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4064发布日期:2024-03-28 18:3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溢流阀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溢流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溢流阀。


背景技术:

1、随着拖拉机对整机性能要求逐渐提高,对液压系统也做了相应的改进,尤其是在系统主溢流阀,要求通流能力更大,开启比更高,结构更可靠的溢流阀,但是目前的溢流阀无法满足上述需求,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溢流阀。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溢流阀,包括:压力弹簧、先导阀芯、阀座、阀体、主阀芯和底座,其中,所述阀座设置于所述阀体的第一端,所述压力弹簧和所述先导阀芯设置于所述阀体内部,所述压力弹簧的移动端与所述先导阀芯连接,所述底座部分嵌入所述阀体内,且与所述阀座连接,所述主阀芯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所述阀座正对所述先导阀芯处设置有第一中心孔,所述主阀芯上设置有第二中心孔,所述阀体和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间隙。

3、优选地,所述阀体的第二端设置有调节螺柱,所述压力弹簧与所述调节螺柱连接。

4、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柱可移动设置于所述阀体的第二端。

5、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柱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阀体的第二端内部。

6、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柱呈u字形。

7、优选地,所述阀体的第二端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调节螺柱旋紧于所述锁紧螺母中。

8、优选地,所述阀体和所述调节螺柱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9、优选地,所述先导阀芯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一中心孔中。

10、优选地,所述阀座和所述主阀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11、优选地,所述阀座上设置有凸柱,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凸柱上而第二端与所述主阀芯连接。

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溢流阀通过采用全新的溢流阀结构,促使整机性能提高;通过采用双级开启结构,压力更加稳定,超调量更低;通过采用高性能的控制元件,提高整机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溢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弹簧、先导阀芯、阀座、阀体、主阀芯和底座,其中,所述阀座设置于所述阀体的第一端,所述压力弹簧和所述先导阀芯设置于所述阀体内部,所述压力弹簧的移动端与所述先导阀芯连接,所述底座部分嵌入所述阀体内,且与所述阀座连接,所述主阀芯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所述阀座正对所述先导阀芯处设置有第一中心孔,所述主阀芯上设置有第二中心孔,所述阀体和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第二端设置有调节螺柱,所述压力弹簧与所述调节螺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柱可移动设置于所述阀体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柱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阀体的第二端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柱呈u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第二端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调节螺柱旋紧于所述锁紧螺母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和所述调节螺柱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芯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一中心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和所述主阀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上设置有凸柱,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凸柱上而第二端与所述主阀芯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溢流阀,包括:压力弹簧、先导阀芯、阀座、阀体、主阀芯和底座,其中,所述阀座设置于所述阀体的第一端,所述压力弹簧和所述先导阀芯设置于所述阀体内部,所述压力弹簧的移动端与所述先导阀芯连接,所述底座部分嵌入所述阀体内,且与所述阀座连接,所述主阀芯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所述阀座正对所述先导阀芯处设置有第一中心孔,所述主阀芯上设置有第二中心孔,所述阀体和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间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溢流阀通过采用全新的溢流阀结构,促使整机性能提高;通过采用双级开启结构,压力更加稳定,超调量更低;通过采用高性能的控制元件,提高整机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坚,谭洪洋,孙有涛,王庆红,范蓬波,张凯华,王海亮,匡梦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