隔振机构,所述隔振机构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隔振机构,所述风扇(40)与所述安装板(20)通过所述隔振机构相连。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隔振机构及冷却组件,其中隔振机构包括:隔振套和张紧结构,隔振套采用塑性材料制成,安装板与隔振套的第一安装部可拆卸地相连;张紧结构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具有自锁状态,第一部件设置于隔振套的第二安装部内,第二部件与隔振套之间设置风扇,第二部件与隔振套分别与风扇相抵。通过能够自锁的张紧结构将风扇夹持后,再通过隔振套和安装板装配,实现风扇的固定安装,采用塑性材料制成的隔振套能够通过自身微小的弹性变形吸收部分来自于风扇的振动,从而避免了将振动传递给其他部件。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扇的运转容易产生振动,容易产生噪音以及损坏元器件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杨,王福强,任翔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讯精密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