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14315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压机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压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整车空压机皮带轮与发动机是通过刚性机构连接,发动机通过皮带轮驱动空压机工作给气瓶充气,为整车制动等提供高压空气。但是这种连接方式使得空压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只要储气罐压力大于泄压阀开启压力,泄压阀就会打开,以维持储气罐内压力在安全范围。
[0003]上述空压机的工作方式存在如下的缺陷:
[0004](I)无法充分利用整车资源,会增加整车油耗;
[0005](2)如果泄压阀出现故障,会对气动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害;
[0006](3)对整车减速无任何帮助。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压机控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空压机皮带轮与发动机通过刚性机构连接,空压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从而造成空气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整车油耗也会因为空压机无谓的工作而增高的问题。
[0008]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压机控制装置,所述空压机控制装置包括电磁离合器、继电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电磁离合器连接电源,其中:
[0009]所述继电器一端安装在所述电磁离合器与所述电源之间的电路上,另一端与发动机控制器连接,所述发动机控制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
[0010]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电磁离合器包括离合器本体和离合器线圈,所述离合器本体与空压机连接,所述离合器线圈一端与所述离合器本体连接,另一端分别设有线端Kl和线端K2,所述离合器线圈的线端Kl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离合器线圈的线端K2连接电源的负极。
[0011]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离合器线圈的线端Kl与所述电源的正极之间设置所述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设有继电器线圈,所述继电器线圈设有线端85、线端86、动触端87以及静触端30,其中,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动触端87与所述离合器线圈的线端Kl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静触端30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
[0012]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发动机控制器设有信号控制引脚X1-30、信号控制引脚X1-31、供电引脚X2-52、信号控制引脚X1-36以及接地引脚X2-55,所述供电引脚X2-52、信号控制引脚X1-36以及接地引脚X2-55分别与压力传感器的引脚1、引脚2和引脚3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集气瓶上;
[0013]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线端85和线端86分别与发动机控制器的信号控制引脚X1-30和信号控制引脚Xl-31连接。
[0014]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继电器线圈的静触端30与所述电源正极之间设有保险目.0
[0015]由于空压机控制装置包括电磁离合器、继电器和压力传感器,采用电磁离合器取代原始的空压机皮带轮与空压机轴承的连接方式,通过压力传感器完成对集气瓶压力的检测,通过发动机控制器控制电磁离合器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空压机的工作状态,使空压机不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达到降低油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压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空压机,2-电磁离合器,3-离合器本体,4-离合器线圈,5-电源,6-继电器,7-继电器线圈,8-发动机控制器,9-压力传感器,10-集气瓶,11-保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压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0020]空压机控制装置包括电磁离合器2、继电器6和压力传感器9,电磁离合器2连接电源5,其中:
[0021]继电器6—端安装在所述电磁离合器2与电源5之间的电路上,另一端与发动机控制器8连接,发动机控制器8连接压力传感器9。
[0022]其具体结构为:
[0023]电磁离合器2包括离合器本体3和离合器线圈4,离合器本体3与空压机I连接,离合器线圈4 一端与离合器本体3连接,另一端分别设有线端Kl和线端K2,离合器线圈4的线端Kl连接电源5的正极,离合器线圈4的线端K2连接电源5的负极;
[0024]离合器线圈4的线端Kl与电源5的正极之间设有继电器6,继电器6设有继电器线圈7,继电器线圈7设有线端85、线端86、动触端87以及静触端30,其中,继电器线圈7的动触端87与离合器线圈4的线端Kl连接,继电器线圈7的静触端30与电源5正极连接,继电器线圈7的线端85和线端86分别与发动机控制器8的信号控制引脚X1-30和信号控制引脚X1-31连接;
[0025]发动机控制器8还设有供电引脚X2-52、信号控制引脚X1-36以及接地引脚X2-55,供电引脚X2-52、信号控制引脚X1-36以及接地引脚X2-55分别与压力传感器9的引脚1、引脚2和引脚3连接,压力传感器9安装在集气瓶10上。
[0026]其中,继电器线圈7的静触端30与电源5正极之间设有保险装置11,该保险装置11为常规的保险丝等,在此不再赘述。
[0027]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发动机控制器8内设定两个压力限值发动机控制器8通过监测集气瓶10的压力P是否超过限值而控制电磁离合器2吸合或断开,进而控制空压机I的工作状态。
[0028]其中,P_low是维持整车空气需求的最小压力值,P_high为集气瓶10额定最大压力值;当集气瓶10的压力小于P_low时,发动机控制器8控制电磁离合器2吸合使空压机I工作给气瓶充气;当集气瓶10压力大于,发动机控制器8控制电磁离合器2断开使空压机I停止工作;当集气瓶10压力在P_low与P_high之间时,空压机I的动作要参考压力进入限制区间之前的状态。
[0029]同时,当集气瓶10压力介于?_1<^与P_high之间时,如果整车处于Overrun状态或滑行状态(有车速无档位)时,发动机控制器8控制电磁离合器2吸合使空压机I工作,如果整车不处于Overrun状态时,发动机控制器8控制充气电磁离合器2断开停止空压机I工作。加入Overrun状态或滑行状态判断的原因是,当整车处于Overrun状态或滑行状态时,绝大多数情况是此期间不需要增加动力输出,这时使空压机I进入工作状态,可以增加部分制动力,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此段空间的动力。
[0030]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控制装置具体如下技术效果:
[0031](I)在电磁离合器2、继电器6以及发动机控制器8的控制下,使空压机I按照需求工作,在满足气动系统正常压力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减少空压机I的持续工作工作,从而降低整车油耗;
[0032](2)充分利用整车Overrun状态或滑行状态期间的动力,使空压机I在此期间自动恢复工作状态,充分利用整车动力资源,降低整车油耗。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空压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控制装置包括电磁离合器(2)、继电器(6)和压力传感器(9),所述电磁离合器(2)连接电源(5),其中: 所述继电器(6)—端安装在所述电磁离合器(2)与所述电源(5)之间的电路上,另一端与发动机控制器(8)连接,所述发动机控制器(8)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离合器(2)包括离合器本体(3)和离合器线圈(4),所述离合器本体(3)与空压机(I)连接,所述离合器线圈(4) 一端与所述离合器本体(3)连接,另一端分别设有线端Kl和线端K2,所述离合器线圈(4)的线端Kl连接电源(5)的正极,所述离合器线圈(4)的线端K2连接电源(5)的负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压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线圈(4)的线端Kl与所述电源(5)的正极之间设置所述继电器(6),所述继电器(6)设有继电器线圈(7),所述继电器线圈(7)设有线端85、线端86、动触端87以及静触端30,其中,所述继电器线圈(7)的动触端87与所述离合器线圈(4)的线端Kl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7)的静触端30与所述电源(5)正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压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控制器(8)设有信号控制引脚X1-30、信号控制引脚X1-31、供电引脚X2-52、信号控制引脚X1-36以及接地引脚X2-55,所述供电引脚X2-52、信号控制引脚X1-36以及接地引脚X2-55分别与压力传感器(9)的引脚1、引脚2和引脚3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9)安装在集气瓶(10)上; 所述继电器线圈(7)的线端85和线端86分别与发动机控制器(8)的信号控制引脚X1-30和信号控制引脚Xl-3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压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线圈(7)的静触端30与所述电源(5)正极之间设有保险装置(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空压机控制装置,所述空压机控制装置包括电磁离合器、继电器和压力传感器,电磁离合器分别与空压机、电源以及继电器连接,继电器与发动机控制器连接,发动机控制器与集气瓶上的压力传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离合器取代原始的空压机皮带轮与空压机轴承的连接方式,通过压力传感器完成对集气瓶压力的检测,通过发动机控制器控制电磁离合器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空压机的工作状态,使空压机不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达到降低油耗的目的。
【IPC分类】F04B35/00, F04B49/06
【公开号】CN205225640
【申请号】CN201520874650
【发明人】张海光, 王学鹏, 孙树矗, 刘建飞, 曹石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