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加载能量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69921发布日期:2024-01-16 11:0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加载能量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测试,具体是指一种液压加载能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航空发动机机载液压泵由发动机直接驱动,在发动机进行试车测试时,随发动机工作而工作。在进行液压泵的测试试验时,液压泵加载系统用于向发动机机载液压泵提供运行所需的特定压力、流量要求的液压油,并通过调节机载液压泵出口侧液压控制阀的开度在机载液压泵的出口侧形成特定节流阻力,使机载液压泵在特定负载状况下运行,达到模拟发动机飞行状态所要求的液压泵输出载荷的目的。液压泵加载系统一般有两路相同的供、回油控制系统,可同时对两台机载液压泵进行加载控制。

2、试验一般分为对液压泵给予一定载荷谱的加载试验(这种试验一般为几分钟,时间较短)和随发动机长时间运转试验(这种试验一般为数小时,时间较长)。对于传统液压加载系统,这两种试验状态下,均采用一套加载回路,系统工作时,尤其是长时间运转试验,产生的负载(液压能)大多数转化为热能,使液压油温度持续升高,为了保持液压油的温度在试验要求的范围内,只能在回油侧设置冷却器将液压油的温度降低,这使得该系统产生的能量全部被浪费。为了达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的目的,有必要通过对原有系统的改进,将长时间运转试验过程中的液压能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减排、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的液压加载能量回收装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液压加载能量回收装置,包括液压油罐,所述液压油罐连通液压加载系统,所述液压加载系统匹配设置有能量回收管路,所述能量回收管路连通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液压加载系统内液压油驱动;还包括通过液压马达驱动的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的高压空气作为回收能量,输送至高压气罐储存。

3、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主要依托于原有液压加载系统而使用,在不改变原有加载系统的工况下进行改造设计。当加载系统加载压力达到使用要求时,调节加载能量回收系统中的流量调节阀,将流量调整至使用流量,在压力和流量稳定的情况下拖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与空气压缩机进行直联)将加载系统的液压能转换为可利用的能源。液压马达(定量马达)将在压力、流量恒定的条件下,以固定转速运行并拖动空压机工作。

4、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罐连通有若干液压加载系统,每个液压加载系统相互之间并联,且每个液压加载系统均匹配有独立的能量回收管路,每根能量回收管路均与液压马达连通,为液压马达提供驱动的液压油。

5、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加载系统包括与液压油罐连通的液压油供油管路、以及安装在液压供油管路上的发动机液压泵、加载阀门、散热器,所述液压油罐中的液压油通过液压供油管路依次流经发动机液压泵、加载阀门、散热器后,回流至液压油罐中。

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进口处还设置有控制阀。

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能量回收管路接在发动机液压泵的出口处,液压马达进液口前部的能量回收管路上根据液压油流向依次设置有控制能量回收管路通断的第一阀门、显示液压油压力的压力表、控制液压油流向的液控单向阀、控制液控单向阀的电磁阀、控制液压油流量的流量阀、显示液压油流量的流量计;液压马达出液口后部的能量回收管路上设置有控制能量回收管路通断的第二阀门、避免液压油倒流的单向阀。

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马达出液口处还设置有溢流管路,所述溢流管路上根据液压油流向依次设置有溢流控制阀、溢流电磁阀,所述溢流管路出口与液压马达出液口后部的能量回收管路相连通。

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溢流电磁阀进口处的溢流管路上还设置有与液压马达进液口前部的能量回收管路连通的溢流支管,所述溢流支管上根据液压油流向设置有第一溢流阀和溢流单向阀。

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溢流电磁阀出口处的溢流管路上还设置有与液压马达出液口后部的能量回收管路连通的溢流支管,所述溢流支管上设置有第二溢流阀。

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液压泵进液口处与出液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三阀门与第四阀门。

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压缩机为微油螺杆式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与高压气罐之间设置有气体单向阀。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的液压加载系统上增加能量回收管路,利用负载的液压能带动液压马达运作,通过液压马达带动空气压缩机,利用空气压塑机将高压空气作为能源进行储存,这样能够极大程度回收液压加载系统浪费的能量,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加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罐(1),所述液压油罐(1)连通液压加载系统,所述液压加载系统匹配设置有能量回收管路,所述能量回收管路连通有液压马达(14),所述液压马达(14)通过液压加载系统内液压油驱动;还包括通过液压马达(14)驱动的空气压缩机(15),所述空气压缩机(15)将压缩的高压空气作为回收能量,输送至高压气罐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罐(1)连通有若干液压加载系统,每个液压加载系统相互之间并联,且每个液压加载系统均匹配有独立的能量回收管路,每根能量回收管路均与液压马达(14)连通,为液压马达(14)提供驱动的液压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加载系统包括与液压油罐(1)连通的液压油供油管路(2)、以及安装在液压供油管路(2)上的发动机液压泵(3)、加载阀门(4)、散热器(24),所述液压油罐(1)中的液压油通过液压供油管路(2)依次流经发动机液压泵(3)、加载阀门(4)、散热器(24)后,回流至液压油罐(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4)进口处还设置有控制阀(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管路接在发动机液压泵(3)的出口处,液压马达(14)进液口前部的能量回收管路上根据液压油流向依次设置有控制能量回收管路通断的第一阀门(5)、显示液压油压力的压力表(6)、控制液压油流向的液控单向阀(7)、控制液控单向阀的电磁阀(8)、控制液压油流量的流量阀(9)、显示液压油流量的流量计(10);液压马达(14)出液口后部的能量回收管路上设置有控制能量回收管路通断的第二阀门(21)、避免液压油倒流的单向阀(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14)出液口处还设置有溢流管路,所述溢流管路上根据液压油流向依次设置有溢流控制阀(18)、溢流电磁阀(19),所述溢流管路出口与液压马达(14)出液口后部的能量回收管路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电磁阀(19)进口处的溢流管路上还设置有与液压马达(14)进液口前部的能量回收管路连通的溢流支管,所述溢流支管上根据液压油流向设置有第一溢流阀(20)和溢流单向阀(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电磁阀(19)出口处的溢流管路上还设置有与液压马达(14)出液口后部的能量回收管路连通的溢流支管,所述溢流支管上设置有第二溢流阀(1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14)进液口处与出液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三阀门(13)与第四阀门(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15)为微油螺杆式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15)与高压气罐之间设置有气体单向阀(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加载能量回收装置,包括液压油罐,所述液压油罐连通液压加载系统,所述液压加载系统匹配设置有能量回收管路,所述能量回收管路连通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液压加载系统内液压油驱动;还包括通过液压马达驱动的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的高压空气作为回收能量,输送至高压气罐储存。本技术通过在现有的液压加载系统上增加能量回收管路,利用负载的液压能带动液压马达运作,通过液压马达带动空气压缩机,利用空气压塑机将高压空气作为能源进行储存,这样能够极大程度回收液压加载系统浪费的能量,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戴一通,邵龙,支亚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博瑞中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