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吸气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态食品运输车吸气阀的结构,属于专用车安全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态食品运输车所使用的安全阀多采用下述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普通常压液罐车所使用的呼吸阀,此种阀虽可调节罐车内、外压差,但由于其进、出气口小,不易拆开清洗。用在液态食品运输车上,常会由于不易清洗,造成罐内液体卫生指标不合格,更为严重的是,当阀内的进、出气孔被积脂(垢)堵塞后,造成该阀失去调节罐内、外压差的功能,从而造成事故,另一种常用的阀是在一个出气管上装一个防尘盖,其罐内的液态食品与外面的空气是相通的,这种阀的唯一优点就是易清洗,不会堵死,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一是罐车上、下坡时易泄漏,二是罐内的食品易污染。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便于装卸、自动调整罐体内、外压力差,吸气过程中液体不会溢出,使用中不会堵死的吸气阀。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阀体、端盖、活塞杆、弹簧、压板组成,端盖上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在端盖内设有进气口,端盖螺纹连接在阀体上端;阀体内壁上端大、下端小,在阀体大端的内壁径向布置压板,压板沿轴向设通孔,活塞杆活套在通孔内,弹簧外套于活塞杆,弹簧下端支撑在压板上方,弹簧上方支撑径向密封板,密封极与端盖的进气口大小配合;在活塞杆上开有孔,与孔配合的销布置在压板的下方,其长度大于通孔直径。
通过弹簧的支撑,活塞杆与其上端的密封板将端盖上的进气孔密封。当罐体内的压力低于外部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弹簧被压缩,进气口被打开;当压差减小后,弹簧又复位,将进气口密封,端盖上设有连接螺纹,以便与阀体形成可拆卸连接,端盖拆下后,阀体内所有的零件均完全裸露在外,没有死角,而且可很方便地拆下清洗,另外,压板还起到防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气通道的进口端设置在端盖的下底,能有效防止尘埃、异物进入通道。
压板上还设有通气孔,以扩大通气截面,快速调整内、外压差。
为加强防溅效果,在活塞杆下端再设置防溅板,防溅板上开设通孔,在组装时,该通孔位置与压板的通气孔位置相互交错。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A--A剖视图。
图中,1端盖,2密封垫,3弹簧,4压板,5插销,6活塞杆,7阀体,8防溅板,9密封板,10导向孔,11进气口,12进气通道,13销,14通气孔,15通孔。
具体实施例圆形端盖1内设有轴向圆形台阶,在该台阶内设有螺纹,在端盖1内底沿轴向设有导向孔10,端盖1内还设有进气通道12、环状进气口11,进气通道12的外端即进气口端设置在端盖1的下底。
阀体7为管状,上部的内径大于下部内径,阀体7上部设有与端盖1配合的外螺纹,在直径小于导向孔10的活塞杆6上依次外套防溅板8、压板4、弹簧3、密封板9、密封垫2,活塞杆6上开设两个通孔,防溅板8通过销13及活塞杆6的台阶固定,防溅板8的直径小于阀体7下部的内径,压板4直径大于阀体7上部的内径,通过与活塞杆6的通孔配合的销5支撑,密封板9外径大于环状进气口11的直径,环状密封垫2固定在密封板9的上表面。
上述压板4上还均布四个通气孔14,防溅板8上均布四个通孔15,在安装时,将通气孔14与通孔15相错,如图2所示。
权利要求1.吸气阀,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阀体、端盖、活塞杆、弹簧、压板组成,端盖上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在端盖内设有进气口,端盖螺纹连接在阀体上端;阀体内壁上端大、下端小,在阀体大端的内壁径向布置压板,压板沿轴向设通孔,活塞杆活套在通孔内,弹簧外套于活塞杆,弹簧下端支撑在压板上方,弹簧上方支撑径向密封板,密封板与端盖的进气口大小配合;在活塞杆上开有孔,与孔配合的销布置在压板的下方,其长度大于通孔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气阀,其特征在于进气通道的进口端设置在端盖的下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气阀,其特征在于压板的上面开设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气阀,其特征在于在活塞杆下端设有防溅板,防溅板上开设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气阀,其特征在于密封板上端而设有密封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吸气阀,其特征在于在端盖内底设有与活塞杆配合的导向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态食品运输车吸气阀的结构,属于专用车安全阀技术领域,主要由阀体、端盖、活塞杆、弹簧、压板组成,端盖上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在端盖内设有进气口,端盖螺纹连接在阀体上端;在阀体大端的内壁径向布置压板,压板沿轴向设通孔,活塞杆活套在通孔内,弹簧外套于活塞杆,弹簧下端支撑在压板上方,弹簧上方支撑径向密封板;在活塞杆上开有孔,与孔配合的销布置在压板的下方。当罐体内的压力低于外部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弹簧被压缩,进气口被打开;当压差减小后,弹簧又复位,将进气口密封,端盖上设有连接螺纹,以便与阀体形成可拆卸连接,另外,压板还起到防溅的作用。
文档编号F16K17/04GK2549289SQ02221128
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7日
发明者刘洪庆, 杨程华, 房坤 申请人:扬州通华专用车股份有限公司