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充气泵气体转换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3636发布日期:2023-10-11 14:2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充气泵气体转换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充气泵气体转换阀。


背景技术:

1、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又称循环压力治疗仪、梯度压力治疗仪、四肢循环仪或压力抗栓泵,物理疗法,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主要通过对多腔气囊有顺序地反复充放气,形成了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对肢体的远端到肢体的近端进行均匀有序地挤压,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预防肢体水肿,能够直接或间接治疗与血液淋巴循环相关的诸多疾病,现有的所使用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通过电磁阀以及控制器来进行气体分流的控制,虽可实现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正常工作,但是使用成本较高,使用十分不方便,为此提出一种新型充气泵气体转换阀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充气泵气体转换阀。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充气泵气体转换阀,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部固定连接有进排气组件,所述底座内部转动连接有气体分流组件;

3、所述进排气组件包括框架、竖进气管、排气管、进气孔和排气孔,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部,所述竖进气管和排气管均固定连接在框架上部,所述进气孔和排气孔均设置接在框架中部,且所述进气孔与竖进气管相连通,所述排气孔与排气管相连通;

4、所述气体分流组件包括圆座、外环槽、内环槽、导向槽、密封槽、泄压孔和连接架,所述圆座转动连接在底座中部,所述外环槽、导向槽、密封槽均设置在圆座中部外围,所述内环槽设置在圆座中部内围,且所述内环槽与导向槽相连接,所述泄压孔设置在外环槽底部,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在圆座底部。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底座包括壳体和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外侧,所述进排气组件还包括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螺纹管中部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泄压孔的数量为1~3个。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排气管的数量为3~9个。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进气孔与内环槽相对齐,所述排气孔与外环槽相对齐,且所述外环槽、导向槽、密封槽在同一圆环线上。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进排气组件和气体分流组件内部多个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可当电机驱动气体分流组件转动时,将气泵输送的气体输送到各个气囊中,并实现对气囊的充气,稳压和泄气操作,无须使用控制器和电磁阀,结构更加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充气泵气体转换阀,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部固定连接有进排气组件(2),所述底座(1)内部转动连接有气体分流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泵气体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壳体(101)和螺纹管(102),所述螺纹管(102)固定连接在壳体(101)的外侧,所述进排气组件(2)还包括螺纹套(208),所述螺纹套(208)与螺纹管(102)中部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泵气体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306)的数量为1~3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泵气体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03)的数量为3~9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泵气体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204)与内环槽(303)相对齐,所述排气孔(205)与外环槽(302)相对齐,且所述外环槽(302)、导向槽(304)、密封槽(305)在同一圆环线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充气泵气体转换阀,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部固定连接有进排气组件,所述底座内部转动连接有气体分流组件,所述进排气组件包括框架、竖进气管、排气管、进气孔和排气孔,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部,所述竖进气管和排气管均固定连接在框架上部,所述进气孔和排气孔均设置接在框架中部,且所述进气孔与竖进气管相连通。本技术中,通过进排气组件和气体分流组件内部多个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可当电机驱动气体分流组件转动时,将气泵输送的气体输送到各个气囊中,并实现对气囊的充气,稳压和泄气操作,无须使用控制器和电磁阀,结构更加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贺立强,张书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迈斯威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