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组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7070发布日期:2023-11-18 00:25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组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组件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船用气体压缩机按结构可分为往复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和离心式压缩机,其中针对lng(liquified 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气)船舶燃气压缩用途需求的场景,螺杆式压缩机已逐步取代其他类型的压缩机结构成为压缩机的主流结构。

2、传统的压缩机组件系统主要包括多级压缩机组件,由于多级压缩机组件之间均需要进行气体冷却,因而多级冷却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进而节能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系统,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压缩机组件系统能源消耗较大,节能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组件系统,包括:

3、依次连接的多级压缩机组件,所述多级压缩机组件包括第二压缩机组件,依次连接的多级压缩机组件中位于末级的为所述第二压缩机组件;

4、级间冷却器,相邻两个所述压缩机组件之间对应设置一所述级间冷却器,所述级间冷却器具有第一冷端出口;

5、后冷器,所述后冷器具有第二冷端入口和第二热端入口,所述第二冷端入口与所述第一冷端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热端入口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组件的出口连通。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级间冷却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级间冷却器的所述第一冷端出口均与所述第二冷端入口连通。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冷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后冷器依次连接,每个所述后冷器还具有第二热端出口,每个所述第二热端入口均与所连接的前一个所述后冷器的所述第二热端出口连通,依次连接的多个所述后冷器中位于首位的后冷器的第二热端入口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组件的出口连通;

8、所述级间冷却器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冷端入口与所述第一冷端出口一一对应连通。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级压缩机组件还包括第一压缩机组件,依次连接的多级压缩机组件中位于第一级的为所述第一压缩机组件;

10、所述压缩机组件系统还包括:

11、预热器,所述预热器具有第三冷端出口,所述第三冷端出口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组件的入口连通。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热器还具有第三冷端入口、第三热端入口和第三热端出口,所述第三冷端入口用于输入待压缩气体,所述第三热端入口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组件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三热端出口与位于首位的后冷器的第二热端入口连通。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组件的出口设置有消音器。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组件具有动力输入端;

15、所述压缩机组件系统还包括:

16、驱动装置;

17、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具有多个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动力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动力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一联轴器一一对应连接;

19、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组件和所述传动装置分别具有润滑油接收端;

21、所述压缩机组件系统还包括:

22、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具有多个润滑输出端,所述润滑输出端与所述润滑油接收端一一对应连通。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润滑装置设置有油雾分离器,所述油雾分离器用于对润滑油进行油雾分离。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组件具有密封气接收端;

25、所述压缩机组件系统还包括:

26、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具有密封气输入口和多个密封气输出口,所述密封气输入口用于输入密封气,所述密封气输出口与所述密封气接收端一一对应连通。

27、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组件包括螺杆式压缩机。

2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多级压缩机组件,以及级间冷却器和后冷器,级间冷却器设置于相邻两个压缩机组件之间,后冷器设置于多级压缩机组件中位于末级的第二压缩机组件的出口,且后冷器的第二冷端入口与级间冷却器的第一冷端出口连通。该压缩机组件系统中对每级压缩机组件输出的气体均会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各级压缩机组件的入口气体温度都可以满足压缩机组件的结构要求,后冷器可以利用级间冷却器中冷却介质的残余冷却效果来对第二压缩机组件的出口输出的已压缩气体进行冷却,可以极大地节约冷却介质的用量,减小多级冷却所造成的系统能耗,提高节能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机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间冷却器(2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级间冷却器(20)的所述第一冷端出口(22)均与所述第二冷端入口(31)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冷器(3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后冷器(30)依次连接,每个所述后冷器(30)还具有第二热端出口(33),每个所述第二热端入口(32)均与所连接的前一个所述后冷器(30)的所述第二热端出口(33)连通,依次连接的多个所述后冷器(30)中位于首位的后冷器(30)的第二热端入口(32)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组件(102)的出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压缩机组件(10)还包括第一压缩机组件(101),依次连接的多级压缩机组件(10)中位于第一级的为所述第一压缩机组件(10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器(40)还具有第三冷端入口(42)、第三热端入口(43)和第三热端出口(44),所述第三冷端入口(42)用于输入待压缩气体,所述第三热端入口(43)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组件(102)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三热端出口(44)与位于首位的后冷器(30)的第二热端入口(32)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组件(10)的出口设置有消音器(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组件(10)具有动力输入端(1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61)与所述动力输入端(12)分别通过第一联轴器(62)一一对应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组件(10)和所述传动装置(60)分别具有润滑油接收端(1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70)设置有油雾分离器(72),所述油雾分离器(72)用于对润滑油进行油雾分离。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组件(10)具有密封气接收端(14);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组件(10)包括螺杆式压缩机。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组件系统,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该压缩机组件系统通过级间冷却器设置于相邻两个压缩机组件之间,通过后冷器设置于多级压缩机组件中位于末级的第二压缩机组件的出口,且后冷器的第二冷端入口与级间冷却器的第一冷端出口连通。该压缩机组件系统中对每级压缩机组件输出的气体均会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各级压缩机组件的入口气体温度都可以满足压缩机组件的结构要求,后冷器可以利用级间冷却器中冷却介质的残余冷却效果来对第二压缩机组件的出口输出的已压缩气体进行冷却,可以极大地节约冷却介质的用量,减小多级冷却所造成的系统能耗,提高节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莉,刁安娜,张泉明,孙田青,陆隽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