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启动防卡壳高寿命的振动气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7060发布日期:2023-12-14 11:0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万向启动防卡壳高寿命的振动气缸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振动气缸,具体为一种万向启动防卡壳高寿命的振动气缸。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气动振动器产品中,是由活塞和缸筒组成的,通过活塞在缸筒内高速往复直线运动,实现振动。活塞与缸筒均为金属件,活塞与缸筒的配合采取了硬密封,直接接触的硬配合,通过缸筒与活塞的微小间隙配合实现密封,缸筒与活塞之间的滑动也是硬性摩擦,这就导致活塞与缸筒在高速高频的往复摩擦中,一点点增大配合间隙,导致失去密封性能,从而无法工作。又因为活塞与缸筒的配合间隙很小,进入一点点杂质或者进入水汽产生锈蚀,就会在高度摩擦下卡壳拉缸,造成报废。所以目前所有的气动振动器寿命普遍低,使用成本高,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万向启动防卡壳高寿命的振动气缸,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万向启动防卡壳高寿命的振动气缸,包括缸筒,缸筒内设有活塞腔,活塞腔右侧设有排气腔,活塞腔与排气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排气腔与活塞腔之间连通设置,活塞腔内滑动配合有活塞,活塞外周内固定有第二密封圈,凸台内固定有第一密封圈。

3、活塞纵向截面呈“t”形,活塞左端直径大于其右侧部分的直径。

4、活塞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大通腔,大通腔上下两侧均连通设有左右对称的小通腔,四个小通腔外侧一端均开口设置。

5、活塞直径小的部分与凸台滑动配合。

6、第一密封圈以活塞为中心环形设置,第一密封圈与活塞直径小的部分的外周抵接,利用第一密封圈能够确保活塞与凸台之间的气密性。

7、第二密封圈以活塞为中心环形设置,第二密封圈与活塞腔内壁抵接,通过第二密封圈能够确保活塞与活塞腔之间的气密性。

8、活塞腔上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进气口,活塞左端位于进气口左侧。

9、排气腔上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排气口。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二密封圈以及第一密封圈代替直接接触的硬性配合,达到一定磨损量无法工作后,更换第二密封圈或第一密封圈即可,增加使用寿命,降低修复成本,第二密封圈以及第一密封圈同时也增加了活塞和活塞腔的间隙,当杂质进入活塞腔内时,不会因杂质卡住活塞与活塞腔之间的间隙而卡顿,当水汽锈蚀时,第二密封圈以及第一密封圈会通过柔性膨胀,从而补偿锈蚀造成的凸起或凹陷,从而确保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万向启动防卡壳高寿命的振动气缸,包括缸筒(10),其特征在于:缸筒(10)内设有活塞腔(18),活塞腔(18)右侧设有排气腔(13),活塞腔(18)与排气腔(1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4),排气腔(13)与活塞腔(18)之间连通设置,活塞腔(18)内滑动配合有活塞(16),活塞(16)外周内固定有第二密封圈(15),凸台(20)内固定有第一密封圈(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启动防卡壳高寿命的振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活塞(16)纵向截面呈“t”形,活塞(16)左端直径大于其右侧部分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万向启动防卡壳高寿命的振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活塞(16)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大通腔(17),大通腔(17)上下两侧均连通设有左右对称的小通腔(19),四个小通腔(19)外侧一端均开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万向启动防卡壳高寿命的振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活塞(16)直径小的部分与凸台(20)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万向启动防卡壳高寿命的振动气缸,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圈(14)以活塞(16)为中心环形设置,第一密封圈(14)与活塞(16)直径小的部分的外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启动防卡壳高寿命的振动气缸,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圈(15)以活塞(16)为中心环形设置,第二密封圈(15)与活塞腔(18)内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启动防卡壳高寿命的振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活塞腔(18)上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进气口(11),活塞(16)左端位于进气口(11)左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启动防卡壳高寿命的振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排气腔(13)上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排气口(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万向启动防卡壳高寿命的振动气缸,包括缸筒,缸筒内设有活塞腔,活塞腔右侧设有排气腔,活塞腔与排气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排气腔与活塞腔之间连通设置,本技术采用第二密封圈以及第一密封圈代替直接接触的硬性配合,达到一定磨损量无法工作后,更换第二密封圈或第一密封圈即可,增加使用寿命,降低修复成本,第二密封圈以及第一密封圈同时也增加了活塞和活塞腔的间隙,当杂质进入活塞腔内时,不会因杂质卡住活塞与活塞腔之间的间隙而卡顿,当水汽锈蚀时,第二密封圈以及第一密封圈会通过柔性膨胀,从而补偿锈蚀造成的凸起或凹陷,从而确保本技术的气密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市芝罘电器厂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