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增压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19770发布日期:2024-03-05 15:1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增压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增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增压缸。


背景技术:

1、增压缸又称气液增压缸,气液增压缸是结合气缸和油缸优点而改进设计的,液压油与压缩空气严格隔离,缸内的活塞杆接触工作件后自动启程,动作速度快,且较气压传动稳定,缸体装置简单,出力调整容易,相同条件下可达到油压机之高出力,能耗低,软着陆不损模具,安装容易并且特殊增压缸可360度任意角度安装,所占用的空间小,故障少无温升之困扰,寿命长,噪声小,等核心特性。

2、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增压缸的结构较为复杂,且耗油量大,生产成本较高,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增压缸。

2、一种电动增压缸,包括增压缸、油箱和驱动组件,所述增压缸安装于安装座的下方,其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缸体通过缸筒分隔成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二油腔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油腔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3、所述活塞套设于所述第二油腔的外围并位于所述缸体内,所述缸体内还设有增压杆,所述增压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为通断阀。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为充液阀。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包括电机、丝杆、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增压缸的一侧,其输出轴穿过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同步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上,所述丝杆位于所述缸体内,其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从动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增压杆连接,带动增压杆进行上下移动。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缸体为不锈钢材料所制

9、上述一种电动增压缸,在对设备增压时,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开合,使所述第二油腔达到满油状态,然后通过驱动组件使缸体内的活塞杆向下移动,在移动时所述油箱内的液压油则经过第二控制阀进入到第一油腔中,然后再通过增压杆向下运动对所述第二油腔内的液压油进行挤压,以此达到增压效果;当工作完成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增压杆上行,进而带动活塞上行,待所述活塞上行到上位时,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回到初始状态即可。

10、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通过合理的设置,大大降低了用油量,有利于节约成本,实用性较强,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增压缸,包括增压缸、油箱和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缸安装于安装座的下方,其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缸体通过缸筒分隔成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二油腔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油腔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为通断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为充液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包括电机、丝杆、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增压缸的一侧,其输出轴穿过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同步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上,所述丝杆位于所述缸体内,其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从动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增压杆连接,带动增压杆进行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为不锈钢材料所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增压缸,包括增压缸、油箱和驱动组件,所述增压缸安装于安装座的下方,其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缸体通过缸筒分隔成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二油腔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油腔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油箱相连通;所述活塞套设于所述第二油腔的外围并位于所述缸体内,所述缸体内还设有增压杆,所述增压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通过合理的设置,大大降低了用油量,有利于节约成本,实用性较强,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罗长云,廖金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金驰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