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氮气流量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4072发布日期:2023-10-14 15:0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真空泵氮气流量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真空泵,尤其涉及真空泵氮气流量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1、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在螺杆真空泵使用时,需要充入氮气,用氮气吹扫泵,来延缓腐蚀性气体对泵的腐蚀,为了对氮气的进气量进行控制,需要用到氮气流量控制结构。

2、现有的氮气流量控制结构多为手动阀门式,这种手动旋转阀门的方式,无法精准控制氮气的流量,而且现有设备用到的氮气进气量的多少都是固定的,手动旋转阀门的方式,存在一定的误差,无法做到对氮气量进行逐级增加或者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氮气流量控制结构多为手动阀门式,这种手动旋转阀门的方式,无法精准控制氮气的流量,而且现有设备用到的氮气进气量的多少都是固定的,手动旋转阀门的方式,存在一定的误差,无法做到对氮气量进行逐级增加或者减少的缺点,而提出的真空泵氮气流量控制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真空泵氮气流量控制结构,包括密封筒,所述密封筒的两端均连通有对接管道,所述对接管道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方形口,其中一组所述对接管道的左端与真空泵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密封筒内滑动设置有圆柱,所述圆柱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圆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方柱,所述移动方柱的顶端贯穿其中一组密封垫和密封筒并向上延伸,所述密封筒上沿左右方向对称依次固定连接有加强柱和立柱,所述加强柱和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且移动方柱的顶端贴合在横板上,所述加强柱上设置有与移动方柱配合使用的辅助组件。

4、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开设在移动方柱左侧的竖槽,所述移动方柱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型挡板,所述加强柱上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有多组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内滑动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远离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放置盒内腔的内侧,所述滑座的另一端贯穿放置盒并向外侧延伸,其中一组所述滑座的另一端卡接在竖槽内,其中一组所述放置盒的顶部贴合在l型挡板上。

5、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放置盒底部的滑板,所述l型挡板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底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l型支架且l型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l型挡板上,所述u型支架和l型支架上均滑动设置有方套,三组所述方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的正面贯穿l型挡板并插设在滑板上,所述u型支架的两侧和l型支架的一端均缠绕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方套和l型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

6、优选的,所述立柱上缠绕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筒上,所述第三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且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在移动方柱上。

7、优选的,所述插板两侧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l型挡板内腔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固定板配合使用的限位凹槽。

8、优选的,所述密封筒的底端连通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移动方柱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把手,所述横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筒上,所述密封筒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且密封垫圈的底部贴合在其中一组密封垫上。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该真空泵氮气流量控制结构,通过设置辅助组件,利用第一弹簧的弹性回弹,可持续性给予滑座一个推动力,使滑座可与竖槽稳定插接,对放置盒进行定位,从而可对l型挡板进行定位,并利用第二弹簧的弹性回弹,推动插板与滑板快速卡接,对l型挡板和移动方柱进行定位,从而可对圆柱的上下移动位置进行控制,且多组间距一致的放置盒的设计,可对l型挡板、移动方柱和圆柱的位置进行逐级控制,从而可使圆柱对方形孔的遮挡面积进行逐级控制,进而可根据需要对氮气的进气量进行逐级增加或者减少,避免出现较大误差。



技术特征:

1.真空泵氮气流量控制结构,包括密封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筒(1)的两端均连通有对接管道(2),所述对接管道(2)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方形口,其中一组所述对接管道(2)的左端与真空泵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密封筒(1)内滑动设置有圆柱(3),所述圆柱(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密封垫(4),所述圆柱(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方柱(5),所述移动方柱(5)的顶端贯穿其中一组密封垫(4)和密封筒(1)并向上延伸,所述密封筒(1)上沿左右方向对称依次固定连接有加强柱(8)和立柱(9),所述加强柱(8)和立柱(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7)且移动方柱(5)的顶端贴合在横板(7)上,所述加强柱(8)上设置有与移动方柱(5)配合使用的辅助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氮气流量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开设在移动方柱(5)左侧的竖槽(13),所述移动方柱(5)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型挡板(18),所述加强柱(8)上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有多组转动轴承(14),所述转动轴承(14)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放置盒(15),所述放置盒(15)内滑动设置有滑座(17),所述滑座(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6)且第一弹簧(16)远离滑座(1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放置盒(15)内腔的内侧,所述滑座(17)的另一端贯穿放置盒(15)并向外侧延伸,其中一组所述滑座(17)的另一端卡接在竖槽(13)内,其中一组所述放置盒(15)的顶部贴合在l型挡板(1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泵氮气流量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放置盒(15)底部的滑板(19),所述l型挡板(18)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支架(22),所述u型支架(22)底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l型支架(23)且l型支架(2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l型挡板(18)上,所述u型支架(22)和l型支架(23)上均滑动设置有方套(21),三组所述方套(2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板(20),所述插板(20)的正面贯穿l型挡板(18)并插设在滑板(19)上,所述u型支架(22)的两侧和l型支架(23)的一端均缠绕有第二弹簧(24),所述第二弹簧(24)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方套(21)和l型挡板(18)相互靠近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氮气流量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9)上缠绕有第三弹簧(12),所述第三弹簧(12)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筒(1)上,所述第三弹簧(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1)且移动板(11)的左侧固定连接在移动方柱(5)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泵氮气流量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20)两侧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所述l型挡板(18)内腔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固定板(25)配合使用的限位凹槽(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氮气流量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筒(1)的底端连通有排气管道(27),所述排气管道(27)上设置有阀门(28),所述移动方柱(5)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把手(6),所述横板(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且支撑架(10)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筒(1)上,所述密封筒(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29)且密封垫圈(29)的底部贴合在其中一组密封垫(4)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真空泵氮气流量控制结构,包括密封筒,所述密封筒的两端均连通有对接管道,所述对接管道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方形口,其中一组所述对接管道的左端与真空泵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密封筒内滑动设置有圆柱,所述圆柱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圆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方柱,所述移动方柱的顶端贯穿其中一组密封垫和密封筒并向上延伸,通过设置辅助组件,可对圆柱的上下移动位置进行控制,且多组间距一致的放置盒的设计,可对L型挡板、移动方柱和圆柱的位置进行逐级控制,从而可使圆柱对方形孔的遮挡面积进行逐级控制,进而可根据需要对氮气的进气量进行逐级增加或者减少,避免出现较大误差。

技术研发人员:姚小弟,徐伟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湖市瑞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