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压缩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26303发布日期:2024-09-27 17:0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泵体、压缩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特别涉及一种泵体、压缩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转子压缩机是一种通过吸气、压缩和排气进行循环来实现低压冷媒吸入、高压冷媒排出的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制冷设备或者汽车领域的制冷系统中,压缩和输送冷媒。

2、相关技术中,汽车用电动转子压缩机采用高低背压结构,高压侧设置有油池,利用高低压差,油池持续向泵体供油并使得冷冻油最终流向低压侧完成供油,而后,低压侧向高压侧形成回油流路并流向油池完成回油,供油过程中,油池中的冷冻油可以对泵体内的运动结构如曲轴、轴承等零件进行润滑。

3、然而,这种供回油方式,无法保证压缩机整个油路供回油之间的循环系统的平衡,从而影响压缩机可靠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泵体、压缩机及车辆,能够有效缓解供回油不平衡的情况,提高压缩机运行稳定性。

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泵体,应用于压缩机,包括:

3、两个气缸;

4、曲轴,所述曲轴具有两个偏心部,每个气缸内设有一个所述偏心部;

5、中隔板及两个轴承,中隔板沿所述曲轴的轴向设于两个所述气缸之间,两个轴承沿所述曲轴的轴向设于两个气缸的相背离的两侧;中隔板具有与所述气缸内连通的导油端面和与所述导油端面连通的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压缩机的油池;

6、滚子,套设于所述偏心部且位于所述气缸内,所述滚子在所述曲轴的轴向上的一端与所述导油端面贴合,所述轴承与所述曲轴之间形成与所述气缸内连通的导油槽,所述导油槽与压缩机的低压腔连通,所述滚子能够被所述曲轴带动偏心转动,并间歇性连通所述导油通道与所述导油槽。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体,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通过设置滚子和中隔板的位置配合,形成一种间歇供油方式,减缓泵体的供油速率,以解决压缩机供油过快且回油不够及时导致的供油系统和回油系统无法平衡的问题,从而提高压缩机运行稳定性。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油通道的一端穿设至所述导油端面形成出油孔,所述滚子被构造为以间歇性开启所述出油孔的方式转动。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滚子具有内腔,所述偏心部位于所述内腔内且与所述滚子之间形成过油间隙,所述过油间隙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导油槽,所述滚子能够被所述曲轴带动偏心转动,并间歇性连通所述出油孔与所述内腔。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油孔形成有多个,所述滚子被构造为以可间歇开启不同数量的所述出油孔的方式进行转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油孔形成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出油孔形成为至少两种孔径,所述滚子被构造为以可间歇开启不同孔径的所述出油孔的方式进行转动。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滚子在所述导油端面具有滚动区域,所述滚动区域呈圆环状,多个所述出油孔间隔均设于所述滚动区域内。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滚子的转动轴线方向,所述内腔具有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径,且所述滚子设有所述第二腔室的一侧与所述导油端面贴合。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气缸分别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两个所述轴承分别为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中隔板在所述曲轴的轴向至少一侧形成所述导油端面,所述导油槽包括第一导油槽及第二导油槽,所述第一导油槽位于所述主轴承与所述曲轴之间,所述第二导油槽位于所述副轴承与所述曲轴之间;

16、所述滚子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滚子和第二滚子,所述第一滚子设于所述第一气缸内,所述第二滚子设于所述第二气缸内,所述第一滚子能够间歇性连通所述导油通道与所述第一导油槽,和/或,所述第二滚子能够间歇性连通所述导油通道与所述第二导油槽。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曲轴包括第一轴颈,所述主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轴颈;

18、所述第一轴颈外周设有所述第一导油槽,且所述导油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导油槽与所述压缩机的低压腔连通。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曲轴包括第二轴颈,所述副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二轴颈;

20、所述第二轴颈外周设有所述第二导油槽,所述曲轴包括沿自身轴向延伸的中心油孔,所述导油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导油槽与所述中心油孔的轴向一端连通,所述中心油孔的轴向另一端与所述低压腔连通。

21、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低压壳体组件、高压壳体组件、电机及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泵体,所述高压壳体组件与所述低压壳体组件连接,所述高压壳体组件包括高压腔,所述低压壳体组件包括低压腔;

22、所述电机设于所述低压腔内,所述泵体设于所述高压腔内,所述曲轴从所述高压腔穿设于所述低压腔内并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油池设于所述高压腔内。

23、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压缩机。

2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泵体,应用于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通道的一端穿设至所述导油端面形成出油孔,所述滚子被构造为以间歇性开启所述出油孔的方式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具有内腔,所述偏心部位于所述内腔内且与所述滚子之间形成过油间隙,所述过油间隙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导油槽,所述滚子能够被所述曲轴带动做偏心转动,并间歇性连通所述出油孔与所述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形成有多个,所述滚子被构造为以可间歇开启不同数量的所述出油孔的方式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形成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出油孔形成为至少两种孔径,所述滚子被构造为以可间歇开启不同孔径的所述出油孔的方式进行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在所述导油端面具有滚动区域,所述滚动区域呈圆环状,多个所述出油孔间隔均设于所述滚动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滚子的转动轴线方向,所述内腔具有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径,且所述滚子设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一侧与所述导油端面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气缸分别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两个所述轴承分别为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中隔板在所述曲轴的轴向至少一侧形成所述导油端面,所述导油槽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导油槽及第二导油槽,所述第一导油槽位于所述主轴承与所述曲轴之间,所述第二导油槽位于所述副轴承与所述曲轴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包括第一轴颈,所述主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轴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包括第二轴颈,所述副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二轴颈;

11.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压壳体组件、高压壳体组件、电机及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所述高压壳体组件与所述低压壳体组件连接,所述高压壳体组件包括高压腔,所述低压壳体组件包括低压腔;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泵体、压缩机及车辆,涉及压缩机领域,泵体包括两个气缸、曲轴、中隔板、两个轴承及滚子,曲轴具有两个偏心部,每个气缸内设有一个偏心部,中隔板沿曲轴的轴向设于两个气缸之间,两个轴承沿曲轴的轴向设于两个气缸相背离的两侧;中隔板具有与气缸内连通的导油端面和与导油端面连通的导油通道,导油通道用于连通压缩机的油池,滚子套设于偏心部且位于气缸内,滚子在曲轴的轴向上的一端与导油端面贴合,轴承与曲轴之间形成与气缸内连通的导油槽,导油槽与低压腔连通,滚子能够被曲轴带动偏心转动,并间歇性连通导油通道与导油槽。本技术的泵体,通过滚子和中隔板的配形成间歇供油方式,减缓供油速率,实现压缩机供回油平衡。

技术研发人员:潘登,谭书鹏,廖健生,周杏标,郭松灿,方智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29
技术公布日:2024/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