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离心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改善轴承受力情况的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1、离心风机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在工业生产中因工作环境、使用工况和风机自身的结构特点等因素的影响,离心风机往往在长期运行中会出现多种机械故障,其中轴承故障在离心风机的总故障中占比较大。离心风机在运行状态时,叶轮对气流做功,使风机出口侧的压力远大于进口侧,产生较大压差,压差作用于叶轮产生轴向力,而叶轮的轴向力作用于主轴,最终全部作用于主轴的轴承,因此轴承既要承受全部的轴向力,又要承受风机转子运转固有的径向力,所以轴承受力复杂,工作条件恶劣,易磨损故障率较高,需要减小轴承承受的轴向力改善轴承的受力情况,才能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风机故障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的离心风机由于压差导致主轴的轴承容易被轴向力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改善轴承受力情况的离心风机。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改善轴承受力情况的离心风机,包括主轴、叶轮和蜗壳,蜗壳包括开设有出风口的风道弯板,风道弯板的两侧分别盖设有进风侧板和传动侧板,叶轮位于蜗壳的内部,进风侧板安装有进风口,主轴穿设在传动侧板的通孔中并与叶轮连接,主轴上套装有密封轴盘,密封轴盘的外圆面设有一圈外密封齿,传动侧板位于蜗壳内部的一侧设有一圈内密封齿,密封轴盘的外密封齿和传动侧板的内密封齿配合形成梳齿密封结构,从而使密封轴盘远离叶轮的一侧与传动侧板配合形成传动侧空腔,传动侧板上连接有导风管,导风管的一端与传动侧空腔连通,导风管的另一端从蜗壳外侧延伸至进风口,并与进风口内部的低压进风区连通,从而使传动侧空腔内能够相对于蜗壳内部的高压出风区形成与低压进风区相匹配的低压平衡区。
3、优选的,传动侧板的中部设有朝向主轴的台阶面,内密封齿设在台阶面的内侧。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5、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机在主轴上设置了密封轴盘,密封轴盘与传动侧板通过梳齿密封结构形成了传动侧空腔,再通过导风管使传动侧空腔与进风口连通,在风机运行,主轴带动叶轮转动时,因叶轮对气流持续做功,在进风口内部会形成低压进风区,在蜗壳内部形成高压出风区,低压进风区和高压出风区的压力差作用于叶轮,就会对叶轮和主轴产生朝向进风侧板方向的轴向力,而由于传动侧空腔内能够形成低压平衡区,因此密封轴盘的两侧也会产生压力差,就会对密封轴盘和主轴产生朝向传动侧板方向的轴向力,两种轴向力方向相反,其相互作用下,将显著减小或完全抵消掉原作用于轴承的轴向力,显著改善轴承的受力状况,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风机故障率。
1.一种能够改善轴承受力情况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叶轮(2)和蜗壳,蜗壳包括开设有出风口的风道弯板(3),风道弯板(3)的两侧分别盖设有进风侧板(4)和传动侧板(5),叶轮(2)位于蜗壳的内部,进风侧板(4)安装有进风口(6),主轴(1)穿设在传动侧板(5)的通孔中并与叶轮(2)连接,主轴(1)上套装有密封轴盘(7),密封轴盘(7)的外圆面设有一圈外密封齿(8),传动侧板(5)位于蜗壳内部的一侧设有一圈内密封齿(9),密封轴盘(7)的外密封齿(8)和传动侧板(5)的内密封齿(9)配合形成梳齿密封结构,从而使密封轴盘(7)远离叶轮(2)的一侧与传动侧板(5)配合形成传动侧空腔,传动侧板(5)上连接有导风管(10),导风管(10)的一端与传动侧空腔连通,导风管(10)的另一端从蜗壳外侧延伸至进风口(6),并与进风口(6)内部的低压进风区连通,从而使传动侧空腔内能够相对于蜗壳内部的高压出风区形成与低压进风区相匹配的低压平衡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改善轴承受力情况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传动侧板(5)的中部设有朝向主轴(1)的台阶面,内密封齿(9)设在台阶面的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