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曲线式调速的大型风机控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21435发布日期:2024-08-21 11:4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曲线式调速的大型风机控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铜冶炼等行业风量频繁变化的一种基于曲线式调速的大型风机控速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冶炼精矿里产生的烟气经过风机的助力进入到硫酸制取工序。而对于硫酸生产来说电力消耗是其生产成本的最大部分,二氧化硫风机又是制酸装置中最重要、功率最高的设备。降低风机的电能消耗,提高风机运行的效率是最直接有效的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方法。二氧化硫风机出口风压较高(40千帕),对风机的要求较高。目前生产单位基本上都采用了德国西门子公司的3k风机,国内硫酸生产工艺中的风机都是工频常态运行,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2、一是主电机启动对装置的冲击。主电机为大功率中压电机,采用直接或者降压启动方式,启动电流比较大,对电机及风机装置造成一定冲击,会缩短设备的寿命周期。

3、二是前导叶调节方式的能耗问题。流量控制采用前导叶方式,主电机工频运行,前导叶调节模式下装置耗能较大,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曲线式调速的大型风机控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任一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曲线式调速的大型风机控速装置,所述控速装置包括:分布式控制装置、主电机、变频器、压力计、导叶、导叶开度检测装置、风机、增速箱、联轴器、风机入口和风机出口;

3、其中,所述分布式控制装置与变频器控制连接,所述变频器分别与所述压力计和控制主电机连接,所述主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增速箱连接,所述增速箱与主风机相连为被控制的风机提供动力;所述导叶设置在风机入口和所述被控制的风机之间;所述压力计设置在所述风机出口处。

4、进一步,所述控速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导叶开度的导叶开度检测仪,所述导叶开度检测仪设置在所述导叶的上端,所述导叶开度检测仪与所述变频器控制连接。

5、进一步,所述风机为大型精密风机,一端连接风管入口,另一端连接风机出口。

6、进一步,所述联轴器为高强度、大承载力的铸钢联轴器。

7、进一步,所述齿轮箱为增速箱,为风机提供更高的转速,进一步提供更大的吸力。

8、进一步,所述变频器为中压变频器。

9、进一步,所述主电机为中压变频电动机。

10、进一步,所述压力计为带模拟量输出的压力变送器。

11、进一步,所述导叶开度检测装置为导叶开度传感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对风机的变频调速,使得风机的风量风压同步变化,始终让风机运行在风机特性曲线的工作区间内,如有向临界状态接进的趋势还可以通过调整前导叶将风机的工作点调整回到工作区域,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控制精度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曲线式调速的大型风机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速装置包括:分布式控制装置(1)、主电机(2)、变频器(3)、压力计(4)、导叶(5)、风机(6)、导叶开度检测装置(7)、风机入口(8)、风机出口(9)、联轴器(10)、齿轮箱(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式调速的大型风机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3)为中压变频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式调速的大型风机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机(2)为中压变频电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式调速的大型风机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计(4)为模拟压力变送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式调速的大型风机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6)为大型精密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式调速的大型风机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开度检测装置(7)为导叶开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式调速的大型风机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10)为高强度、大承载力的铸钢联轴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式调速的大型风机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11)为增速箱。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曲线式调速的大型风机控速装置。控速装置包括:分布式控制装置、主电机、变频器、压力计、导叶、导叶开度检测装置、风机、增速箱、联轴器、风机入口和风机出口;其中,分布式控制装置与变频器控制连接,变频器分别与压力计和控制主电机连接,主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增速箱连接,增速箱与主风机相连为被控制的风机提供动力;导叶设置在风机入口和所述被控制的风机之间;本技术的装置通过对风机的变频调速,使得风机的风量风压同步变化,始终让风机运行在风机特性曲线的工作区间内,如有向临界状态接进的趋势还可以通过调整前导叶将风机的工作点调整回到工作区域,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控制精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胡庆保,陈莲霞,朱国荣,刘亮,苏峰,万沣霈,曹振华,琚岳航,秦泽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31
技术公布日:2024/8/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